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12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邦听进了陈平的解释,向陈平道歉,表示信任他,重重地赏赐他,升了他的职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的将领。然后就再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了。
  你可以看到,刘邦的处理方式:先找魏无知做了背景调查,再和陈平把问题摊开,直接沟通,如果人家说得有道理,就接受解释。

  然后还针对问题进行了处理:给他升职,让他不用担心自己在这里得不到重用。重重的赏赐了陈平金钱,让他没有生活之虞,不用靠贿赂过日子。
  这就是刘邦处理方式和项羽处理方式的对比。你愿意学习哪种呢?
  日期:2014-09-30 09:48:43
  但是刘邦也不是什么都好的。他最大的缺点,也影响到了中华民族,至今都没有契约精神。
  话说刘邦为了迎回在项羽手里人质的父亲和妻子,和项羽签下了和约,约定两人平分天下。以战国时魏惠王所开的一条运河: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界,鸿沟以东为楚国。这就是象棋里的楚河汉界的由来。
  签完合约,九月份,项羽遵守约定,把刘邦的爸爸和妻子送回给了刘邦,然后带领军队向东,准备回家了。
  刘邦这时候也想西行回国。张良和陈平劝他说:“汉已经有了大半个天下,诸侯们都来归附我们。项羽的楚兵这时候却兵疲粮尽,正是是灭亡他们的大好时机呀。现在放走他们,岂不是养虎遗患?”
  于是,才过了不到一个月,十月,刘邦就撕破条约,又去追杀项羽了。
  两个月之后,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项羽自杀了。
  虽说是项羽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够过硬,但是刘邦这么做,也实在是没有诚信。人家都把人质还给你了,你就算买了东西也应该付钱对不对?
  没有契约精神,言而无信,使社会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互相防备。这是中国社会现在很多问题的原因。不过你是体会不到了,这方面我也不多讲。
  日期:2014-09-30 10:40:04

  ◎ 〇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婆婆妈妈的韩信
  这个标题的意思就是:上天安排的最大。老天给你,你还不要,就会倒大霉。
  为什么这么说呢?曾经有一个宝贵的机会摆在韩信面前,让他能够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像后世的刘备、孙权、曹操一样。
  但是他没有珍惜,婆婆妈妈地犹豫不决,最终浪费了这个机会,继续做刘邦的手下。
  一旦刘邦赢得了天下,就“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忌讳韩信的才能,不能重用,唯恐他造反不好对付。
  韩信果然是等到失去了才知道那个机会的珍贵。
  如果上天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恐怕他仍然会如此婆婆妈妈。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而性格决定命运,信然!
  -----------
  韩信这个人,单从才能上来说,有点像《银河英雄传说》里的杨威利,都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他自幼家贫,连母亲死了都没钱安葬,从来没见史料提起他父亲,估计他父亲死得更早。他是个缺乏爱的小孩。人家对他好一点,他就会感激涕零,愿意付出所有去交换。这就是他悲剧的原因。
  所以说穷养儿子也不完全对,在感情上,无论儿子女儿都需要富养,这样才不会被人家一点儿小恩小惠就骗了去,丧失自己的所有。

  日期:2014-09-30 18:08:59
  话说萧何月下追韩信以后,刘邦将韩信任命为大将军。韩信果然帮他打了不少胜仗。这个暂且不提。
  单说韩信攻打下齐国的地盘之后,派人送信去告诉刘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请让我暂时做个假齐王来镇住这里。”
  刘邦看到信以后,气坏了,大骂:“我被困在这里,每天都盼望你来帮忙,你不想着早点来救我,却惦记着要自立为王!”
  张良和陈平都悄悄地踩刘邦的脚,在他耳边说:“现在我们的形势正不好,哪里有能力阻止韩信称王啊?不如就势立他为王,好好对他,让他自行镇守齐国那片地方。不然,恐怕会发生兵变。”
  刘邦这时也醒悟过来,改口大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国,要做就做真的王,干嘛要做个假王?”
  刘邦于是派张良带着齐王的印玺,前去封韩信为齐王,并且派他去攻打项羽的军队。
  这就好比是他韩信逼着刘邦封他为齐王了。有这个野心没关系,但是早早就显露出来了。傻不傻?
  显露出来了也没关系,那就索性堂堂正正的称王,和刘邦平起平坐好了,干吗要继续接受刘邦的指挥?
  项羽正好这时候也派人来游说韩信,说:“秦朝灭亡以后,楚王项羽已经分封天下,希望天下就此太平了。但是刘邦不满意他的封地,又去攻打别的诸侯国,不吞并天下誓不罢休,真是贪得无厌!况且刘邦是靠不住的,他好几次落到项羽的手里,项王因为可怜他,给他活路。他一脱身,就背弃盟约,又来攻打项王。不能相信到了这样的地步啊。现在您自以为和刘邦交情深厚,全心全意为他打仗,像他这样贪得无厌又言而无信的人,谁知道他将来对你会是什么样呢?如今您独自占有齐国这么大的地盘,可以说是一份重要的力量,您投向刘邦,刘邦就会赢;您投向项羽,项羽就会赢。现在他之所以还重用你,完全是因为项王还在。项羽一旦不存在了,下一个就要收拾你了。您何不趁机独立,而联合楚,三分天下,各自为王呢?”

  这就是老天给他的机会了。三分天下,对韩信来说,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像他这样不世出的军事人才,到谁的手下都会被忌讳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点。
  可是韩信辞谢说:“我侍奉项羽的时候,官职只不过是个郎中,地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出的主意都没人听,所以才背叛项羽,投奔了刘邦。刘邦授予我大将军的印信,给我数万士兵,脱下他的衣服给我穿,推过他的食物给我吃,言听计从,所以我才得以到这个地位。人家对我这么好,我背叛人家是不吉利的。所以请代我告诉项王,我死也不会背叛刘邦。”
  日期:2014-10-01 08:55:13
  项羽的人离去以后,韩信手下的蒯彻对韩信说:“我用相面法看你的面相,只不过是个封侯,而且又危险不安全,但是看你的背,可以说贵不可言。”
  韩信果然很感兴趣,问:“怎么说?”

  蒯彻详细解说:“如今天下,就悬在阁下的手里。您投向刘邦就刘邦赢,您投向项羽,项羽就赢。你要是能听我的计策的话,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你谁也不帮,让他们两个都存在下去。今后您以齐王的身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谁都不敢先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天送上门来的机会,你要是不接受,反倒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这个事实是很明显的,三分天下以后,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任意一方来攻打韩信的齐国,他只要联合另外一方,就可以占优势局面了。
  但是韩信又说了:“刘邦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怎么可以背叛他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