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17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捷克斯洛伐克的南面是失意的独裁国家——曾经的大国——匈牙利,掌握匈牙利大政的霍尔蒂海军上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匈牙利民族聚居区——喀尔巴阡山脊地区有着浓厚的兴趣。
  上述三国发现,他们在谋求领土扩张的目标上完全一致。如此,这三个国家达成共识,三国共同整治捷克斯洛伐克,使它们得到各自想要的地皮。当然,鉴于德国是三国中最猛的国家,波兰的领导人和匈牙利的领导人希望希特勒出来挑大梁,先跟捷克斯洛伐克周旋一番。
  希特勒很清楚波兰人和匈牙利人拿自己当枪使,不过他无所谓,希特勒想要的就是现今的捷克那块儿地皮,那块儿地皮上有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精华之所在,只要搞到了这块地皮,希特勒就已经很满意。把其它一些无关紧要的地皮让给波兰和匈牙利,拉着这两个国家一起下水,很合算。
  1938年3月底,希特勒公开表示他选定汉莱因为其私人代表,希特勒要求汉莱因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漫天要价,开出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根本不能接受的日耳曼民族自治要求,让苏台德地区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国中之国”这样的自治要求。
  如此不知所云的要求,试问一个主权国家怎么可能会同意。当汉莱因向贝奈斯总统提出苏台德要求高度自治的要求时,贝奈斯总统提醒汉莱因: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这种滑稽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完全拒绝,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
  汉莱因听了贝奈斯总统的回复,立马就去柏林向希特勒报告了贝奈斯总统的回复。贝奈斯总统会如此回复,希特勒丝毫也不觉得意外,希特勒马上指示汉莱因:你带领苏台德的日耳曼人以民族自决的名义要求自治,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同意,必要时你们可以开展一些恐怖主义活动,务必要激起民族矛盾,把捷克斯洛伐克的水搅浑。明白了吗?
  汉莱因点点头,表示他明白。
  汉莱因回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立即带领着自己的手下时不时地用恐怖主义的方式表达日耳曼人自治的诉求,汉莱因等人时不时地袭击一下警察,炸一炸政府的建筑,把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整地不胜其烦。像这么一来二去,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终于被惹怒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派出大票军队到苏台德地区去镇压日耳曼人中的“自治主义”分子。

  汉莱因的手下们和捷军一交上火,那肯定是要死人的。只要一死人,苏台德的日耳曼人立马就借着政府镇压他们的由头,宣称他们这样的少数民族在捷克斯洛伐克受到了虐待,他们据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强烈地要求苏台德地区并入德国,所有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回到日耳曼大家庭中去。
  这出戏的导演希特勒一看火候差不多了,他急忙站出来谴责捷克斯洛伐克是个流氓国家,用恐怖手段对付日耳曼平民,希特勒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尊重日耳曼民族的要求,把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希特勒强调要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同意德国的要求,德国就要用军事手段让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范。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一看情况就心中了然,他知道这必然是希特勒耍的花样。对于希特勒的武力威胁,贝奈斯总统一点儿也没有放在心上。贝奈斯总统自恃有法国和苏俄给自己撑腰,他的胆气十足。贝奈斯强硬地向希特勒表示:我管教我自己家里的人,关你屁事,一边儿呆着去。
  希特勒见贝奈斯是属螃蟹的,相当横!他就决定用武力教训一下不听话的捷克斯洛伐克人。
  1938年4月21日,希特勒与凯特尔将军进行了一次会晤。在本次会晤中,希特勒与凯特尔将军就一个名叫“绿色行动”的计划展开了讨论。这个“绿色行动”计划主旨是希特勒打算让德国军队在1938年10月1日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借口嘛!就是拯救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残酷压迫下的苏台德日耳曼人。

  这次会晤结束后,希特勒要求凯特尔将军将这个计划拿到德国国防军参谋本部那里去讨论,而他本人则去国际上寻求一些必要的支持。
  所谓国际上的支持,说白了就是这句话:要搞地皮,外交先行!
  当时在欧洲,捷克斯洛伐克跟法国和苏联是盟友,英国的态度不明朗,唯有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国。
  把欧洲的局势一看,希特勒第一个试探的自然会是他的好伙伴墨索里尼。前面希特勒在吞并奥地利的时候,墨索里尼并未提出反对意见。这一次,希特勒还是要先跟墨索里尼通个气,看墨索里尼是否支持自己的行动。
  1938年5月2日,希特勒带着500名德国各部门的官员以及记者乘火车来到罗马,对意大利展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访问。
  此次访问中,当希特勒询问墨索里尼如果德国要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墨索里尼持何等态度时。“面条国”的独裁者回答道:“这个小小的国家对我无关紧要,我的注意力在别处。”
  得到了墨索里尼的保证,希特勒好似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稍稍有了一些底气。等到他确定意大利这边没有了问题,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试探英法和苏联的态度上。
  希特勒命令德国的外交人员和情报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将英法和苏联领导人对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冲突的态度搞到手,送到柏林来给他研究。
  在德国情报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希特勒的面前呈现了一封信,一封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写给他妹妹的信。在张伯伦写的这封信里,张伯伦对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争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封信的具体内容是:“目前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你只要看看地图就知道,德国人若是有意要蹂躏捷克斯洛伐克,不管我们或法国作何努力,都不太可能解救它......,我们不打算帮助捷克斯洛伐克——它只会成为导致与德国开战的借口。这我们是不会干的,除非我们有在适当的时间内将它(德国)打得跪地求饶的前景。但是,我看不出由此前景。所以,我已放弃了向捷克斯洛伐克作出保证的想法,也不想向法国就其对捷克斯洛伐克所承担的义务一事作出保证。”

  从英国首相跟他妹妹说的体己话中,希特勒看出了张伯伦的态度,那是不管捷克斯洛伐克死活的一种态度。

  德国的观察家们把张伯伦的话仔细地咀嚼了一番之后,他们告知希特勒——法国人不会在没有英国支持的情况下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这些观察家们对希特勒提供的理论依据是莱茵兰地区的例子。评论家们说莱茵兰隔法国这么近,德军进入莱茵兰的时候法国人连一个屁都没放。现在捷克斯洛伐克隔他们法国十万八千里远,法国应当不会付出实际行动去解救捷克斯洛伐克。
  当然,评论家们告知希特勒,他们说的话全部是臆测,准与不准不能打包票,一切只看元首的定夺。
  我不得不说,在没有互联网和百度的年代,德国的评论家们说的很对,很在理。法国人的确不敢轻易招惹德国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