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沙,心无物,佛魔两竟成。十年寻遗墓--魔陀袈裟》
第4节

作者: 雪山肥胡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天垂怜,事实真如我所料,我们刚到纂江,发掘现场就传出消息,说是找到了几处窑洞,有些胆子大的已经进去看过,发现许多的金银器皿,甚至还有古代大炮。当地政府已经调来警察,将整个发掘现场进行保护性封锁。
  日期:2014-09-07 11:46:00
  我的导师一听说挖出了窑洞,里面还有许多金银器皿,想必八成是传说中的‘石达开宝藏’了,急的额头上青筋都冒出来,生怕被那群不开眼的土夫子顺手捞走了好东西,车子一到发掘现场,他就红着眼睛直奔窑洞。
  而我得到这个消息后,却难掩兴奋之情。发掘了那么多的墓葬遗址,我太清楚那帮土夫子了。土夫子是我们对帮忙发掘遗址的一帮社会劳务人员的称呼,大部分考古项目涉及范围都极广,不可能都凭几个专家研究生用刷子去刷,大多都要借助‘土夫子’这种社会力量去挖掘。政府对文物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地下埋的东西按照法律一律属于国家,就是我们也不能带走一个铜板,况且大多数教授导师对文物流失都是深恶痛绝的,我们也没胆子去藏东西,一旦被发现是要开除的。

  但土夫子不一样,他们会偷,偷出来的东西常常会送一些或者低价卖给我们这些名义上是指导发掘,实际是监督发掘的研究员,当然这种事是不能让教授知道的。只要收过东西的研究员,对他们顺手牵羊的行为通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是自家的财产,拿了人家的好处就不能断人家的财路。这是潜规则的真谛。
  我的导师进了窑洞后,我并没有马上跟进去。既然警察已经封锁了这里,那么里面的东西我就铁定得不到了。而我能得到的,八成已经被带出来了,不是说已经有土夫子进去过了么?我就不信他里面转了一圈饱饱眼福就出来了,干这行的没个心灵手巧,干到死都是个‘穷’字!
  日期:2014-09-07 11:48:00
  我眼睛在人群里滴溜溜的转了一圈,倒是被我找到个熟人。
  刘今生穿着一套过时多年的,已经洗的泛白的迷彩服,头上顶着个印着国家电网标志的安全帽,坐在一处挖掘坑的坑牙子上,一双无神的眼睛木讷的瞪着我,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刘今生是土夫子的包工头,手下人不管捞到什么好东西,都要交给他,因为销售渠道在他手里,手下人想卖也卖不出价钱。我跟他打交道不算多,但也不少。他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很会钻营,依着你的喜好送东西,他既然看见了我,就绝对没有不来进贡的道理。

  我微笑着向他点点头,他也向我露出一个谄媚的笑容,他的笑容里透着丰收的喜悦,我想在警察来之前,他们一定从窑洞里顺走了不少宝贝,他才能笑的那样底气十足。我心里一阵舒畅,晚上一定有所收获了。
  果不其然,晚上将近11点钟的时候,他给我发了条短信:新江宾馆,208,钥匙在总台,东西在老地方。
  看到这条短信,我会心一笑。立马穿上衣服,打的到新江宾馆,总台上取到钥匙后,火急火燎的冲到2楼,208、208,我的心情有些激动,脑海里重复着房间号,走过整条走廊后,终于找到了那个房间。我用钥匙打开门,房间里黑漆漆的。

