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沙,心无物,佛魔两竟成。十年寻遗墓--魔陀袈裟》
第13节

作者: 雪山肥胡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师兄点头道:“没注意啊,不过厢房里的窗户是正常的。”他在窗户面前点了跟火柴,一边观察火焰在窗户上的倒影一边说:“这些窗户玻璃后面的木板和玻璃是贴着的,不像是可以拆卸的。”
  日期:2014-09-10 20:43:00
  “窗户不透光,证明他们屋子里根本用不着光,看来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一贯的生活方式。”我皱着眉头说:“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说他们昼伏夜出的会不会就是怕光啊?不会是盗墓盗多了沾了尸气吧?”
  我们边聊边绕到屋前,大师兄推了推门,门是从里面反锁着的。

  “没听说沾了尸气就怕光的,要不然像我这样被粽子咬过的不是要在太阳下化掉?除非就是僵尸!”大师兄一边从门缝里瞄里面的情况,一边回答我说:“这样,我们先敲敲门,看看里面有没有人,如果有人开门的话,我们就说借点热水泡茶,然后想办法进去,如果里面没人的话,我们就从后门进去,我刚才看了,后门是铜门锁锁着的,我应该能开。”
  我点点头,大师兄示意我往后站,提高警觉,他敲了敲门,朝里面喊:“有人吗,我们是迷路的旅客,想向贵家讨碗水喝。”我们等了一会儿,里面没有一点动静,大师兄诧异的看了看我,我给了一个再敲一遍试试的眼神。
  “有人吗?我们是迷路的旅客,车子抛锚了,想向贵家讨碗水喝。”大师兄抬高声音说,敲门也敲的更响了,即使是睡觉的,也该被我们敲醒了,但等了许久,屋子里还是没人应答。
  日期:2014-09-10 20:50:00
  “真没人?”我疑虑的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里面的人能到哪里去?难不成串门子去了。”

  大师兄拍了拍脑门,说:“邪了个奶奶的,我们进去探探。”他带我绕到屋后,屋后有扇后门,是用老式的铜锁锁上的,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老式的袖珍笔记本,笔记本上有两页别着回形针,他抽出回形针,撸直以后朝屋内叫到:“你们门没关好,我们自己进来了啊,就讨碗水喝!”
  说着他麻利的用回形针把门锁打开了,我看他开锁的手法那么娴熟,不禁感叹道:“大师兄就是大师兄,一手银针探穴,一手鸳鸯解锁,不止进死人的房子如探囊取物一般,即便是活人的房子,也来去自如。”
  大师兄瞪了我一眼,说:“你没听过鸡鸣狗盗的故事吗,再不入流的技艺,在关键时刻说不定就是保命的本钱。”
  我们缓缓推开门,一股凉风夺门而出,吹开了我一脸的绒须。大师兄脸色骤变,惊到:“好重的阴气,这幢他妈像是阴宅啊!”
  我深以为是的点点头,说要不要回去拿家伙防身?大师兄想了想,说还是先进去看看吧,万一被发现了也不至于撕破脸,带着家伙进人家屋里,就百口莫辩了。
  日期:2014-09-10 21:02:00
  大师兄猫着腰小心翼翼的跨进门,我在后面紧跟着,我两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好让眼睛适应屋子里阴暗的光线,我摸出手机把屏幕调亮,照了照四周,发现我们现在所处的房间是个灶间,灶间不大,而且一大半空间都用来堆柴火,另半边是个老式的泥质灶台,夹在中间的过道只剩羊肠似的一条,经过的时候我发现灶台上放着一盏没盖盖子的大锅,我往锅子底一照,发现里面有几个煮熟的番薯,上面放着一碗红烧肉,但都是凉透的。大师兄用两根手指夹起一小块肉放进嘴里吮了吮,说了句让我啼笑皆非的话:“还好不是人肉。”

  我反问他说你知道人肉什么味道?他摇摇头,说:“人肉什么味道我不知道,但猪肉什么味道我一尝就知道,这是碗童叟无欺的猪肉,就是味道太淡了。”
  我耸耸肩,刚想往前继续走,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师兄见我不走,问:“怎么了,看着这碗猪肉发呆,饿的话就吃吧,我试过了,应该没问题的。”

  “刚才一路过来的时候你见到有猪圈吗?”我皱着眉头问道。
  “好像没有诶,怎么了,这个村子虽然偏远,却不一定是与世隔绝的,就算没有养猪,总能出去买吧。”
  日期:2014-09-10 21:54:00
  第八章  诡村的秘密
  我不置可否的笑笑,跟着他继续往里面走,再穿过一个门框就应该到正厅了,不过在穿过门框之前,大师兄对灶间角落里一个放着瓶瓶罐罐的架子产生了兴趣,我本以为那架子是个普通的碗厨,还没注意。走近一看,才发现架子上放着的大多是罐装的陶器,形状大小不一,大的有电饭煲内胆那么大,小的只有图章大小,大多呈圆柱形,在架子上陈列整齐。
  一看到这些罐子,我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干我们这行的,陶器接触的非常多,各个年代、各个地域的陶器就算没摸过也大多见过,当然接触最多的是陶制茶具、餐具和工艺品,年代久远的有三星堆的佛头,年代近的有清紫砂,基本上但凡看到一件,就能大约说出它的年代和作用,比如眼前这些架子上的大大小小的做工粗糙的圆柱形陶罐,就是比较常见的用来养虫子的器皿。
  大师兄端起一个小的陶罐头,朝里望了望,说了句‘空的’,然后转头看向我,神情有些担优。我用手机把架子上的罐头都照了一遍,架子上的罐头都是空的。我皱着眉头说:“这么多养虫的罐头,尺寸那么齐全,这家不会是养蛊的吧?怪不得窗都遮得严严实实。”
  日期:2014-09-10 22:03:00
  大师兄铁青着脸点头说有可能,我看了他一眼,想起刚才他吃了块锅子里的肉,忙让他吐出来。对于“蛊”这个词,许多人都不会陌生,不过大部分人对蛊术的了解非常浅薄,相信确有其事的,能说出一大套理论,什么天蛊地蛊金蚕蛊,把几种虫子融合成一种,杀人于无形,而不信的人,以为蛊只是一种迷信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作料,根本不当真,只有真正从历史渊源、发展中窥探过蛊术真正面目的人,才知道蛊术可怕之处。

  一如许多书籍中的记载,蛊术诞于苗疆,具体是何人发明已经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蛊术是一门生物学科学技术,而非迷信或者巫术。蛊术的原理说简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动物(大部分是虫类和冷血动物)的身体培育能致人死亡的寄生虫,比如说大家听到的比较多的金蟾蛊,其史料经现代医学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它的原理是用癞蛤蟆的身体养育一种叫班氏吴策线虫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对蛤蟆有影响,会导致它长成畸形,比如多长条腿,或者体表颜色变成黄色等,但不会要它的命,班氏吴策线虫在蛤蟆体内发育,成虫后能感染人,人一旦它被感染上,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宿主死亡。

  日期:2014-09-10 22:13:00
  虽然原理称不上有多深奥,但其中奥妙却极其精深。什么蛊对应什么动物,怎样去养,怎样防范养蛊者自己被传染,这都有很深的玄奥,以至于现代一些生物学家还有深入云贵高原,重金寻蛊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