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数岁月:浪大叔的靠谱人生》
第15节

作者: 瑶2013change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11 10:27:35
  就是这种模糊的交界地带最容易出乱子,也最容易钻空子。王宇恒乱中取胜,因为填写的是直系亲属,所以也根红苗正地被优先录取。没有人去核实,也想不到直系里还有假,因为当初旁系也随便报,没必要作假;而且大胆得出人意料,倒应了那句“最危险的也是最安全的”。
  但是母亲又产生了新问题:既然铁路中学没能按原招生计划筛选,学生标准降低,学习氛围还是不如其他重点中学。她并不去想如果不是标准降低,王宇恒根本进不去,或进去之后可能会将氛围搅得更差,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好汤还是臭鱼,是很多家长不能客观认识的。同时没能进入该校的学生和家长散布一些酸葡萄的理论,更使母亲心有不甘,但按规定王宇恒已不能再报区里的其他中学了。

  日期:2014-02-11 11:13:06
  跨区考!母亲迅速做出决定。位于邻区的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全省闻名的重点校,完全优于铁路中学。一年前母亲曾带王宇恒来此参观,就令他神往不已。母亲念师范时的一位老同学在该校当语文教研组组长,通过这个关系跨区报上了名,以前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路真是被逼出来的。考不上再回去,神不知鬼不觉。
  从考场出来母亲问王宇恒考得怎么样,他说一般,和每次都一样,因为他的学习水平就是一般。母亲当然心里又没了底,便去找那位老同学想办法。
  日期:2014-02-11 11:45:11
  二中因为地位特殊,初中考卷都是本校自己判。在各题判完之后,合总分之前,各科教研组组长可抽取审核本科卷纸。这位语文组长找到王宇恒的卷纸,在占分数比例最大而又最无固定标准的作文上加了十一分,从原判二十一分提到三十二分——不能再高了,作文三十五分满分,再高就要被选为优秀作文供传阅和展览了。

  王宇恒终于进了二中。开学后,铁路中学还派两个人去小学追查王宇恒的去向——他在直系里算是分高的,还占着名额。负责断后的教导主任感慨地答道:因工作调动,他们全家都迁到外地去了!你们铁路系统真是四海为家,背井离乡都是为了人民!人民感谢你们!
  日期:2014-02-11 11:57:27
  对方追问迁到哪里去了,主任说了一个南方极不知名的小城市,没有扎实的地理知识的人根本就没听说过。主任把将信将疑的来者领到墙上挂的巨幅中国地图前,一起寻宝一样仔细搜索,终于找到了这个城市!大家一阵欢呼,果然不假!尽管这只能证明中国有这个城市,而不能证明这个城市里有王宇恒,但这种以点代面的局部取证法也是奏效的,管中窥豹,可见主任诚实之一斑。想必他们不会从铁路系统内部查实,光是一个机车车辆厂就好几万人,王宇恒还没那么珍贵。但主任告诉母亲,对方确实到区里其他重点中学追寻过王宇恒等几名考上却没去的学生。母亲听后笑了:就这么块料,还抢上了。

  日期:2014-02-11 11:59:15
  初中三年,王宇恒在班里始终排名中等,按此成绩是没有把握考入本校高中的——这是二中初中生的最高目标,也几乎是全市初中生的最高目标。中考在各方面都比初考严格得多,是全市统一出题,各区分别组织判本区的卷。区里将各校判卷老师和卷纸都集中并封闭起来,密切监控,卷纸上考生的姓名和学校都在装订时被死死封住,根本看不到。
  二中初中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培养他们一些特殊的习惯,比如不论平时写作业还是考试,答题开始时写的“解”字两侧都要加方括号等,忘了就算答错。这都是些毫不惹眼、无可非议的个人习惯,只有群体性同时出现,才有其标识作用。经过三年的培养,这些好习惯已经融入学生们的脊髓。到中考区里组织各校老师统一判卷时,二中老师会很快识别本校卷纸,尽量高抬贵手,而对其他考卷则加倍地严格要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糊弄本校高中,但他们并不想那么多。

  日期:2014-02-11 12:10:17
  但仅依靠团体配合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突出个人,因为团体内的竞争也够激烈的。中考前半个多月,母亲就开始运作,通过教育系统的老关系,预知了数学判卷组的组长人选,并托人引荐,邀他共商大计。母亲把王宇恒在校养成的答题好习惯告诉这位组长,组长又建议他再加上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好习惯,比如在卷纸某些位置装作写错涂抹的样子涂出几个实心方块——想出类拔萃,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可先按集体习惯识别学校,再凭个体习惯找到个人,方便快捷。该老师正是因为善于运用这种有点有面的坐标定位法,才在数学领域里小有建树的。

  日期:2014-02-11 12:20:42
  王宇恒依计而行。考试发挥得一般,各种好习惯却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组长判卷时却发现了两张有类似涂抹的卷纸,装订在同一个大本里。方程出现两个根,哪个是虚根哪个是实根?组长没时间进一步求解,无奈都设法各加了七分,这一行动也是在合总分前最后一次复查各题得分时进行的。
  解除人员封闭之后,组长告知王宇恒的母亲,他算了一下,加上那七分这两张卷纸分别应是八十一分和八十四分。又根据王宇恒描述的卷纸状况,判断应该是八十四分那张。这次考试能过八十分就算不错,只不过不知叫谁白捡了个便宜。
  日期:2014-02-11 12:23:19
  真到公布成绩时,王宇恒的数学竟高达九十二分!以总分高出分数线近三十分的成绩被二中高中录取。难道是组长找错了卷纸?但这九十二分也不可能是王宇恒的成绩,他自己知道的错题就至少有二十分!母亲登门对组长表示隆重的感谢,说他不是算错分了就是故意给我们一个惊喜。组长说这两种可能都不存在,说得很诚恳,母亲也觉得谦虚或做好事不留名不适用于这里。于是大家苦思冥想,馅饼究竟来自何方?

  组长详细列出了已知条件并做严密推理,再配以丰富的判卷经验和社会阅历,得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另一张卷纸上的类似涂抹也是有意的标记,也是托人加分,也是困惑于两张卷纸的虚实难辨而不得不都加了分,而且是在他之后,加了八分!这反倒显得他那七分不是那么珍贵了。他在脑海里将数学判卷组的成员一一审了一遍:“这是谁呀?比我还狠!”他忧愤交加,忧的是社会的黑暗,愤的是下级的僭越。

  日期:2014-02-11 12:29:49

  王宇恒再次如愿以偿。在高中这个班,他是仅有的两个数学高于九十分的学生之一,因此险些被指定为数学科代表,多亏他谦虚,说自己这次是超水平发挥,平时数学一般。后来的历次考试证明,他的谦虚并不虚,数学一直稳定在二十名开外。母亲因他的严重退步而痛骂他,被骂急了,他忍不住顶道:“哪退步了?怎么回事你心里不明白呀!”因此又挨了一顿痛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