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41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等说完了这些威胁式的言辞,希特勒又说道:“若德国能在东方获得自由,我将高高兴兴地与英国签订条约,保证英国的所有属地。我心里想的全部都是如何反对俄国,如果西方竟然笨到连这点儿都不懂,那么,我只好先跟俄国人达成协议,先将西方砸碎,然后再倾力对付苏联。我需要乌克兰,我们才不会像上次大战那样被征服。”
  希特勒的这番言辞意在表明,他仍然希望和平,他希望英国人能够理解他的行为。希特勒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已经闯了一条英国几百年来为欧洲设定的高压线,那就是欧洲大陆绝对不能出现大陆霸权国家。

  现在的德国一再扩大,其势头过猛,令英国不寒而栗。英国说到底也还是不愿开战的,但是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必须维持,如此,英国人想出了一个妙招来破解波兰问题。
  英国人认为希特勒无非就是想要能够为德国提供原材料的地皮而已,英国人认为只要在欧洲之外给德国这样一块儿地皮,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为了把英国的意思传递给希特勒,张伯伦的一名高级顾问向里宾特洛甫派在伦敦的秘密代表弗里茨.赫塞透露了英国的秘密建议。
  张伯伦的顾问霍拉斯.威尔逊爵士对赫塞说,首相准备建议与元首结盟,为期25年。只要希特勒保证不再在欧洲采取侵略行动,英国就将给德国提供经济好处,另外,在适当的时候,一战时德国失去的海外殖民地也可以分期归还给德国。
  日期:2013-05-01 23:37:23
  赫塞闻听此言,初时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他请求威尔逊爵士再重复一遍,并详细解释一下。威尔逊知道这绝对会让德国人意外,他就耐着性子仔细跟赫塞解释了一遍。
  在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之后,赫塞高兴地威尔逊说:“我要是希特勒,就会接受你的建议。不过元首是否会这样做,这就说不准了。”
  赫塞将英国人传递的惊天的好消息向外交部做了汇报之后,他就带着威尔逊打印的书面建议飞返德国,他要将英国人的建议亲手交给里宾特洛甫。
  看完了英国人提供的材料,里宾特洛甫问赫塞,英国人提案的可信度有多高,他们是否会食言,他们在跟德国谈判是,是否会终止跟苏联的谈判。
  赫塞表示,根据他多年来对英国人的了解,此建议应当可信,英国人定当履行他们所签订的每一个条约和协议。说到这里,有一句话,他硬是忍了回去:“他们不会像元首那样出尔反尔。”
  心里有了谱之后,里宾特洛甫将英国人的建议呈报给了希特勒!
  据说,当希特勒听到英国人的提案时,他完全处于欣喜若狂的状态,他喊道:“这是我多时以来未听到最好的消息。”他那样高兴,我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多年以来,希特勒一直希望跟英国结盟。
  只是,在高兴了一会之后,希特勒又醒悟到,然则英国根本就没有触及实际的问题,他想要的是但泽,不是什么海外殖民地,而且波兰人也还没有屈服。作为一个大国,德国不能容忍波兰的挑衅行为,希特勒需要的是波兰人向德国低头,这涉及到德国的尊严问题。
  想到此节,希特勒打算拒绝英国的建议。希特勒坚持认为,德国的事情不需要英国来插手,英国如果对德国的事情指手画脚,并袒护波兰人,德国将不惜和英国一战。
  1939年8月11日,离最后开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带着墨索里尼的一封信来拜访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信中向希特勒强调:必须推迟对波兰的任何入侵,波兰事件必须通过会谈解决。
  意大利人的建议,希特勒丝毫也不想理会,他知道波兰人绝对不会屈服,英国人也绝对不会再妥协,捷克事件不可能再重演。
  希特勒催促舒伦堡跟莫洛托夫加强联络,务必签订一份互不侵犯协定。苏联人想必知道德国人很急切,因为斯大林极有可能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了9月1日这个开战日期,所以苏联人有意拖延,这令希特勒分外焦急。
  苏联人坚持必须先签订经济协议,才考虑签订互不侵犯协定!斯大林这次算是吃定了希特勒!
  果然,希特勒不得不接受苏联人提出的要求,因为现在已经是1939年8月19日了。8月20日凌晨两点,德苏经济协定签署。根据这个协定,德国将贷给苏联2亿马克的商品贷款,利息为5厘,这笔贷款将用于购买机床和工业设备。一些军用物资,比如光学仪器和装甲板等,也可供应给苏联,只是数量不会太多而已。苏联将用原料偿还这一贷款。
  20日晚上的时候,希特勒收到了莫斯科发来的电报,当他看到德苏经济协定已经签订,德苏互不侵犯协定也即将签订时,他双拳猛击办公桌,只震得桌子嗡嗡作响,他高兴的喊道:“到手了”。
  从表面上看,希特勒和斯大林是不可能成为盟友的,因为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面,却不停滴往对方身上泼脏水。
  其实,这两人还是很有相似住处的。他们两人,一个佩服彼得大帝,一个把自己当做菲特烈大帝的继承人。两人都喜欢使用暴力,都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的意识形态下行动。布尔什维克与纳粹,都是教条主义者和集权主义者。两人都是现实主义者,必要时,他们都丝毫不受其意识形态的束缚。
  一直以来,希特勒其实还是蛮佩服斯大林的,他私下里将斯大林称为“世界历史上的非凡人物之一”。有一次,希特勒对其手下们说,他与斯大林有许多共同之处,两人都来自下层。当不满元首如此言论的人提醒说斯大林曾经抢过银行,是个罪犯,元首不应将自己与之相提并论。
  对此,希特勒的回答是:“如果斯大林真的抢过银行,他也不是为了填自己的腰包,他是为了党﹑为了运动,你们不能把那看作是抢银行。”
  希特勒甚至根本不把斯大林当做真的***来看,他说:“实际上,斯大林已经与沙皇俄国融为一体,只不过复活了泛斯拉夫主义罢了。对他,布尔什维克主义不外乎是个手段,是用以欺骗日耳曼民族和拉丁民族的一种伪装。”
  细细想来,两个独裁者确实有相似住处,共同的务实主义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一觉醒来,觉得信心百倍,苏联干涉的危险已经不复存在,他要将高级将领们和参谋们集中在一起开个思想统一会。
  将领和参谋们坐在大会议室里,聆听着希特勒的演讲,将领们插不上话,也不想插话,在元首面前,沉默绝对是金。

  会议开始阶段,希特勒阐述为什么他一定要火急火燎地打波兰?他说道:“把你们找来,是将政治局势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样,你们才能看清我赖以做出行动决定的各种因素,同时也是为了增强你们的信心。”
  众人见希特勒难得没有一开始就长篇大论将不知所云的生存空间问题,而是要讲一些与最近的事件有关的解释,就立马来了精神,他们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希特勒继续道:“与波兰的矛盾迟早要爆发,有很多理由可证明最好是立刻就行动。首先,有两个人个人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我可能在任何一个时候被一个罪犯或笨蛋消灭。第二个因素是意大利总理,他若有个长短,意大利是否仍然忠诚于他们与我们的联盟,这是值得怀疑的。......谁也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所以还是现在就打为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