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
第55节

作者: 秦时月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徐州会盟,勾践功德圆满,随后其蛮夷本性便暴露出来,变得荒淫无道,尤其是身边的谋臣范蠡出走,文种被逼自杀之后,其国势便一落千丈。公元前464年,勾践死,此后的越国便销声匿迹,再次出现却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亡国——公元前306年,越国为楚国所灭,部族离散。
  吴越两国在中原的霸权有如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在于两国地处江浙一带,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确是蛮荒之地,地处蛮荒的吴越两国之所以能问鼎中原,所依托的只是明君贤臣组合及野蛮民风所拼凑起来的生猛武力,而在制度文化方面,两国则是极其落后与粗糙,没有制度为基础的强大武力无法持久,所以一旦失去了明君贤臣组合,其武力与国势便会一落千丈,其在中原的霸权也成过眼云烟。但两国在春秋末战国初的激扬勃发确实为当时略显沉闷的中原大地增添了不少声色。

  二、中原板块:
  吴越两国的黄池之会和徐州之会只是此时争霸斗争的插曲而已,其间国际间博弈游戏的两个主角无疑还是齐、晋两国,两国的霸权之争可以说各有千秋,但时代的主题已经不是争霸博弈,而是各国内部的夺权风暴——卫国主要是卫庄公和卫出公父子两个你来我往进进出出;鲁国主要是三桓与鲁君的矛盾,其时鲁哀公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傀儡;齐国的田常杀了齐简公和阚止后,进一步扫清鲍氏、晏氏等大族和公族势力,齐国形成了田氏一家独大的局面,大有变姜齐为田齐的趋势;与田氏在齐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相比,此时的晋国却是四卿并立,最后解体,裂变为三。

  晋国的八年内战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长期以来的六卿执政只剩下四卿——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公元前476年,智氏的智瑶继赵鞅为晋国的新一任执政,是为智襄子。智瑶是一个铁腕强势的人物,这个人的优点太多了——果敢强毅、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仪表堂堂……但有一个缺点——人品低劣,典型的有才无德。一个才能卓著的人,一定会为自己博得显赫的权势,而缺德的主儿一旦拥有了权势,必然会盛气凌人,随便欺负弱者,把自己搞成了世界公敌,最后大家群起而攻之,又会身败名裂——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智瑶的命运轨迹。

  当时的四卿已经对空壳的统一体——晋国的国际地位失去了兴趣,大家关心的是本家族势力的扩张。扩张势力首先从晋国内部开始,于是在公元前458年,晋国的四卿——智襄子智瑶、赵襄子赵无恤、魏桓子魏驹、韩康子韩虎合伙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当年驱逐了范吉射和中行寅,两家的封地都挂在了晋君的名下,此次分地无疑是对晋国公室的瓜分,晋出公按耐不住,便联合齐鲁两国讨伐国内的乱臣贼子,没想到被四卿合伙攻击,被迫出奔齐国,结果死在了半道。

  晋出公死后,智瑶立晋昭公的曾孙姬骄为君,是为晋哀公。晋哀公的老爸是智瑶的铁哥们,从此智瑶牢牢把持着晋国的国政,可以光明正大的挟晋侯以令韩赵魏三家。不久,智瑶打着晋哀公的旗号独吞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这样智氏在四卿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势力最为强大。
  智瑶的胃口是无限的,一看三家好欺便进一步向三家索地——要求三家拿出封地的一部分送给晋哀公,其实就是送给智氏。魏驹和韩虎忍气认宰,就剩下一个倔强的赵无恤,于是智瑶带领着智、韩、魏三家联军攻打赵氏,最后把赵无恤包围在晋阳城。
  晋阳城经过赵鞅和赵无恤两代人的经营,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民心稳固,是赵氏危机时刻的保命堡垒。
  围城战持续了三年,但智瑶确实胸怀文韬武略,破天荒想出了破城妙计——引导晋阳城东北的晋水,水淹晋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引水破城的记载,虽然最后功亏一篑,但此项专利还是应该归于智瑶名下。
  话说晋阳城被淹,赵氏危在旦夕,智瑶乐开了花,得意之下便口无遮拦,举起马鞭对身边的韩虎和魏驹说:“你们没有想到河水也可以破城吧,晋水可以淹了晋阳,汾水也可以淹安邑,绛水也可以淹平阳。”安邑和平阳分别是魏、韩两家的大邑,地位和赵氏的晋阳城相似,魏驹和韩虎明白智瑶的意思,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两个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
  智氏是虎狼,一心要吃了韩、赵、魏三家,而三家不但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反而是暗藏杀机的蛇蝎,与其被智瑶一个一个吞了,还不如三家联手灭了智氏,于是一场瞒着智瑶的密谋开始了……最后韩魏两家决定反水,联合赵氏。
  话说公元前453年的一天,韩魏两家的军队掘开了围水的土堤,反水水淹智氏军营,随后韩赵魏三家的军队发动突袭,智氏陷入一片混乱,很快就土崩瓦解,各奔东西,智瑶也在逃命途中被杀。
  韩、赵、魏三家打败了智瑶,接着合伙瓜分智氏的土地,显赫一时的智氏灭亡。此时的晋国实际上已经裂变为韩、赵、魏三国,但晋国作为表面上的统一体还继续存在。公元前433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又进一步瓜分了晋君的土地,晋国公室只剩下绛城和曲沃两块地盘。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公元前364年,韩、赵、魏干脆灭了晋国,晋国的末代国君晋静公成了平民,晋国灭亡。

  三、楚国板块:
  公元前473年,越灭吴,但越国无法经营江淮以北的广袤土地,这一带成了真空地区,楚国利用这个时机向江淮拓展疆土,具体如下:
  1,公元前473年,越国为了改善与楚国的关系,将淮上地赠与楚国。
  2,公元前447年,灭蔡。

  3,公元前445年,灭杞(今山东安丘东北)。
  至此,楚国向东拓展疆土一直到泗水流域,占有江淮以北之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