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命:说一段中原古镇的阴森传说》
第7节

作者: 海殊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文家家主在窗户缝里看见灵猫内丹被夺,便不再害怕,持棍走了出来。灵猫见他持棍,便知他与那妖怪和尚勾结起来,抢走了内丹,心中悲愤异常,泣道:“你这负心薄幸的小人!奴虽为妖,却不曾害过你,还帮衬了你好些个,你怎的这般心狠。此仇不报,奴有何面目对人!实话告诉你,待奴将息好了,便杀你全家!”说罢,化作一阵黄烟,遁走了。
  那文家家主心中知道被和尚骗了,于灵猫有愧,心中惧怕灵猫报复,便收拾细软,变卖家产,来到此处,一住四十年,全都安然无恙,谁知那灵猫于三四年前寻到了此处,将他的家人一一害死。
  当下众人听罢,都唏嘘不已。李道士冷笑一声,对那妖物道:“文家家主害你,你只杀了他便罢,为何一连加害十八口,连无辜的人都不放过?恁的却饶你不得!”

  日期:2014-01-08 19:45:00
  说罢他一把揪起那妖物,一剑便削去了那妖的脑袋,却持着那溢出黑血的妖物尸身,走至文家小姐的灵柩前,一手抠进棺材缝里,使劲一掀,将那钉了八颗长钉的棺盖掀开,推在一旁。
  列位看官,你道是为何要钉八颗棺钉?这文家小姐,乃是个未嫁的闺阁女孩儿,未嫁之女夭亡,往往魂魄不散,家人怕她出来作祟,往往削尖桃木,钉于墓侧。那寿材上,也在四角和四边中央各钉一颗染了朱砂的长钉。然而,这文家小姐命数极硬,虽被妖物吞噬了魂魄,那三魂六魄里却有一魂一魄未曾离体,所以肉身并未全死。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假死状态,要不然时值仲夏,那尸身怎会不败?

  这边厢李道士掀开棺木,见女孩儿面色如生,便伸手撕开女孩装裹,露出雪白胸脯,将那妖物的一腔黑血全都滴在女孩胸口,只见那血沾着女孩儿肌肤,立马没入。女孩儿渐渐有了呼吸,细若游丝,喉咙里也喀喀作响起来。
  李道士见状,便将女孩儿从棺里抱出,抠出那妖物如花生子儿大的一点内丹放入女孩儿口中,又对口度了气。那李道士虽茹荤酒,内里却是一股清正之气,当下那女孩儿便脸色泛起红来。

  文家的众人,都欢喜起来。文家家主来时,还病歪歪的躺在春凳里,见女儿起死回生,立马精神万分,招呼家人烧汤水,请郎中,又让仆人将那些灵堂纸人之类的吊孝之物全都扔了去晦气。
  列位看官,有句老话叫树倒猢狲散,但反过来说,世人都势力,看见文家败了,一个个躲之唯恐不及,现在又看见文家家主重整精神,又一个个跑过来帮闲献媚。
  李道士和侯六两个,收拾了东西,正要走时,却被文家家主一把拽住,叫道:“恩公莫走,老朽定要重谢。”当下让家人大摆宴席,宴请李道士和侯六两人。
  李道士本来不欲再留,看他非常诚恳,又想起忙活大半晌,尚未进食,便答应了。
  这文家家主大喜,让人抬来金银锭子各一托盘,酬谢李道士。列位看官,清末的时候,金锭的最大规格为十两一个,比如元绪通宝。这文家家主拿出积蓄来谢李道士,乃是五两一个,那一托盘共有十个,码的整整齐齐的衬着红绸。银元宝是十两一个,堆成小山的形状,耀花了旁人的眼。

  侯六见钱,几乎目眩神迷,然而,没有李道士发话,他也不敢动。这李道士沉吟半晌,只是取了金银各一锭。那文家家主见了,越发称赞不已,席间说长道短,拉着李道士问个不住,又让人搀了那文家小姐,打扮得整整齐齐,颤颤巍巍的来见李道士。
  文家家主这样殷勤,甚至扯上了女儿,连侯六都觉得好生奇怪,他正疑惑间,突然感觉李道士的脚碰了碰他的脚,他即刻会意,便把耳朵凑过来,只听到道士说:“假装如厕,离席去拿行李,稍后我便来找你。”
  日期:2014-01-08 20:21:00
  侯六闻言,又等了一会儿,便离了席,一溜烟跑回昨晚住的西厢房,把行李都收拾好了,一抬头,发现李道士已经推门进来,面色红白不定,十分阴沉。侯六其实早已猜到几分,一见他来,终于再也憋不住,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起来。李道士低声道:“笑什么,快走!”
  两人推开门,却见隔着老远,文家大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新招的家丁,而置办宴席的堂屋方向,隐隐约约有人叫道:“姑爷怎么还不回来?莫不是掉进茅厕里了?”

  李道士和侯六两人见状,哪里还敢走大门,遮遮掩掩的跑到后院,李道士直接窜到院墙上翻了过去,那身手比狸猫还灵活,落地之后也不管侯六,撒开两条长腿就往官道上跑。
  这边厢侯六急得抓耳挠腮,好在那院墙也不算太高,侯六后撤了几步,一个助跑,手脚并用,便艰难的翻上了墙头,蹬的那白粉墙好几个大黑脚印印儿,再坐直了,垂着两腿晃了晃,跳下去,脚底板都震的直发麻,再抬眼看看官道上,李道士早就成了一个小黑点,便一路狂奔着撵过去。
  二人狂奔了五里才停下来歇息。侯六扑倒在草丛里,好半天才喘匀了气,李道士在旁边等了他一阵,二人便整顿行装,一路向南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