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枭雄之刘备(一部屌丝逆袭的成功史,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第10节

作者: 重生之魂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候,其实刘备也是自顾不暇,他手里只有一千多人马,比起当初支援孔融就敢放出三千精兵,现在几乎成了要饭的。不过,接到陶谦的求援后,刘备还是毫不犹豫的再次出发了,太史慈说他“能救人之急”看来确是实话。
  这时候,刘备虽然兵少,但是却多得了一员大将,他就是赵云。赵云本来是跟着公孙瓒的,但是与刘备相识后就决定换个老板,可见刘备人独特人格魅力绝不简单。要知道,刘备当时和赵云一样,都是跟公孙瓒打工的啊!

  为了救援陶谦,刘备拉着自己仅有的一千多人马出发了,路上又拉拢收拾了几千饥民。这些因饥饿而背井离乡逃难的老百姓,刘备拉他们可能是“抓壮丁”强迫加入的,也可能是正好能够管饭使他们不至于饿死,怎么理解怎么认为就看你自己心中所想了。
  刘备坦荡对待陶谦,陶谦可不是能够同样坦荡对待刘备。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救援陶谦“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诸位,如果不加留意,可能会觉得陶谦也挺人物的,刘备来到以后立马给他增兵四千人。但是诸位,陶谦给刘备的是“丹杨兵”可不是“徐州兵”,为什么给刘备丹杨兵呢?
  因为陶谦的老家是丹杨的,那些人都是陶谦的老乡。

  在古代,老乡关系可是相当的铁:刘邦起兵,沛县老乡帮了大忙;曹操起兵,沛国谯县老乡(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等)是铁粉;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汝南(袁绍的老家)民众叛乱,背离曹操支持袁绍……就连刘备起兵,涿县老乡(如张飞,简雍等)也是他的主要力量。
  陶谦交给刘备四千丹杨兵就是因为,这四千人死忠陶谦不会真正听刘备的,你要是帮助陶谦打曹操可以,你要是想自己拉走——对不起,你自己玩儿去吧!
  虽然陶谦对刘备留了一手,不过刘备还是毫无怨言的接受了陶谦的安排。因为他知道,换了自己可能也会这样,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谁不为自己考虑考虑啊。
  刘备到达徐州,陶谦就派自己的部将草包——哦,不是,是曹豹(这货可不草包,诸位留意)。陶谦就派曹豹和刘备一起埋伏在郯县东,准备伏击曹操。看来陶谦确实吓坏了,还是不敢自己出面。

  但是,曹操的攻击力太强悍了。
  曹豹刘备伏击曹操不成,又被打得大败,曹操还大摇大摆地又在郯县西北攻下了紧邻郯县的襄贲(今山东省苍山县南长城镇),然后才回军兖州。
  曹操回军兖州不是因为不敢在徐州逗留,而是因为陈宫等人在曹操出兵徐州时暗中勾结吕布乘虚袭取了兖州,曹操的兖州这时候只剩下三座县城还在孤军奋战为他坚守。
  曹操撤军以后,陶谦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扎在小沛(今江苏省沛县)。这个所谓的“表”,其实不是真的向朝廷推荐,经过朝廷同意以后任命的,而是做做样子写份奏折就可以交给被推荐人上任了。当然,推荐人要有一定的资本,三国时代,每个大军阀都可以随意“表”一个人到某地任官的。
  刘备虽然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但是这时候豫州其实是有刺史的。豫州刺史名叫郭贡,驻扎在豫州真正的州治谯县,所以刘备既不是正规的豫州刺史,也没有实力同郭贡争夺。而且陶谦让刘备驻扎在小沛是有目的地,小沛是豫州东北角的一个县城,往北是兖州,往东是徐州。陶谦让他驻扎在此就是防备曹操的,曹操如果从兖州出兵攻打徐州,小沛就是第一道防线,不拿下小沛的话,刘备就随时可以抄曹操的后路前后夹击他。

