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命:说一段中原古镇的阴森传说》
第57节

作者: 海殊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10 18:32:00
  =======10/02/2014======================================
  查理王虽然这样想着,心中却无端的翻腾起来,一时无法平复。他钻进毛毡里,呆了一会儿,却渐觉无聊。若跳开这事情来看,这女子实在是神秘无比,她从和众人一照面开始,便未发一言,故而众人连她的声音也未曾听过,更别说露脸。这样的女子,居然跟随洋人做事,肯定来头不小,就连李端白也似乎垂青于她。查理王心里盘算着,越发辗转反侧起来。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他才听见有人掀着帐篷的毡子门,进来,看动静是那个女子。只见她匍匐着进来,爬到自己的铺位上,显然还发着抖,喘息未定,却尽力的憋着呼吸,似乎害怕声响太大惊醒众人。接着李道士也进来了,他的呼吸却非常平和,只见他一声不吭的跨过查理王和王典仪躺下了。查理王和他之间隔着个呼呼大睡的王典仪,自然不好和他通气,只好暗笑着睡着了。

  到得次日,众人收拾起来,按着地图继续往北行进。一路上,查理王低着头骑着马,既不敢看那个蒙面女子,也不敢和李道士搭话,好像昨夜被撞见的反倒是他一般,反观那两个人,反而举动自然,就像并不相识一般。然而未及中午,天色骤然惨变,那暗色的浮云几乎布满了整个天幕,乌压压的压下来,不一会儿就阴风怒号,那葛长庚见势头不对,忙叫两个刀客搭起帐篷,把马匹拴在帐篷边上,自己招呼众人进账坐好。

  此刻众人都卷着毛毡子坐地打哆嗦,那洋人便开口说话了。列位看官,这个洋人可不简单,他是英国人,自咸丰初年(一八五零年)入了境,在中国做了二十年的传教士,早已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话。此刻他冻得脸色青白,鼻子却比猴屁股还红,他磕磕巴巴的对众人说道:“王妃墓离这里也不太远了,等风雪停了,估计再走三四个小时就能到。”查理王插话道:“你们的地图是哪里来的?”那洋人道:“二十年前我从西边入境,途径某地,从旧货商人手里买了个箱子放杂物,那夹层里有这样一张图。为此我专门找人翻译打听,那人说是明代的陵墓地图,是一张藏宝图。我听了很高兴,非常想去探险,却一直没有时间来这里探查。现在得了空,又认识了葛和你们,才能过来,非常感谢。”查理王跟他哈哈了几句,心中叹道,我泱泱中华,居然任异邦人攫取先人宝藏,真是岂有此理。然而看在李道士和葛长庚的颜面上,他也没多说什么。

  外边依然风雪肆虐,帐篷里的七个人寒暄了一阵,渐到无话可说。等风雪停了,已经过了晌午,众人从帐篷里钻出来,只见天色依旧阴沉,朔风呼啸,便上马急行,果然如那洋人所言,到了下午,远处的离披衰草里露出一个青灰色的石质尖顶来,葛长庚策马跑去看,到了跟前,却没刹住马,原来那马都被风冻得愣怔了,到了跟前也直直的栽下去。那露出地面的石质尖顶,乃是个很小的祠堂模样的小殿,只有一间,好在是建在山坳的冰大坂下,因而避开了风雪。那葛长庚的马栽到下面,被厚厚的衰草承住了,人马都毫毛未损。

  众人发现这样一处,都非常欢喜,一是可能找到了王妃墓,二是今晚不用在旷野上宿夜,便都牵马小心翼翼的从边上的缓坡上下来了。
  日期:2014-02-10 20:38:00
  =========继续==================================
  书接上回。
  众人牵马进殿,在殿中升起一簇火来,那葛长庚一伙,洋人,王典仪还有那个蒙面女子,全都在殿中坐地烤火烤吃食。那李道士却牵着马往殿后去了,查理王一见,便也把马牵过去,那殿后就他两人,地上散着些稻草和兽毛兽骨,可见此处似乎是被狐类或者其他兽物驻过巢。
  查理王绕过那些兽毛,怪笑着来到李道士身后,见那人正松了枣红马的鞍配,给马刷毛。查理王挨上前去,冲着他的腰眼儿就是一巴掌,谁知还未挨着李道士的衣服,肚子上就挨了不轻不重的一脚,查理王一时站不住,跌坐在地,不禁嘻嘻的笑出声来,道:“老李莫恼。昨夜幕天席地,感觉如何?”
  李道士早就转过身,居高临下的皱眉看他:“你魔怔了?一路上怎么笑的贼兮兮的。”
  查理王哼了一声,低声道:“我都听见了,你还瞒我。你和那个女子,后来又悄悄的回去了,那时我还醒着哩。你还跟我装没事人——”话音未落,他就脖子上一紧,脚都几乎悬空了,李道士一只手把他揪起来,低声道:“你到底看见什么了?!”
  查理王见他脸色大变,迥异平时,突然觉察此事不同寻常,便将昨夜解手,听见草窝子里似乎有人野合的事给他讲了一遍。那李道士闻言松手,思忖了一会儿,道:“你是亲眼见到还是只是听到了?”查理王道:“我只是听见,要不也不会瞎猜,我说老李,那确实是你和那个女子么?”李道士哼笑一声,道:“当然不是我,你撞煞了。”原来,在荒芜人烟的野外看见这等事,大多是撞煞的大凶之兆,一般常人都会回避,倘若真有那等寡廉鲜耻的,前去扒开草窠仔细看,多会发现这种景象都是转瞬即逝,过后这人就要遭灾,所以古人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还是有其道理的。

