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38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无休止的骂战中,德国和苏联已经成了欧洲两个最大的冤家,英国人一度认为苏联已经成功取代法国,成为了德国政府最讨厌的国家。
  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使德国和苏联几乎刀兵相见,从那以后,德国和苏联的关系彻底破裂。
  好,说到这儿,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苏联和德国将继续对抗下去,直到双方大打出手为止。结果,1939年,意外偏偏就来了,这个时候波兰问题出现了,也许苏联和德国的关系可能会有转机也说不定。
  斯大林无疑决定抓住这个好机会,好好地为苏联谋划一下,看怎样才能为苏联谋得最大利益。斯大林将与德国合作以及与德国对抗的成本和收益问题仔细盘算了一下之后,得出了两种结果。
  第一,苏联跟英国合作,与德国对抗。德国发兵进攻波兰时,苏联派出大军跟德军死掐。等仗打完了,英国人轻飘飘的一句“你们辛苦了”,估计就把苏联给打发了。至于波兰人,估计连谢谢也不会说。如此情况,苏联算是赔钱赚吆喝而已。
  第二,苏联跟德国合作,对波兰开战。德国发兵进攻波兰时,苏联发兵从东面进攻波兰。等仗打完了,苏德两家一起把波兰这块儿大蛋糕给分了。如此情况,苏联不用跟强大的德国干仗,苏联能搞到很大一块儿地皮。
  把这两种情况分析完了,斯大林也就基本上拿定了主意,斯大林这次打算跟希特勒合作,联手干掉波兰。
  话说斯大林想跟希特勒合作,但是他的想法却传不到希特勒那边去!因为苏联和德国之间吵架多年,官方联系早就断了,一般情况下,斯大林的意思无法通过官方渠道传到希特勒的手里去。
  日期:2013-04-29 01:56:03
  这个问题丝毫也难不倒斯大林,官方渠道走不通,那就走国际渠道。斯大林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八次党代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斯大林十分露骨地表达了他想跟希特勒合作的意图。

  斯大林高调宣布道:“苏联绝对不会被西方拖进对德的任何战争中去,我们赞成和平,赞成巩固与所有国家的贸易关系。”
  按照社会主义国家的习惯,领袖讲的话是一定会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的。没有意外,苏联的各大报纸上铺天盖地的登满了斯大林的讲话。
  共产国际的老大斯大林做了这么重要的讲话,欧洲各国的***岂能没有表示。一时间,欧洲各国纷纷出现了印着斯大林讲话的报纸。
  这样的报纸当然会落到德国情报机关手里,德国的情报机关研究了一下,觉得这是斯大林在似乎是在向德国抛出橄榄枝。
  德国的情报机关为了确认一下苏联方面是不是真的想跟德国和解,就通过德国的报纸向莫斯科问了一个问题。德国报纸根据上层的授意,刊登了一些文章,这个文章写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中问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这样问的:不知道苏联领袖斯大林所说的所有国家是否包括德国?这个问题看起来是自问,其实是想要苏联答的。
  德国的报纸自然会落到苏联人手里,苏联人一看,马上感慨德国人的脑子还不错,明白了我们的意图。苏联的报纸当即刊登文章,专门说明斯大林统帅所说的所有国家当然包括德国。
  就这样,聪明的斯大林用报纸完成了与希特勒的沟通,不得不说当领导的,还真是有水平!
  苏联方面主动抛出了橄榄枝,德国这边也不是没有反应。不到一个月,里宾特洛甫的波兰和波罗的海各国问题专家彼得.克莱施特接到了指示,里宾特洛甫要求克莱施特尽最大努力改善与苏联驻柏林大使馆各级人员的私人关系。
  克莱施特是个聪明人,他从上司这个微妙的布置中看出了一点儿猫腻,他认为这是德国外交政策改变的前奏曲。
  几天之后,克莱施特带着复杂的心情,陪同一个东欧经济问题的专家前往苏联大使馆去做客。如此的稀客临门,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用心地接待了他们。
  苏联大使馆的临时代办格奥尔基.阿斯塔霍夫先请他们喝茶,然后两个德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就法国印象派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等到阿斯塔霍夫酝酿的差不多了,他终于开始说正事了。阿斯塔霍夫说,德国和苏联因为意识形态上的一点儿小分歧而打架,这是荒唐可笑的,为何不制定一个共同的政策呢?
  毫无疑问,这位代办头脑灵活,完全不受意识形态问题的左右,他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现实主义者。
  与这位代办相比,克莱施特就没有这么现实了。长期受到反苏宣传蛊惑的克莱施特非常严肃认真地对阿斯塔霍夫说,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成了重要的现实问题。
  德国人的呆板举世闻名,跟德国人讲道理是毫不必要的。阿斯塔霍夫听了克莱施特的话,当即避开他的论调,直接说道:“斯大林统帅和希特勒元首是这个现实的创造者,但是两位领袖从不让自己受现实统治。”
  在阿斯塔霍夫将核心意思透露给了克莱施特后,三人又扯了一些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跟着克莱施特告辞而去。
  离开苏联大使馆时,克莱施特很是沉思了一阵。显然,阿斯塔霍夫是把克林姆林宫的一个信号传递给里宾特洛甫。克莱施特将本次谈话的精神原封不动的传达给了里宾特洛甫,里宾特洛甫却要求克莱施特不要再跟阿斯塔霍夫接触。
  德国方面跟苏联方面小小地接触了一下,就又缩回去了。这让斯大林很是被撩拨了一把,斯大林这个人办事是很有毅力的也很有诚意的,德国人不找苏联人谈,那就让苏联人主动去找德国人嘛!
  1939年4月17日,苏联大使阿列克赛.梅利卡洛夫拜访了里宾特洛甫的主要下属威兹萨克男爵。这是苏台德危机以来,苏联大使首次造访德国外交部。
  当被问及是为何事而来时,这位苏联大使居然说他是来送文件的,这么不着边际的借口梅利卡洛夫都说得出来,难怪他会出来当外交官。
  所谓来了就是客,总不能人家来坐坐,话都不跟人家说两句,就让人家走吧!如此这般,威兹萨克就借着这个机会跟梅利卡洛夫交谈了一番。
  在交谈时,梅利卡洛夫问道:“您对苏德关系有什么看法?”
  威兹萨克回道:“德国历来希望跟俄国建立双方均满意的商业关系?”接着,威兹萨克也向梅利卡洛夫问道:“您对苏德关系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梅利卡洛夫回答道:“苏联没有理由不与德国在正常的基础上共存,从正常这一点出发,关系可能会越变越好。”
  苏联大使的这一番话,绝对是释放出了极为明确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苏联随时欢迎德国与苏联恢复友好邦交的关系。

  当苏联对德国频频放出秋波时,英国方面跟德国的关系闹得更僵了。英国人一边跟苏联人接洽着反对德国的相关事宜,一边继续给波兰打气,让波兰不用怕德国,就跟德国对着干。
  后面为了给波兰更大的鼓舞,英国人干脆答应给罗马尼亚提供援助,让罗马尼亚也跟着反对德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