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
第10节

作者: 修武兴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党卫队升级成党卫军之后,希姆莱打算成立一支专门用于野战的精锐部队来为党卫军做广告,顺便往自己脸上贴金,希姆莱想要成立的野战部队就是后来大大有名的武装党卫军。
  既然希姆莱想要建立野战部队,那他自然就要招兵买马。一般来说,士兵是不难找的,只要希姆莱跑到大街上喊上一嗓子:元首的部队招人了!保准儿有无数的德国青年跑来报名。只是,有些麻烦的是,军官却到哪里去找呢?

  要知道那个时候,德国的军官大部分被国防军捏在手里,希姆莱想找军官,就不得不跑到国防军那里去挖墙脚。
  于是乎希姆莱就去找国防军司令弗里奇帮忙,希姆莱好言好语地跟弗里奇扯了半天,希望弗里奇能够支援点人手给自己。
  非常有意思的是,那个时候国防军也在扩充,同样不缺兵,只差军官而已,如此情况,军官自然就成了稀缺资源,弗里奇司令当然会把自己的军官管的死死的,不让希姆莱挖半个走。
  另外弗里奇除了觉得希姆莱挖国防军的墙角不太合适之外,还觉得希姆莱那小子不地道。弗里奇觉得希姆莱整出个武装党卫军纯粹是在跟国防军抢生意,弗里奇觉得打仗这种事就该正规的国防军来干。弗里奇认为像希姆莱这等原来在第二帝国时期仅仅当过小兵的人,居然还想指挥一支野战军打仗,这简直是开玩笑。
  在这样的背景下,弗里奇不仅不提供军官给希姆莱,还坚决反对希姆莱成立武装党卫军。自然,没有意外,弗里奇把希姆莱给得罪了,希姆莱恨弗里奇恨得牙痒痒。从那以后,希姆莱一直在搞弗里奇的负面材料,并经常在希特勒面前打弗里奇的小报告。只不过,那个时候,希特勒还不讨厌弗里奇,希姆莱也就没把弗里奇搞垮。

  现在,希特勒对弗里奇很不满意,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讨厌,那希姆莱怎会不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给弗里奇上点儿眼药呢。
  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盖世太保们的努力挖掘下,希姆莱终于搞到了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的负面材料,希姆莱拿到了材料后立马就把它们放在了希特勒面前。
  1938年1月,希特勒面前放着两份关于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的小报告,小报告里面的内容显示布隆贝格和弗里奇存在着严重的作风问题:
  有证据显示布隆贝格将军年轻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布隆贝格将军的前任秘书爱娃.格林曾经是一个注册**。

  这是个什么情况,这说明布隆贝格将军口味很重,布隆贝格用一个**当秘书,这个秘书当着当着就当成了布隆贝格的老婆。像这种狗血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国家里多的是。只不过,那个时候,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严重作风问题。
  要说布隆贝格娶**当老婆就已经算重口味,但弗里奇的口味显然还要重,弗里奇他居然是个同性恋。
  希特勒看着自己手里的资料,心中暗道:这些老家伙平时道貌岸然,一口一个礼义廉耻,没料想口味比老子还重,真是人不可貌相。好了,这次你们不完蛋,我希特勒跟你们一姓。
  1938年2月4日,在希特勒手里搞到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的材料以后,希特勒立即以作风问题为借口把不听话的布隆贝格和弗里奇给辞了。虽然事后证明弗里奇搞同性恋纯属虚构,但是那又怎样,敢不听领导的话,下场就是下课走人,永不叙用。
  布隆贝格和弗里奇下课走人的同时,希特勒宣布了新的军队人事安排:

  1,任命听话的瓦尔特.冯.布劳希奇为国防军陆军司令;
  2,提升赫尔曼.戈林为陆军元帅;
  3,国防部长的职位由希特勒亲自掌握,希特勒成立了新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来替代旧的国防部,希特勒自任最高统帅,直接指挥国家的军队。当然鉴于希特勒平时政务繁忙,有时候,最高统帅部的工作也会交给一个名叫凯特尔的马屁精军官来负责。
  另外,插一句,由于对老派外交家诺伊拉特不很满意,趁着这次高层大换血,希特勒让里宾特洛甫接掌了外交部长之位。新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简直就是希特勒的传声筒而已,里宾特洛甫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揣摩希特勒的心思,基本上希特勒心里想着德国的外交工作该如何进行,里宾特洛甫就是怎么干的。

  我们把这个情况一看,就知道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无论古代现代,国内还是国外,人呐,除了有才能傍身之外,还是适当地学会拍马屁才好,我这么说啥意思呢,这个你懂的!
  好,经过一番不算复杂的操作,军队就此被希特勒摆平了,希特勒初步确定,只要他命令一下,军队定然会毫不犹豫地执行自己的命令。
  如此,在确定军队已经成为自己的坚强后盾之后,希特勒把他目光再次盯在了自己的老家——奥地利上。希特勒心想:奥地利,你死定了!
  日期:2013-03-31 08:06:14
  同样的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搞地皮,外交第一。
  “面条国”意大利那边希特勒确定没有问题,美国目前“孤立主义”盛行,对欧洲事务毫不关心,同样也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看看英法的态度而已。
  英法的态度大家绝对不陌生,英法的态度就是大大有名的“绥靖政策”。
  只要一提到英法政府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绥靖”态度,不少人就猛批英法的政治家,那意思就是英法的政治家们统统都是学龄前儿童,政治课绝对不及格就出来搞政治,完全是胡闹!
  其实,回过头来看看,法国人的政治智慧咱就不说了,法国人虽然一直是个跑龙套的,但法国人的政治智慧还算及格,要不然法国怎会成为世界老二,只是英国人的智慧可不是盖的。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英国的战略杰作:
  1,1902年《英日同盟》签订,把俄国吃的死死的;
  2, 1914年划定“麦克马洪线”,到现在印度阿三都还跟咱不对付;
  3, 1947年“印巴分治”,把个印度和巴基斯坦闹得不得安宁。
  英国的政治家们搞政治绝对是世界级的,要不然英国怎会称霸世界呢!只不过,等到希特勒出山搞政治,英国的政治家们就集体跳水了,他们都被希特勒给涮了,希特勒能涮英国的政治家,是因为希特勒搞政治是宇宙级的。
  我说过希特勒绝对精通心理学和国际政治学,希特勒把英国人——上至政治家,下至选民——都算得死死的,希特勒分寸拿捏的极好,每次都能牵着英国人的鼻子走。
  我有时不得不佩服希特勒的说谎神功,要知道一般的德国政治家要是说了谎,他们会难受好几个月。但希特勒不同,希特勒说谎的技术已经到了最高境界,当希特勒说谎时,他主观上完全以为自己在说实话,所以他的表情和动作都是很到位的,这很能迷惑他人。

  我说这个的目的是,当时的欧洲,在政治上能跟希特勒掰手腕儿的只有斯大林。
  另外,我想说,特定的事件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分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