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第47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1 22:20:00
  回到净慈寺,来到董翰良的房间。陈子阳松了口气,叼上一根烟道:“墩子那边吩咐好了。这铜钟你准备怎么查呢?”
  董翰良正拨弄着手里陈子阳给他的那段绞绳,说到:“还是老本行!”
  “狗?”
  “哈哈,是啊,你说咱俩除了狗还会什么呢?难不成还真把自己当福尔摩斯了?”
  “福尔摩斯是谁?”陈子阳问到。
  “难得也有你陈子阳不晓得的东西啊?福尔摩斯是英吉利的一部推理小说里的大侦探,在整个欧罗巴都流行几十年了。无数人为之痴迷,甚至到小说中描写的地方贝克街去寻找是否真的有福尔摩斯这个人,可是这本书的作者柯南道尔却是个医生。我当年在德国留学时,教官甚至要求我们撰写研究这本书中所写案列的论文,几乎把这小说当成警校教科书了。”
  “有这么厉害?”
  “当然,不过我们破案可只能靠狗喽。”
  看到董翰良说话时始终在把玩着那段绞绳,陈子阳恍然大悟:“啊,我明白了。翰良兄你是准备用这段绞绳为味源,靠狗来追踪。我怎么开始时没想到呢?”
  “我开始时也没想到,只是刚才你临走前递给我这段绞绳,我拿过来在房间里把玩时,闻到了很浓的铜锈和牛皮味儿,所以才突然想到这点。这绞绳挂铜钟少说也有几百年了,说不定从有这口钟开始就用的是这个,铜钟上、钟钮上一定有这绞绳的气味,而这绞绳上也有铜钟的味道。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现在就好比碎尸案里,让狗嗅着一个人脑袋的气味,去寻找追踪剩余肢体的下落。”
  “这思路有门儿。不过你们警校现在有能堪此任的追踪犬吗?”

  “没有现成的。”
  “这话怎么讲?难道有可以立刻驯成的吗?”
  “你也知道,警校现在没有自己的犬场,更不用说堪用的追踪犬了。但杭州附近却有几乎不用训练,就可以直接拿来当作追踪犬使用的狗,只是找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哈哈,翰良兄,你这么一说,我便知你意了。此犬我亦素有耳闻,《子阴.相犬十三篇》中曾有一诗单道这临安昌化的特产,其中提到了昌化犬——‘临安山水西杭州,茶叶笋干核桃肉,世人皆求鸡血石,孰知昌化犬神搜’,但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
  “正是。这种昌化犬产量极其稀少,常言道‘九犬出一獒’,说的是真正原生态藏獒的彪悍与稀少,但是藏獒的这个概率与昌化犬比起来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哦?此话怎讲?”
  各位看官,常言道:“要讲昌化犬,先说鸡血石”。浙江昌化在世人眼中最出名最珍贵的是一种石头,因其颜色红艳如鸡血欲滴,故而得名鸡血石。全国其实有两个地方出产,一是浙江临安昌化,二是内蒙古赤峰巴林,前者叫“昌化鸡血石”,后者叫“巴林鸡血石”,各有妙处。之所以能呈现红色,是因为这种石头里含有朱砂。
  朱砂想必是看官们非常熟悉的,由于其最早是在湖南辰州(今沅陵)被发现的,所以又叫辰砂。古代皇帝们用朱砂调配成的红墨汁批奏折,称作“朱批”。
  自从炼丹术的兴起,朱砂便被人们广泛应用,但开始时人们认为其是无毒的,以为既可炼长生不老之丹,又可入药治病。所以古代许多皇帝都因过度服用含朱砂的丹药,非但没能长命百岁,反而一命呜呼。后来在明朝天启年间,由缪希雍所著的《本草经疏》中终于明确指出:“(辰砂)若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
  而于风水一道,朱砂却是经久不衰的必备品,因其性极阳,具有化煞、辟邪、镇惊等作用。比如旧时的很多宅院都会有“影壁墙”,当宅院不太平时,风水师往往会让主人将整堵影壁墙遍涂朱砂。至于用朱砂制作一些饰品、把件等来随身佩戴的情况就更多了。
  朱砂本来是没有任何气味的,而鸡血石中所含的朱砂就更是闻不出来丝毫特别之处了,但是在昌化当地却有一种狗能嗅出朱砂气味,从而帮助以开采鸡血石为生的石农们找到矿脉。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巡视到了临安的西天目山,在山下的禅源寺游玩一番后,龙心大悦,便赏赐御笔木刻石刻《心经》于寺内。禅源寺住持为谢隆恩,便欲寻一块极品鸡血石进贡给皇上,虽然昌化鸡血石自宋元就已经开采,但古代的社会上也就只有文人雅士和官宦才会有需要来把玩或治印,并非如现今这般举国皆求,所以那时的矿洞很少,包括福建田黄石也是一样。住持雇佣石农挖了一年多都没能找到满意的石料,不是成色不行就是尺寸不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