《错爱》
第20节

作者: 夏冬雪2011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16 16:03:32
  我感觉脑袋开始发沉、头皮开始发紧,我忙定了定神,感觉表明态度是最好的办法,否则,会后患无穷。
  “姐姐想的真挺周到的。这事以前我也想过,和明轩也说过,可他坚决不同意,说目前根本没有用人的条件。所以,还是别让朋朋过去了,现在真用不着。再说,明轩那里也不适合朋朋,别把朋朋耽误了。”
  我说的是真话。去年年末明轩的事情特别多,一个人真有点忙不过来。再者,我总感觉一个正规的公司最起码也得有一个办事员,处理一些日常琐事,便请想请一名员工。可明轩不同意,我也只好作罢。
  “耽误什么呀?你要是同意了,明天就让朋朋过去了。朋朋,快谢谢舅妈。”
  这个明月,就会故伎重演,一点新鲜的东西都没有。我正不知道如何应对。就听朋朋说:
  “我才不去呢,每天连个人都见不着。要去您去吧,我可不去。”
  “也是,朋朋干这个真有点屈才了。咱朋朋是干大事的人,可咱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呀,咱不得一步一步来吗?你先跟你大舅干,等你大舅把事做大了,你大舅是董事长,你就是总经理呀……”明月在循循善诱着。
  “那就等我大舅把事做大了我再去吧。”朋朋态度坚决。
  “你就不能让妈省点心吗……”
  日期:2014-02-18 09:03:56
  回到我们自己的小家,我觉得有必要把同朋朋相关的事正式地同王明轩说一说,最好能达成共识,免得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明确一下我们对“大事”的衡量标准。
  我向王明轩述说了明月对肇事处理的态度及想让朋朋到店里的想法。
  明轩始终静静地听着,没插任何话。见我说完了,才开始说:
  “有一件事我忘了同你说了,就是肇事罚款及赔偿的事。当时我姐姐把钱给了我,可我觉得我姐姐一家的收入也不高,还要给朋朋攒钱买房子,就没要她的钱……”

  “你说的是真的?”
  凭我对明月的了解,我感觉没有这种可能性。我接着说:
  “如果是真的,我支持你的做法,但以后类似这样的事你一定要先告诉我,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如果不是真的,我不希望你用这种方式欺骗我,这是对我的不尊重。”
  “真的,是真的。”王明轩说话的频率加快了。

  “那好。这个事就算过去了。朋朋想到你店里去的事你怎么看?”
  “朋朋不是不来吗?”
  “假如来的话,你准备怎么做?”
  “你的意见呢?”
  还好,还知道征求我的意见。我也想向明轩表明我的态度。
  “我不希望家里的任何人参与到你的生意当中,这会增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同时也不好管理。”
  “嗯,我知道了。”
  见明轩没了下文,我只好追问:

  “你的态度呢?”
  “我的态度?刚刚不是说了吗,同意呀。”
  “那就是说你也认为我说的是对的,对吗?”
  “干嘛这么严肃呀?这事情还没发生呢,这么认真干嘛呀?好像老师审问学生呢。”

  明轩笑着说。
  我想了想,感觉自己可能真是过于严肃了,弄得像法庭调查式的。便笑着说:
  “我不是怕造成误会吗,我可不想让你成为‘双面胶’,就是想统一一下看法,别让我措手不及。再有,我感觉你姐姐对朋朋太溺爱了,这对朋朋没好处,有机会你得说说。”
  明轩摇了摇头:
  “在我们家,别的事都能说,就是朋朋的事不能说。你要是说了,别说我姐不高兴,连我妈都不高兴。”
  “我们说也是为朋朋好,为什么都不高兴呀?”我真地很不解。
  “你不知道,我姐姐21岁就结婚了,快30了才有朋朋。所以,全家人都把朋朋当成了‘宝玉’,朋朋小的时候长的确实招人喜爱,就把他惯成这样了。”
  “可现在朋朋大了,要学会负责任。再不提醒他,就晚了。”
  “你呀,就别踩这个‘雷区’了,到时把你炸个人仰马翻我都帮不了你。”
  就在这时,一个客户打来电话,让王明轩赶快过去一下,图纸有点问题。
  看到王明轩穿衣服要出去,我突然想起李松请我们吃饭说要给明轩介绍业务的事。便说:
  “那天李松给你介绍个什么活呀?怎么没听你说呀?”
  “什么活都没有,主要是张秀请你。怕你不来,才拉上我当垫背的。”

  这个张秀,可真够有意思的。
  明轩离开后,我还在想着明月的一席话。以后同这个大姑姐要敬而远之,对于我们来说,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根本没有一个频道上,如果硬把我们调到一个频道上,产生“杂音”是必然的。
  想想明月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感觉特别郁闷。想起咨询时遇到的一些遇事不想负责的学生,这应当同家长教育孩子有密切关系。一些家长什么事都顺着孩子、宠着孩子、惯着孩子,对他的成长有帮助吗?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可为什么一些家长就做不到呢?这仅仅是亲缘所致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应当是思维的惯性所致。孩子从一出生家长就视其为“珍宝”,倍加呵护。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固化为一种思维模式,就会形成一种行为定势,改变这种定势双方都会感觉不习惯。尤其是孩子,“珍宝”的地位一旦削弱或动摇,都是无法容忍的,无法适应的。反抗、争斗就成了家常便饭。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能适度放手。家长的“手”真是一把双刃剑,适时放手就会成就孩子的一生,紧紧把住就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朋朋已经21岁了,再不放手他的行为方式只能永远是个“孩子”了。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同明月及朋朋渗透这一观念。否则,明月家永远“战事连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