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竞舞戚继光》
第9节

作者: 轩辕鸿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26 10:01:06
  个人,要是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据说斯巴达弹丸之地,却能够称雄希腊半岛的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三百勇士们都很怕老婆。他们的老婆在他们出征之前总是说:“打不赢,就不要回来了!”
  所以斯巴达的勇士才特别勇猛,以一个面积只占希腊半岛五十分之一的小小城邦最终成为整个爱琴海岸的王者。
  戚继光也很怕他的老婆,王氏在他临走时重复着斯巴达女人的话:不混出个人样来,就不要回来!

  那个声音传递着期望,传递着信任,传递着鼓励,传递着爱,这爱,不入红尘,不落人群,是一个伟大女人塑造一个伟大男人的最伟大的爱!
  冬天的夜里,窗外大雪纷飞,青山染素,天地无声。一个跋涉者从雪地走过,留下长长的脚印直到天边,来去茫茫,仿佛生命中蜿蜒的叹息。
  戚继光,上路了!
  日期:2013-02-26 10:04:07
  世界越繁华,人就越容易走丢,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证明自己。戚继光选择证明自己的方式是考“武举”。
  嘉靖二十八年(1549)戚继光参加武举乡试,当时考武举和科举一样,也要层层选拔,乡试的主要科目是射箭,先是“马上箭”,35步远的固定靶子,十中三即合格;然后是“步下箭”,80步的靶子,同样十中三即可。
  这对射术已经达到养由基、长孙晟级别的戚继光来说无疑是用屠龙刀杀小麻雀,因此随便摆了几个架势便走秀一般过了乡试,山东的考官面面相觑,他们也为家乡有这样的奇男子而自豪骄傲,于是不约而同指了指京城的方向,去吧,那里才有让你施展的空间。
  日期:2013-02-26 10:05:34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时年22岁的戚继光来到了北京,去准备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考试。
  会试不同乡试,不单止考核武将的拳脚功夫,更注重武将的文化素养,这对很多舞刀弄枪成性的练家子肯定头痛不已,但从小到大,戚继光书读了几牛车,这样的考试他在睡梦中已然出现千百遍,所以没有任何试题能够将他赶出考场。
  当时大明王朝的最严重的治安问题是“北虏”,也就是蒙古同胞的边境纠纷。
  明成祖朱棣是个大牛逼,所以认为自己的子孙理所应当是个小牛逼,于是为了满足自己胖揍蒙古的欲望,便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结果一百多年过去了,除了在土木堡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一次之外,汉蒙两族依然对持,成吉思汗的后裔依然挥舞着马刀,敌我矛盾十分突出。
  所以此次考试的题目也是围绕如何驱除北虏平定边疆展开的。这样务实的题目没有半点偷巧的捷径,考的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时势的关注,对军事的认识。
  日期:2013-02-26 10:05:55
  所以此次考试的题目也是围绕如何驱除北虏平定边疆展开的。这样务实的题目没有半点偷巧的捷径,考的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时势的关注,对军事的认识。
  外面是明媚的阳光。正是初秋九月,北半球最美的时节,每一朵花都在热烈绽放。灵感阿诗玛正向戚继光迅疾飞奔,他心怀家国,腹有雷音,下笔凶狠,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满腹才华都倾注笔下,更是结合在登州几年的见闻感受,把明军的软肋一一指出,并逐一提出对策,并且针对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写下了排兵布阵防守御敌的计谋对策,这就是在军事史上名传千古的《备俺答策》(蒙古当时分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当时鞑靼最为强大,俺答是鞑靼的大汗,是明朝政府最主要的敌人,《备俺答策》就是抵御蒙古的计策)

  在交完考卷之后,他没有和其他考生议论,独自一人回到驿站,然后静静地等待,他相信心血浇注的文章会彰显他的价值,他在等待金榜题名的钟声。
  结果没等来,他先等到的是俺答大军的马蹄声。
  日期:2013-02-26 10:10:49
  结果没等来,他先等到的是俺答大军的马蹄声。
  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因为境内经济危机,于是便派使臣到北京请求贡市(双边贸易),拿羊毛换丝绸,拿马刀换粮食,恳请***助他度过饥荒。
  可是嘉靖皇帝哪都不好,就是记性好,他记起了自己的先祖英宗皇帝在土木堡被也先俘虏的往事,于是能耐没有脾气很大的嘉靖皇帝坚决不准粮食、丝绸等战略物质出口,而且一怒之下竟然把俺答的使者砍头示众,还让信使告诉黄金家族的乞丐们,俺***富裕,但绝不施舍乞丐。
  俺答汗一看要饭不行,就只能抢饭,于是带着十万黄金家族的健儿来组团抢劫。史称“庚戌之变”。
  问题来了,明朝嘉靖政府虽然昏庸,却并非脑残,俺答想要攻打北京,先要越过万里长城,打下宣府大同防线,才能迫近帝都,怎能说来就来啊!
  原来俺答自己也没想到能如此神速就打到北京城下,他最先率兵攻打大同时,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如果鏖战不下就主动撤退,如果能攻下此城就以此为跳板再筹划攻打北京。结果命运却给了他第三个选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