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竞舞戚继光》
第12节

作者: 轩辕鸿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13 23:10:50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冬天不过是为了让绿色再次萌发出青芽——轩辕鸿鸣
  因为《备俺答策》写得实在太好,再加上戚继光选择低调听话,对政府的孬包决议没有二话,所以掌权的严党也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能力会来事,该好好培养,于是一纸调令,让他到离蒙古人最近的地方——蓟辽前线。
  戚继光为自己的低调隐忍而高兴,如果乱讲真话议论朝政军务的话就算脑袋没搬家也早卷铺盖走人了,实现理想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在转折点到来之前,只能选择沉默等待,沉默是金,古人不欺我也。
  戚继光在奔赴边关的路上偷偷地笑了,他相信,这回很快就能杀敌报国了,不用等太久了。
  日期:2013-03-13 23:11:13
  事实上,他确实没等多久——三年。
  没错,整整三年,生活又玩了他。这个年轻的热血的爱国的好战分子,整整三年,天天对着鞑子的军队却没仗可打,原因很简单,他被嫉妒了。
  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虽然他觉得很郁闷,但他让别人过得更郁闷。
  因为他这个守边是皇上御笔批得,兵部的推荐语也夸张的过分(“才猷虎变,当收儒将之功;意气鹰扬,可望干城之寄。”(《戚少保年谱耆编》)),一句话,炒作过头了。
  日期:2013-03-13 23:11:39
  官场上向来有两种语言系统,一种是开会时说的,一种是散会后说的。
  前者以赞美为主,听着花团锦簇,其实句句耳屎;后者以操人为主,操得直抒胸臆,操得酣畅淋漓。游走官场的都是机灵鬼,深谙其中三昧,开会时赞美,散会后操娘,搞得清清爽爽,绝无丝毫偏差。
  低调是闷骚的高调,高调是被打的征兆。

  所以就在朝廷宣布完对戚继光的任命后,驻守蓟辽的军官团体表面上都对戚继光说了开会时的场面话,把他恭维的孙悟空转世,二郎神下凡一般。
  但一背过身去就不约而同地达成默契:老子世代镇守边关,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也没见朝廷来半点嘉奖,这小子不过写了个狗屁文章,就红得像猴子屁股,必须找个机会狠狠教训。
  但还有头脑清醒的军官分析道:这小子能这么红,也许和什么直娘《备俺答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听说他祖上打洪武皇帝起就世代为官,也许他们全家都是属蜘蛛的,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日期:2013-03-13 23:12:02
  大家一听有道理,为了避免捅破戚继光背后的关系网,大家决定放弃和他正面交火,就把他当成一块腊肉,高高挂起,自然风干。
  主意已定,一群阴暗庸俗的边关将领在暗暗冷笑:
  戚继光,你不是想立功吗,哥们把你捧到天上,却让你无仗可打,几年之后,草包现行,神话破灭,不用人撵都得自动滚蛋,货有过期日,人有看腻时。你在我心里,能牛逼到几时!
  于是戚继光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却找不到出路。
  但此时的戚继光早已不是初入职场的毛头小子,他深知一个道理,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羽翼未丰之时,一定要和所有人搞好关系,“搞”字拆开看,就是高手,自己会成为一代高手的。
  于是他凡事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任他人白眼,总是笑脸相对, 一到晚上他就躺在床上激励自己,想秦琼卖过马,孔子断过粮,老梵高都差点饿死,我这点困难又算什么?

  日期:2013-03-13 23:12:22
  于是他主动收起一切埋怨牢骚,天天洋溢微笑,和所有人搞好关系,那段时间,和戚继光比温柔那是找抽~!
  因为经历风雨的戚继光早已体味生活的真谛: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的开始;每一次的考验,都有一份的收获;每一次的泪水,都有一次的醒悟;每一次的磨难,都有生命的财富。每一次的伤痛,都是成长的支柱。每一次的打击,都是坚强的后盾;活着必定要经历一些挫折,而我们依然坚强战胜每一次挫折,这个世界,需要你用尽全力地生活!
  于是用尽全力生活的戚继光用他的低调圆滑渐渐赢得了本地官员的好感,赢得地头蛇的好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开始进入了当权派的核心圈子。
  进入核心圈子,自然就是自己人,那些曾真心仇视戚继光的人开始真心欣赏这个年轻人了,会做人,会来事,大家也都开始希望见识一下这个年轻人驰骋沙场痛揍鞑虏的雄姿。
  日期:2013-03-13 23:13:19
  进入核心圈子,自然就是自己人,那些曾真心仇视戚继光的人开始真心欣赏这个年轻人了,会做人,会来事,大家也都开始希望见识一下这个年轻人驰骋沙场痛揍鞑虏的雄姿。
  经过韬光养晦的戚继光终于盼来了可以在正面战场痛击敌人的机会,可是打仗这种事和谈恋爱一样,讲究两情相悦。
  蒙古人来的时候,戚继光打不了,戚继光能打的时候,蒙古人又不来了

  因为蒙古人上次到北京抢得东西实在太多,再加上这两年风调雨顺,马肥草盛,在没消化掉战利品之前谁也不想消耗体力冒着生命危险来抢劫,于是拼了命才搞好关系的戚继光还是没仗打!
  戚继光望天长叹,他感到一种灵魂深处的孤独。这种孤独,再多的欢声笑语,再迷醉的灯红酒绿也化解不开,随便望一眼漫天星斗,喝一口掌心里的夜茶,寂孤独便在心里。这种寂寞,只有亚历山大等很少的伟人才会懂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