  查理王闻言,却并不害怕,伸手搂过李道士的肩膀,笑嘻嘻道:“我的哥哥,既然不是你,你和那女子出去干什么?”李道士皱眉看了他一眼,道:“你不顾及自身,老打听别人干什么。——你出去之前,我便听到了一些响动,我起身查看,刚一掀那帐篷的帘子,却见一物一闪而过,身躯庞大,并不像是人,再仔细看时,却只有葛长庚的两个刀客围坐火边打盹,我在旁边站了一阵,觉着可能是野兽,便又折身回去睡下。过了一阵,你起身出去。我觉得时间太久,便去寻你,却发现你那边无事。我只听得帐篷后有响动,便往后去了。这哈日阿麻果然有些游魂,我身上带着些香烟,便就地点了。至于你说的那个女子,估计是我出去之后,你回来之前走出了帐篷,至于去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查理王闻言,咳嗽了一阵,道:“你刚才说我撞煞,我会不会死?”李道士道:“你没看见就还好些。凡事跟紧我,要是再起夜,便叫上我,切不可单独行动。”
  二人刷完了马,便转回殿前,只见那洋人和蒙面女子正伙看一部图册,两人背对着众人,头并着头,把图册遮得严严实实,似乎并不想和众人一起看。葛长庚和两个刀客正忙活着,此时也顾不上凑过来掺乎,只有王典仪冷冷的看着洋人一伙,时不时冷哼一声。
  王典仪转头看见了李道士和查理王两人走来,便硬拉着他俩走到了后边说话。他不说不打紧,一开腔就把查理王吓了一跳。原来这王典仪说的并非他平时所操的一口京腔,正是查理王家乡的方言,若非淞阳本地人,绝对听不懂。只听他道:“贤侄,洋人那图册我刚才瞟了一眼,只看见一角,画的是一个祭台,——你莫要奇怪,我年轻时在西北边和蒙古人混过一阵,晓得他们有些部里拿活人祭邪神。那图册上和祭的邪神一模一样。他们要是心里没鬼,为何遮遮掩掩,我们还是小心些为好。”

  未及一更天,众人便各怀鬼胎的在角落里睡下了。查理王瞪着那上方结满蛛网的屋顶,却睡不着。他听见殿堂后边窸窸速速的动静,向来是避寒来歇息的兽物,又听见低声呜叫,正是狐鸣。转眼看时,只见后边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两眼如炬,原来是只狐狸。再仔细听时,只见那细微的呜呜声,悲鸣不绝,敢情不只一头,乃是一大窝矣。
  他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只听见靴声橐橐,零星有些金铁之声,仰头一望,只见那殿堂里却进来了一队人,约莫三五十个,皆是古时鞑子的打扮。查理王心中大骇,张嘴欲喊,却发不了声,想转头看众人,都睡得如同死人一般。然而李道士就睡在他身侧,查理王急出一身大汗来,却见李道士转头对着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查理王没奈何,只得继续看着那帮人所为。
  只见那些人在殿前持刀站定,却默默无声,里面走出一个披头散发的白衣人来,看身形是个女子,一身披披挂挂,吊着些兽骨和珠饰,却包着头看不清脸孔。只见那女人抬手一挥,边上早有人架了个人来到女子身前,那人浑身衣着破烂,遍体血痕,早已无力挣扎,任着那女子剜眼,割鼻,割耳,拔舌,露出血淋淋的七窍来,然后那女子一挥手又将他喉咙割断。她的爪牙又转到殿后,提了大小共七只狐狸出来,那些狐狸发着抖,不一会儿便淋淋漓漓的吓得失禁了,查理王见那些人被火光映着,却没有影子,便知他们是厉鬼,正迟疑间,殿后边探出一只红褐色的脑袋,嘴边长着些杂乱的白毛,乃是一只老狐狸。那老狐狸眼泪汪汪的双眼,正对上查理王的双眼,只见它将两只前爪扣在身前,以头触地,几次三番,似乎在跪拜哀求。

  =================================
  今日共更2700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