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3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估计也是像靳尚、郑袖一样被秦国买通了,力劝父亲去秦国。
  日期:2014-09-21 14:47:33
  结果楚怀王一到约好签订盟约的地方,只见到一个冒牌货,真正的秦王根本没来,就被抓了起来,送到秦国的都城咸阳,让他朝见秦王,像大臣一样行礼。
  楚怀王已经被抓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能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办。秦王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要求他割让巫地,还有黔中郡。
  这下楚怀王明白了秦王真正的目的,不就是抓住自己当人质,向楚国勒索吗?他还算不是无底线包子,怒了,不给割地。秦国就把他扣留着,不让他回去。
  楚国后来从齐国迎回了太子,立为新的国王。楚怀王就一直在秦国,被扣留了三年之久。
  后世的“靖康耻”,也就是郭靖和杨康名字的由来,其实也是类似的事情,都是国君被敌国抓住了,扣留不放,当人质,留着慢慢勒索。
  日期:2014-09-21 14:49:35
  直到三年之后,有一天楚怀王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被秦人发现了,虽然没有抓住他,但是把通往楚国的道路堵死了。
  楚怀王只好走小路,投奔到赵国。赵国真正的国王,这时候在国外游荡,还没回来,赵国人不敢收留他。
  他又逃往魏国,在路上被秦人抓住了,押回秦国,不到一年就悲愤交加的死在了秦国。
  虽说他死了之后,楚国人都很可怜他,屈原还写了一篇《思美人》怀念楚怀王,诸侯们也都觉得秦国做的实在太过分了。但是说实话,历史上也少有比他更丢人的国王了。
  所以说,手里有再多资源都没用,包子性格就注定了会被人欺,被人负。随时被咬上一口。
  日期:2014-09-21 14:50:50
  同时期的赵武灵王,还好奇,伪装成使者,自己去秦国,亲自看看秦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王虽然不认识他,也觉得他气度不寻常,不像是个普通的大臣,就把他赶走了。

  后来在秦国国境线那里被拦住了审问,被发现是赵武灵王,也没事。人家也没把赵武灵王扣押下来。
  完璧归赵发生在同一时期,秦王打算同样用欺骗的手段,骗到和氏璧,号称愿意用和氏璧换十五座城。人家蔺相如照样完璧归赵了。
  再看看后来,赵王身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赵王是怎么处理的。这就是著名的渑池之会。
  日期:2014-09-21 14:51:34
  秦王邀请赵王在渑池见面。大家都知道楚怀王的遭遇,知道秦王邀请,必定没好事儿。所以赵王不想去。
  廉颇蔺相如说:“不去,就是示弱了,让人笑话胆小,得去。”
  蔺相如跟着去,廉颇在国内留守,约定好如果过了三十天还不回来,就立太子为新的赵王,让秦王没有可趁之机。
  在酒席上,喝得酒酣耳热的时候,秦王装醉,让赵王弹奏乐器助兴。古代奏乐助兴是下等人干的事儿。秦王这是装醉欺负人。
  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弹奏了一曲。蔺相如就去请秦王也弹奏乐器,秦王当然不肯。他心目中只有自己欺负别人的,哪有别人欺负他的份儿。
  日期:2014-09-21 14:52:44
  蔺相如说:现在你和我的距离还不到五步,你要是不肯,我就只好拿颈血溅在大王身上了!”这意思就是我和你距离这么近,谁都来不及阻止,你再不肯,我就要动手了!

  秦王的手下想抓住蔺相如。蔺相如瞪圆了眼睛,一声断喝! 气势像张飞一样凶猛,秦王的手下都被镇住了,没人敢动手。
  秦王没有办法,敲了一下乐器了事。
  直到这场鸿门宴结束,秦王都没有办法再欺负赵王。赵人这边,也早吸取了楚怀王的教训,暗中做好了准备,带了足够的武装,秦王没办法像对付楚怀王那样把赵王抓起来。
  当然赵王回去以后,就把蔺相如封为了上卿。
  日期:2014-09-21 14:53:13
  不知道如果楚怀王当初宠信屈原,带他去赴秦王之会的话,屈原有没有这个本事,像蔺相如一样保住自己的君王?
  我估计是不行的。凡人的才能总量都是相当的,在文的方面太擅长了,能写出《离骚》《天问》那等伟大的作品,在武的方面恐怕就不行。
  要说刺秦王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要知道后世有名的刺客荆轲刺秦王,非常近,都到了两个人看一张地图的份上,还失手了,只刺到柱子上。这需要非常强大的心理素质。
  如果心理素质够坚强的话,恐怕至少也要像司马光一样,失去国王的宠爱十五年,反倒能心平气和的编撰出像《资治通鉴》这么伟大的作品。

  而屈原失去宠信,就牢骚满腹,写了一篇长长的《离骚》。
  这种心理素质加上武功不咋地,如果真的陪楚怀王赴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跟楚怀王一起被抓起来,像后世的文天祥一样,又留下一篇伟大的文学作品。
  要想像蔺相如一样保住自己的君王,可能性实在不大。
  所以蔺相如实在是个有胆有识的人才,能完璧归赵绝对不是偶然的。
  日期:2014-09-23 04:11:44
  商鞅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蛮重要的人物。在他生活的年代,中国就像欧洲一样,是由很多个国家组成的。名义上都遵从周天子。
  这些国家有大有小,基本上情势还是比较均衡的。虽然也有春秋五霸,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强大到把别的国家都吞并了,统一中国。这一点也跟现在的欧洲一样。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是秦国灭了其他六国,成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秦帝国,历史上叫做秦朝。
  这中间改变平衡局面的转折点在哪儿呢?
  关键就是这个商鞅,他在秦国进行了一次变法,改变了秦国的整个运营模式,史上称之为商鞅变法。

  日期:2014-09-23 07:50:31
  这中间改变平衡局面的转折点在哪儿呢?关键就是这个商鞅,他在秦国进行了一次变法,改变了秦国的运营模式,历史学家称之为商鞅变法。
  你如果还在国内的话,历史课一定会学到这件事情。但是不会有人告诉你,商鞅是怎么死的。因为他死得非常非常惨。
  中国有个成语叫五马分尸,一般来说,只是个形容词,但是在商鞅身上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中国人非常重视死后要留个全尸,身首异处都已经是莫大的遗憾了,不要说这样分得七零八落。不仅如此,他的整个家族都被处死了。
  为什么这么重要一个人物,他最终的命运会这么惨呢?

  日期:2014-09-23 09:53:18
  这要从秦国在他变法之前的情形说起。那时后秦国征服了大量少数民族的土地,加上处在中国的边缘地带,风气习俗都跟中原不同,民风比较彪悍,尚武,喜欢打架。
  而中原的文化比较崇文,于是中原的各个国家都歧视他,排挤他,不带他玩儿,中原各国家一起开个首脑会议或者什么峰会之类的,都不通知他。
  当时秦国的国王秦孝公,做为一个国家首脑,被这么公然歧视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发奋图强,想要让秦国强大起来,不要让人家瞧不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