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德意志与西班牙的庞大帝国——哈布斯堡史话》
第35节

作者: 大军冯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6 11:12:06
  且说皇帝马克希密利安一世,尽管家中有事,但在他的安排下,已妥善处理,并且,他统治帝国日渐得心应手,在操纵反法同盟方面,也都在按他的想法进行,瑞士联邦此时成为对付法国的急先锋。
  法国国王路易十二被瑞士军队夺去米兰公国之后,并不甘心,于1513年又一次入侵意大利半岛,一举占领了米兰公国首府,这次入侵的法军约一万两千人,他们占领米兰城之后,立即进攻附近由瑞士军队把守的诺瓦拉要塞。
  此时,又一支五千人的瑞士军队前来增援,要塞内外的瑞士兵汇合,于6月6日早上,向法国军队发起攻击。
  法军用大炮猛烈轰击蜂拥而来的瑞士长矛兵,瑞士长矛兵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法军的炮火给瑞士军队造成很大伤亡,换做其他军队,早就崩溃了,但是,瑞士军队却极顽强,他们不顾一切地端着长矛,喊杀着,在炮火中向前猛跑,推进速度极快,很快就冲入法军阵地,勇不可挡,挡者披靡。

  不怕死的瑞士兵挺着超长枪 连续三个重型方队杀入法军阵中,几乎没有军队能挺得住如此强悍的攻击,法国军队的步兵、骑兵和炮兵被完爆,四散溃逃,瑞士军队大获全胜。溃退的法军翻越阿尔卑斯山,一路逃回法国南部。经此一战,路易十二最终退出了意大利半岛的争夺,此战也是瑞士长矛兵的最后辉煌。
  瑞士联邦再夺米兰公国,他们扶立以前的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之子、与皇帝同名的马克希密利安·斯福尔扎为米兰公爵,米兰公国成为瑞士联邦的盟邦,米兰公国与瑞士联邦,成为皇帝马克希密利安一世在意大利半岛的桥头堡。
  瑞士军队击败法国,与此同时,在皇帝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的安排下,反法同盟的另一股力量,英国的强悍国王亨利八世,率领两万八千庞大的英国军队,从大陆的英属加来出发,也向法国发起了攻击。亨利八世是英国都铎朝开国君主亨利七世的次子,他长兄阿瑟去世,他因而成为王储,并在1509年继位为英国国王,还娶了寡嫂凯瑟琳,即“疯女”胡安娜的妹妹。
  作为反法同盟的又一主力,亨利八世率领英军肆虐于法国本土,路易十二急忙派出一万五千人的法军前往阻击,双方力量相差甚大,英军轻松击败法军,俘获了大批法军,随后,趁势拿下了法国北部的泰鲁阿讷城。
  9月,配合英国军队的攻势,作为英国的盟邦,在意大利的瑞士军队也攻入了法国本土,围攻法国布格涅首府第戎。第戎原为布格涅公国的首府,布格涅公爵大胆查理被杀后,法国吞并了布格涅公国的一部分,第戎遂成为法国布格涅的首府。
  此时的法国,四面楚歌,形势危急,如果法国不能阻挡瑞士联邦军队和英国军队的入侵的话,那么反法同盟的其他国家就会趁势接连入侵,引起入侵法国的连锁效应,对于法国来说,到那时,局面不堪设想。面对敌人的侵略,第戎军民奋起抵抗,攻城并非瑞士军队所擅长,瑞士军队久攻不下,被拖在了第戎,进退两难。之后,路易十二派出的法国援军赶到,与第戎军民夹攻瑞士军队。在民族危亡之际,法国军民同仇敌忾,迸发出了惊人的勇气,他们奋勇作战,一举击败来犯的侵略军,围攻第戎的瑞士军队战败投降,第戎围解。

  入侵的瑞士军队归降法国,使得反法同盟其他国家大失所望,第戎的解围,拯救了法国,形势顿时为之一变,见法国仍有强大实力,反法同盟各国纷纷与法国讲和,年底时,先是教皇国与西班牙与法国讲和,之后,1514年3月,帝国见法国仍然强大,也只得与法国讲和,最后,这一年7月,在法国境内作战一年多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独力难支,也不得不与法国讲和,并且从法国撤兵。
  法国转危为安,之后一年多,欧洲各国相安无事。
  战后,人们为纪念击败瑞士军队对第戎的围攻,专门修建了雕塑,雕塑保存至今。现在的法国第戎,保留了许多旧时布格涅王公贵族的豪华宫殿和遗迹,以古堡著称于法国,同时,第戎也是法国知名的酒乡,并且,不只拥有举世闻名的葡萄酒,更加引人入胜的是佳肴美食的吸引力,因此热爱美酒美食之旅的人,纷纷趋之若鹜。在历经了许多战乱、重整、以及不断发展之后,第戎古城愈加风采迷人,其优雅的建筑、美酒佳肴、以及绘画美术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第戎当地的人文环境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生活艺术氛围。

  从当时的形势看,马克希密利安一世对付法国,总的来说占了上风,反法联军不但把法军从意大利半岛逐出,还入侵了法国本土,至1514年年底,帝国的势力控制了意大利半岛的北部,看形势,在意大利半岛,已经没有人能阻止帝国的占领了,多年来帝国企图统治意大利半岛的理想,实现就在眼前。
  不过,正当形势按照老谋深算的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的打算逐步发展的时候,一个新的劲敌出现了,这个劲敌的出现,把本来大好的局面完全改变。1515年,法国经历了又一次的瓦卢瓦家族内部的王位更替,年轻气盛的昂古莱姆公爵弗朗索瓦继承王位,是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瓦卢瓦朝仍在延续,而法国王位从奥尔良系又转到昂古莱姆系,弗朗索瓦一世,哈布斯堡的新的劲敌,比老王路易十二的威胁大得多,他的出现,打破了皇帝的如意算盘。