  日期:2014-08-31 09:19:14
  八,枭雄就是这么冷静(下)
  作为三国时代的一个军事重地,小沛以后发挥的作用还大着呢。
  刘备一生几乎没交到什么好运,但是这回例外。曹操回到兖州以后,和吕布打得难分难解,这一仗一共打了一年多,曹操才算从吕布手里重新夺回兖州。恰巧就在曹操无暇他顾的这一年多里,刘备遇上了一个天赐良机。
  原来,曹操回军兖州不久以后,徐州的全权州长陶谦就病死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被曹操吓死的,不过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连吓带病倒是有可能。

  陶谦临死前,遗命交代让刘备接手徐州。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病重时交代州政府行政官(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接着,陶谦就嗝屁了。陶谦嗝屁以后,麋竺等人率领州政府主要领导班子来接刘备上任。
  朋友们,刘备一直混不起来就是因为没地盘啊。比如说现在,虽然陶谦“表”他当了个豫州(州长)刺史,但是其实行使的还是县长的权利。别的不说,郭贡没有去打他就算菩萨心肠了。郭贡谁啊,吕布发动兖州之乱的时候,郭贡率领几万人马差点趁机夺取兖州,多亏荀彧智计过人化解了这场危机。刘备不过一个被陶谦吹捧的豫州刺史,郭贡人家是朝廷正封的豫州刺史,刘备不过占了豫州一个县城,人家郭贡可是占了豫州另外九十八个县城。既然郭贡实力既强还是朝廷正封的豫州刺史,那他为什么允许刘备一个冒牌豫州刺史在小沛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郭贡得给陶谦几分面子啊!不打刘备,那是因为陶谦搁那站着呢。

  现在陶谦死了,刘备的保护伞没了。但是天赐良机,陶谦让刘备接手徐州。哎呀,这可是刘备梦寐以求的啊。
  估计换做张飞关羽或是我们,肯定就说“哎呀,太好了,走吧大哥,咱兄弟们要出头了!”

  这事咱们不在现场,张飞关羽怎么说的咱们也不清楚。但是刘备说的却是让我佩服至极。
  麋竺他们徐州政府主要领导班子来请刘备,史书记载刘备“先主未敢当”。就是说,刘备推辞了。刘备推辞以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北古邳镇,注意这个地名)人陈登对刘备说“如今汉室衰落,全国混战,建功立业,就在今天。本州富庶,人口百万,想请你屈尊光临本州主持工作,怎么样?”
  刘备回答说“袁术近在寿春,此人是出身于四世五公之家,名满天下,你们可以把徐州交给他啊。”
  陈登说“袁术骄傲放纵,不是能够治理乱世的君主,我们想为你整合步兵骑兵十万人,上可以匡扶朝廷拯救万民,建立春秋五霸那样的功劳。下可以割据一方保守疆土,立功留名史册。如果你不答应我们,我们也不敢听你说的(指把徐州交给袁术)。”
  朋友们,玄机就在这里啊!

  刘备他不想接手徐州吗?想,他做梦都想。
  那他为什么还推辞,仅仅是说几句客气话吗?不是,如果你以为这仅仅是寄居客气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诸位,刘备一直在投石问路,试探陈登他们。
  首先,刘备不确定陶谦是否已死,所以他先推辞(先主未敢当)。假如陶谦没死,或是将要死,想把刘备骗到徐州杀掉。你一听说要把徐州交给你就立刻兴冲冲地上任去了,那不是自投罗网找死么?
  三国时代,豪强林立,每个人死后都把家业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比如,刘表把荆州交给小儿子刘琮;刘焉把益州交给儿子刘璋;袁绍把地盘分给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孙策死时儿子还小,只好交给弟弟孙权;公孙度死后把辽东交给了儿子公孙康;张济死后可能没有儿子,南阳交给了族子张绣;还有,马腾入京,人马由儿子马超带领;官渡之战时,长沙太守张羡背叛刘表,后来张羡病死长沙官员又立张羡的儿子张怿继位……)诸多事例都证明,在那个乱世时代,父子相传已被公认成为常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