  日期:2014-09-07 11:54:00
  把门关好后,我摸索着走到床边,然后静静的坐了一会儿,我没开灯,黑暗的喜悦应该在黑暗中品尝。我把床弄乱,免得惹打扫卫生的人怀疑,然后轻手轻脚的走进卫生间,我知道东西就在抽水马桶的水箱里。
  我打开灯,怀着忐忑的心情轻轻的把马桶水箱盖移开,会是什么呢?刘今生知道我喜欢玉石一类的东西,会不会是玉佩?兵符?价值越大的文物越是不好出手,古玉、玉符在他们手里只能论斤卖,拿来做人情却是最好不过。我挽起袖子把手伸进水箱,在水箱底部摸到一个塑料袋,我把塑料袋拿出来打开,里面是一个用保险膜缠紧的东西,暗红色,入手轻。
  把马桶水箱盖盖回去后,我把东西放在洗漱池的龙头下冲了冲,擦干,然后撕掉外面的保鲜膜,出乎意料的,里面是件二十五品袈裟,丝质面料极薄极软,厚不盈毫,以金丝缝合。袈裟色泽深红,红到呈现出一种乌亮色光泽,可能是本色绛红日久色沉,便显出了这古朴的色泽。面料尚待考究,但就那缝合的用的金丝,细如发丝,匀称至极,已是难得。
  这是一件做工精致的袈裟,不知出自哪间古刹名寺,我把玩着这件袈裟,竟爱不释手起来,这件宝贝虽非玉石,却也深得我心,只是石达开的宝藏里怎么有袈裟?难道一生戎马、杀人如麻的石达开也参佛?我仔细的观察这条袈裟,发现他的正襟上有一行古回鹘文的鎏金小字,翻译过来应该是“一寸金丝一寸命,百里袈裟百里沙。”
  日期:2014-09-07 12:00:00
  这两句鎏在刀剑倒也不奇怪,却怎么鎏在这等宝贝袈裟上?我想着,下意识的翻开衣钩,发现衣勾后面刻着两个古回鹘文字:“魔陀”。
  “魔陀?!”我心里暗忖:不愧是石达开,即便是修佛,也是当是拜在修罗魔佛门下的弟子,什么四大皆空、立地成佛,这种软言善语只能渡众生,要渡得石达开这位杀神,也只有魔了。这样想着便也释怀了,寻思时间也不早了,再不回去怕惹人怀疑,便把袈裟一裹,刚想放进随身带的肩包里,突然眼睛一亮,撇见袈裟金线的接头处隐蔽的绣了几个点,仔细一瞧,七个点组成勺子的形状。
  北斗七星?我再看旁一格子接头处,也隐蔽的绣了六个点,其形状正是牵牛星,再往下一格是织女,接着是陆虚、危三星座,我急步移至房间,索性把整条袈裟都摊在床上,细细的看,发现袈裟上几乎囊括了全部三垣二十八宿!而这种图,我太熟悉了,这不是天文爱好者纹着玩的,这是中国古代特有,也是用的比较多的藏宝图形式之一‘星锁图’,俗称:‘天嵌地’,也叫‘大藏图’。
  星锁图相传由周武王所创,是一种根据星象来判定地理位置的地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运用,唐朝后绝迹。
  日期:2014-09-07 12:03:00
  它是通过三个地坐标,目、参、藏,即观测点坐标、参考坐标和埋宝藏的位置坐标,配上星象图,加密宝藏位置的一种地图。目、参两个坐标一般就是图纸的正中心和最右切边点,宝藏位置会另有标注。星锁图的优点是极难破解,缺点是偏差很大,有时甚至会达到数十公里,所以如果不是大的宝藏墓穴,就不会用‘天嵌地’这种图了,即使是大的宝藏墓穴,通常还要配有某种‘启示’才能指明确切的地点。

  不过也是因为它误差大的原因,所以古人也把星锁图叫做‘大藏图’,因为只有大的宝藏墓穴才会用这种图来记录。古今大墓中,许多大墓的发现都和‘大藏图’有些关联,包括战国七雄之一和三国中的枭雄君主,只因为某种原因不便公布而已。
  作为一个考古人,得到‘大藏图’不亚于中500万大奖,但我却笑不出来,你让我怎么处理它呢?若只是件袈裟,虽然古朴好看,但也不值得我出手,毕竟我这种学生在黑市上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再好的东西,没有渠道也是提不起价钱的。当然我不会傻到去走正规渠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