  弗朗索瓦是老王路易十二的堂侄,在他即位之前,抢夺了帝国皇孙查理的未婚妻、老王路易十二的女儿、布列塔尼女公爵克洛德,遂成为路易十二的女婿,如此也确保了布列塔尼可以留在法国而不是被哈布斯堡吞并,这已是法国贵族为了保住布列塔尼而再次抢夺哈布斯堡家的未婚妻,马克希密利安一世与查理祖孙两人都与法国有夺妻之恨。
  弗朗索瓦一世即位,这位血气方刚、身材高大的青年,生性好战,他继承堂兄查理八世、堂伯路易十二的政策,继续在意大利半岛进行争夺。这一年的8月,弗朗索瓦一世率领三万庞大法军及七十门大炮入侵意大利半岛,再次争夺米兰公国,米兰公国的竞争对手威尼斯共和国助战法国,而米兰公国则联合其盟邦瑞士联邦进行抵抗。
  德意志雇佣兵部队此时分裂为二,一部分是由皇帝的亲信部将弗伦茨贝格统帅的主力,一直是马克希密利安一世的嫡系部队,另一部分则是违抗皇帝命令留在法军之中的黑色军团,此次出征意大利半岛的法军中就包括了德意志雇佣兵的黑色军团。
  法军中的德意志雇佣兵由法国的盖尔德斯公爵查理统领,在此次对意大利半岛的进军中,具体由盖尔德斯公爵查理的外甥、出身洛林家族的年轻贵族克洛德·德·洛林指挥。
  考虑到瑞士联邦军队的强悍战斗力,弗朗索瓦一世对瑞士军队进行了贿赂,想与其单方面媾和,如果能拆散瑞士联邦与米兰公国的同盟,只剩下米兰公国,那就好收拾了。法国是欧洲大国,人口、面积都远超其它国家,实力强大,因此,弗朗索瓦一世财力雄厚,有足够的贿赂敌军的金钱。驻米兰公国的两到三万瑞士军队,其中以伯尔尼州为首的西部各州部队,他们的各州与法国关系不错,他们约一万多人接受了贿赂,向瑞士撤军,另一部分,以苏黎世州为首的东部各州部队,约一万五千人,则留在米兰城及其周围,仍然效忠于反法同盟。法国军队与瑞士军队的一战,终难避免。

  反法同盟中的西班牙,派出一万多军队赶来支援,在米兰附近被一万两千多威尼斯军队挡住。
  9月,法国军队与瑞士军队在米兰附近的马里尼亚诺村相遇,瑞士军队抢先发起突然进攻,马里尼亚诺会战爆发。虽然战场纵横交错的水田沟渠给瑞士军队造成了障碍,但是,克洛德指挥的德意志雇佣兵黑色军团还是抵挡不住瑞士军队的猛攻,多亏弗朗索瓦一世临危不乱,率领法国重骑兵挡住了瑞士军队的突袭,两军一直激战到深夜,双方士兵就睡在战场上。次日凌晨,瑞士军队再次抢先对法国军队发起凌厉的攻势。面对瑞士长矛兵的进攻,法军用大炮猛烈轰击,给瑞士军队造成较大伤亡。尽管如此,瑞士军队仍以较快速度推进,克洛德率领德意志雇佣兵奋力作战,挡住了瑞士军队的进攻,在战斗中,克洛德中弹负伤。

  战至下午,赶来增援法军的大批威尼斯军队出现在瑞士军队身后,瑞士军队渐渐不支,开始撤退。四百多苏黎世长矛兵掩护主力撤退,全部战死。在这次会战中,瑞士军队总共伤亡六千人左右,被俘五千人,而法军则伤亡五千人。马里尼亚诺会战,法军最终获胜。此战把瑞士军队的荣誉全部摧毁了,从此以后瑞士长矛兵排山倒海般的突击不复存在,瑞士联邦成为法国的盟邦,直到法国大革命。马里尼亚诺战役遭受的挫败,终结了瑞士历史上的英勇时代,此战之后,瑞士宣布永远中立,彻底放弃武力扩张,其中立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法军趁势占领米兰公国,囚禁了米兰公爵马克希密利安·斯福尔扎。马克希密利安·斯福尔扎为了获得自由,在1516年以三万杜卡特金币的代价,把米兰公国卖给了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弗朗索瓦一世因为在此战中身先士卒、勇猛无畏,获得“骑士王”的美称。
  在此战中,表现突出的年轻贵族克洛德·德·洛林深得勇猛善战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赞赏,后来,他被封为第一代吉斯公爵,在他的经营下,吉斯家族渐渐成为法国最强大的家族,直至可与国王分庭抗礼,而克洛德那高大丰满的女儿玛丽·吉斯艳名远播,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和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等欧洲的王公贵族等争相求婚,因为亨利八世不断离婚再娶,玛丽·吉斯考虑再三,最终嫁给了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婚后生下著名的苏格兰玛丽,苏格兰玛丽的儿子詹姆斯一世开创了英国的斯图亚特朝,其后代则开创了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