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汉字原来是阿尔泰游牧民族发明》
第16节

作者: 也爱看纪录片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阿尔泰语言中“箭”有数个读法,含义则完全一致,数个读法都在华夏文化中留下了痕记:
  蒙古语箭又读作“石抹”,中国古代有官职叫“司马”。《周礼》曰:“夏官司马,佐王平邦国”,意思是说司马是掌征伐典兵之官。今天蒙古国县级行政区仍以“苏木”相称,也是箭文化的遗迹。
  满州女直语大箭大弓读作“牛录”niru。传统的女直游猎社会都以“牛录”为单位组织起来。满洲人习俗是在“旗”之下设牛录,一牛录约有男子300人。“牛录额尊”(牛录之尊)即是将军。努尔哈赤后金汗国中有八旗,即八族,亦曰八国。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曰:
  “(女直)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华言大箭也)厄真(华言主也)”。

  这种以箭为标识的社会组织并不是努尔哈赤的发明,乃是阿尔泰游牧民族固有的习俗。女直宗室亲王或部落首领又叫“贝勒”beri,本义也是大弓,仍然与箭有关,属于箭文化。
  满洲崛起之前他们没有文字传统,他们的祖先有怎样一种社会组织并没有被史籍记载过,但游牧文化的传承并不依赖文字,它的载体是一种古老的生存方式,就像生物的野生基因一样它能自行复制,因为它是无比久远的自然历史的产物,已经刻录进机体的细胞之中,于是便有了无比稳定的传承延续能力,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像春风中的野草,一夜之间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原野上了!
  你可以拭目以待,笔者将通过抽丝剥茧的工作,使华夏文化的深层内核从层层包裹,严严掩藏中继续显露出来——里面确是一颗游牧文化之蛹!
  日期:2013-12-26 08:22:24
  15 国字的演变
  国家出现是文明起源的一个标志,国字的演变蕴藏着华夏文明的重大秘密,从甲骨文和金文可知,“国”字原来外面并没有一圈,如图:
  甲骨文“国”字
  “国”(國)最早的写法是“或”,一个会意字,由表示人的“口”和表示武力的“戈”组成,意思是武力保护控制下的一些人口。
  从造字方式可知,创造这个国字的人不是定居之人,他们的观念中国家没有地域限制,或者说地域范围并不是国家的主要特征。创造国字的人应属迁徒不定的族类。
  游牧民族并不在一个地方长久驻留,地域对他们来说不很重要,构成游牧之国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地域不是这个概念的重心所在。《汉书》把游牧民族的国家称为“行国”,他们是马背民族,他们的“国”是会行走的。
  只是到后来,当他们渐趋定居之后,国的概念才会出现重大变化,地域范围愈来愈重要,于是国外面出现了一个圈,象征城墙或国界,由此国家概念的重心已从人口转移到地域上。国字的变化折射着华夏文化起源的真实情形,华夏文明是在游牧向定居的转化过程中出现。

  直到清代,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国界的观念仍然是非常淡薄的,北蒙古喀尔喀四部(四盟)的边界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常年逐水草而居,清晰的边界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对于蒙古人来说,直到近代内蒙古王公开始争相出卖旗地,给汉人垦殖以敛财,才有了划定旗界的需要,为此出现大量的诉讼,要清廷来为他们做主,结果搞得清政府应接不暇。
  阅读先秦历史,人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那时怎么会有许多国呢?黄帝“监于万国”,帝尧“和合万国”。武王伐纣时聚集到武王战旗下的诸侯国多达二千个,后来被武王赐予封号的诸侯国就上千个,《周礼》记载周初,“九州”之内,以周天子为盟主的诸侯国多达1773个。难道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有这么多城市?其实不然,“国”原本不是指城市,“国”就是指游牧民族的氏族部落,如此广阔的黄土高原上的游牧部族当然会很多。

  《魏书?序记》记载了鲜卑拓跋称霸蒙古高原的历史,他们的祖先曾“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即拥有三十六个氏族部落国家,细分则有九十九个不同姓氏。而不是拥有36个有城墙的城市国家,这些“国”都是迁徙不定的。
  黄土高原原本是一个游牧社会,也只有阿尔泰游牧民族有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不了解“国”的原来含义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的早期历史。
  那么在游牧文化里国与国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考察努尔哈赤后金崛起时的社会状态来认识这个问题:
  努尔哈赤时期的满洲女直基层社会叫“噶栅”gasa(女直语寨子),许多噶栅存在血缘关系,他们通过这种关系结为“穆昆”mukun(女直语宗族),数个有亲缘关系的穆昆联合成“国伦”gurun(女直语国)。这三个层次都有世袭而来的首领,即“噶栅达”、“穆昆达”、“国伦达”( 达-da是满洲语是“长”的意思)。努尔哈赤崛起之前女直社会里面有众多的“国伦”,努尔哈赤崛起后这些“国伦”开始围绕努尔哈赤所属的“国伦”结成军事联盟。

  努尔哈赤建立“金国”aisin gurun,他之所以自称“养育列国英明汗”,是因为在他之下有众多的“列国”。后金汗国其实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国”(gurun),众多的国以他的国为核心而存在,他的“爱新觉罗国”则是国中之国。
  如此这般,不正是我们看到的先秦时代的社会状态吗?这种社会形态只会在游牧文化中产生出来,农耕定居民族中从未存在过如此这种社会形态!
  在游牧民族观念里,军事盟主是要经过“库里台”大会公推的,成为盟主的人要对天发誓,郑重地表示今后公正地对待推举他的所有部族首领,公正地分配战利品。这种誓言必然会被郑重地记载下来,这也就是《尚书》中有许多“誓曰”的原因。
  铁木真在斡难河畔被推举为可汗时曾如此这般对天发誓,皇太极继可汗位时也曾对天发誓,清初卫拉特人向清王朝挑战,康熙亲征,结果卫拉特战败,清朝皇帝成为北方草原民族的新盟主,在库伦召开的库里台大会上,康熙帝也如此这般对天发誓,游牧文化具有顽强的传承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确有理由推测,国字的原始读音就是满洲女直语“国伦”gurun,今天的读音是后来单音节化的结果,快读即成。
  日期:2013-12-26 09:56:50
  30 中国的来历
  “中国”原本是一种等级观念,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同样来自游牧文化。
  游牧民族传统的游牧方式叫做“古列延”,那是一种层层扩展的同心圆。古列延由许多可拆卸的蒙古包,有高大轮子的勒勒车,以及各种畜群组成。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所谓古列延就是一种会移动的帐落群。
  古列延的移动和驻扎完全由氏族首领决定,每个古列延都有一个中心帐篷,氏族首领把他的蒙古包扎在什么地方,那里就是古列延的中心,其他氏族成员的蒙古包便以此为中心分布开来,他们依次屯驻在这个中心的周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