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仕途外篇:刘备、曹操、司马懿等中国九大聪明人的那些事》
第42节

作者: 闲侃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1 14:25:26
  打仗真不好玩!见好收了吧!曹真只得交出兵权,让司马懿去对付诸葛亮,任凭别人说三道四,曹真也无可奈何,上帝就是这么安排的。谁再说司马懿坏话,有种你去。
  魏明帝虽年轻,却也看出来了,能抗拒诸葛亮的唯有司马懿,曹真只是穷折腾,并不擅长此道。
  两年以后,诸葛亮第四次进攻魏国,率大军围困祁山。得到这个消息,魏明帝召开紧急会议,说:“各位爱卿,谁敢去征讨诸葛亮?”
  少许沉默之后,众人把目光集中到司马懿身上。魏明帝对司马懿说:“诸葛亮闹事,只有拜托你了。”

  诸葛亮六次北伐的最大意义就是成就了司马懿,这是他没想到的。
  司马懿知道自己肯定赢不了诸葛亮,也肯定不会输给诸葛亮,达到这一目标的境界就是:绝对的防守,绝对的不去进攻。
  诸葛亮善于进攻,那就和他拼防守,这正是司马懿精明的地方。
  司马懿率领大军去解救祁山的同事,远远望见诸葛亮的部队后,赶紧下令找一个险要地形修建大营,随后躲在巢穴里死死盯着敌人,不出声,不放屁,不进攻。
  这个套路很可怕!诸葛亮想尽一切办法引诱司马懿出来,可他就是不出来。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很成问题,长时间运粮耗费巨大。熬不起呀!诸葛亮只好撤军。司马懿却小心翼翼的在后面尾随,依山凭险,让诸葛亮找不到回击的漏洞。遇到这么个老奸巨猾的主儿,诸葛亮也无奈,只好打道回府。
  结果谁胜了?应该算司马懿胜了。
  有人预言,明年诸葛亮还会来。司马懿却说:“诸葛亮每次出兵骚扰我们,都是因为粮草缺乏而撤兵,我想他会积攒三年粮食,然后再来。”
  正如司马懿所料,三年之后,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入侵,兵出斜谷,杀奔渭水而来。
  两人的游戏又开始了,貌似诸葛亮很强。众将建议司马懿在渭水北岸屯驻,凭借渭水阻击蜀军。司马懿却带队渡过渭水,在渭水南岸,背靠渭水扎营,并说:“老百姓的粮食都在渭南,这里是必争之地。”
  其实司马懿也很硬,不能放弃的东西,他会坚定的捍卫。有时,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关键在于会防守,能防住。你必须预先想到对手要干什么,怎么干,才能有相应办法。
  诸葛亮很少硬拼,都是用巧劲击败对手,所以司马懿料定诸葛亮不会卖傻力气发动进攻,既然不进攻,那么他下一步会干什么?必定从西面渡过渭水抢占北原(地名),然后截断魏军的后路,得出这一结论,司马懿派郭淮带兵去坚守北原。
  事实正是这样,诸葛亮悄悄渡过渭水抢占北原,结果被早已防守在这里的郭淮军击退。
  日期:2014-10-22 08:42:37
  啊哈!竟然猜透我要干什么!诸葛亮有点烦,带部队向西挺进,做出要进攻西围(地名)的样子。司马懿对众将说:“诸葛亮善于玩假动作,他进攻的真正目标不是西围,而是阳遂(地名)。”
  说完,命人增强阳遂的防守。到了夜里,诸葛亮果然带兵来攻阳遂,又被魏军击退。

  两次失手,诸葛亮更烦。司马懿却有些得意,对身边的人说:“我封死了诸葛亮的东路,郭淮封死了诸葛亮的西路,那家伙已经没有办法绕到我们身后了,他将在五丈原扎营驻军,和我们纠缠,寻找击败我们的漏洞,别的办法已经想不出来了。”
  不久,有些无奈的诸葛亮真在五丈原修建起大营,并命令官兵在附近开垦荒地,种植庄稼,似乎要长期和魏军对抗。见到此情此景,司马懿笑了,说:“和我司马懿比耐心,这可不是你诸葛亮的强项。”
  双方相持了三个多月,诸葛亮急了,不断的派兵去挑战,用尽了各种侮辱手段,试图激怒司马懿。这个办法放在司马懿身上不好使,他无动于衷,躲在巢穴里悠闲的喝茶,心里美滋滋的想:让辱骂声来的更猛烈些吧!这是一个人最最无能的表现。
  诸葛亮派特使敲锣打鼓,给司马懿送来女人穿的衣服,暗示司马懿软得像个女人。司马懿笑纳了来自诸葛亮的这份侮辱,然而他的众下属却被激怒了,一致要求出战,对司马懿表现出来的懦弱很有意见。
  再软下去不行了,可是硬起来也不行,打不过人家诸葛亮啊!司马懿自言自语道:“你们懂什么?这叫另类的战争,不是所有进攻都是明智之举。”
  司马懿早就和上级领导魏明帝达成了默契,对付诸葛亮就是坚定的防守,为了压制下属的好战情绪,两人合演双簧,魏明帝假惺惺的下达命令:让司马懿坚守,不得出战。
  其实这是司马懿的意思,只不过借皇帝的嘴说出来,于是乎他总搬出皇帝的圣旨搪塞下属:“不是我不想出战,是皇帝不让我出战。”
  爆发“诸葛亮送女人服饰事件”后,司马懿的软弱态度遭到下属们的鄙视,相互议论:“司马懿算个啥玩意!上面惧怕皇帝,前面惧怕诸葛亮,这领导当的!”
  为了挽回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司马懿也假装发怒,向魏明帝打报告,恳请出战。魏明帝派来特使,手里拿着圣旨和宝剑,谁敢出去打仗就宰了谁。
  这依旧是司马懿导演的双簧,他就是蜀汉争斗的总导演,剧情的发展完全操控在他手里。司马懿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只是一种假象,真东西藏在与诸葛亮的博弈中。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至于能否把戏演好,就看个人的功力了。

  司马懿曾这样评价诸葛亮,说:“此人想干大事,却不看时机;人聪明,却受制于力量弱小。魏国这么强大,怎么可能被小小的蜀国灭掉呢!诸葛亮所有的聪明建都立在这个可悲的基点上,所以任凭他用兵如神,也早输掉了全局。”
  天下能研究透诸葛亮的唯有司马懿,双方的争斗在看不见千军万马厮杀的精神领域,司马懿已经牢牢的戳在了诸葛亮的死穴上。司马懿熬得起,诸葛亮熬不起。
  不久,诸葛亮又派人来挑战。司马懿不谈打仗的事,却问使者:“诸葛丞相的饭量还行吗?工作也很努力吧?”使者悲伤的叹息道:“我家丞相饭量很小,夜以继日的工作,事情无论大小,都亲自处理。”
  经过这番询问,司马懿对众将说:“我估计诸葛亮快要死了!”
  一个月之后,因为积劳成疾,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