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德意志与西班牙的庞大帝国——哈布斯堡史话》
第4节

作者: 大军冯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他这么废物,连他的两个堂兄堂弟约布斯特和普罗克普也心怀异志,开始与心怀不满的大贵族们互相勾结。文策尔同他的堂兄、摩拉维亚藩侯约布斯特及心怀不满的军队时有冲突。
  文策尔的兄弟西吉斯孟德也反对他的昏暴无能。1390年,西吉斯孟德与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结盟,打算共同反对文策尔。

  面对教会、贵族与市民的反对,文策尔不但不知道缓和矛盾,反而一意孤行,他下令捉拿反对他的布拉格代理大主教约翰·内波穆克,严刑拷打后扔进了伏尔塔瓦河。
  文策尔的残暴行为激起了布拉格市民的起义,在南德意志,也有不少城市发生了暴动。
  1396年初,文策尔带着刽子手,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乱窜,处死不久前几次骚乱的“嫌疑犯”。这不但未能恐吓人民,平息局面,反而更加激起怒火。
  面对被激起的混乱局面,文策尔束手无策,并且由于他与其弟西吉斯孟德糟糕的关系,他也无法从西吉斯孟德那里得到支援,西吉斯孟德虽然身为强大的匈牙利国王,但他是反对文策尔的,并且,就在这一年,西吉斯孟德率领欧洲军队进行十字军东征,与奥斯曼帝国交战,遭到惨败,几乎损失了全部军队,他本人也差点丧命,西吉斯孟德自顾不暇。实际上,如果他缓过劲来的话,不但不会去帮文策尔,可能还会让文策尔更加头疼。

  市民与贵族组成反文策尔同盟,反抗文策尔的残暴统治,不知死活的文策尔出兵与贵族同盟交战,但是,这位君主打仗实在不在行,在与贵族同盟的战斗中,文策尔战败被俘,威信扫地。
  文策尔在位期间,国家政治被他搞得一塌糊涂,宗教方面也很混乱,当时正值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作为欧洲最大城市之一的的布拉格,成为许多改革分子的乐土,其代表人物胡司,就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
  日期:2013-11-14 20:59:07
  扬·胡司,生于1369年,他二十七岁时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然后留校任教。他既是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神父,又是布拉格大学的一名教授。胡司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讲道。胡司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他的许多思想,对后来的新教影响深远,后来进行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视胡司为前辈。
  胡司认为教会的主权属耶稣基督,信徒应该听从耶稣基督的圣言,而非教皇等神职人员的规定。胡司的信徒,称为胡司派,当时,在圣餐礼上,一般的教徒不能如神职人员那样使用圣杯领取圣酒,只能领取面包,胡司主张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酒,神职人员不应有特权,这个主张是胡司派的一条基本纲领。胡司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指出教徒不向神父忏悔照样可以赎罪,《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胡司派力图推行宗教改革,十五世纪初的捷克历史,因此而风云激荡。
  再说那文策尔,做了贵族们的俘虏,帝国的那些诸侯,看到君主文策尔实在废柴,敬意全失,那失去江山的威登巴赫家族见有机可趁,于是带头鼓动德意志选侯们于1400年开会表决,废黜了文策尔罗马人民的国王之位。文策尔在位二十二年,始终未能加冕为皇帝。他的父亲查理四世四十岁时加冕为皇帝,他却在四十岁时被废黜。
  文策尔被废黜,帝国的卢森堡朝中断,威登巴赫朝复辟,七大选侯中的普法尔茨选侯、威登巴赫家族的鲁颇特当选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即帝国君主。
  选侯们选举鲁颇特为君,条件是他必须取消苛捐杂税,再征服米兰公国,资助修建教堂。
  鲁颇特生于1352年,四十八岁时当选为帝国君主,他是威登巴赫朝老皇帝路易四世的哥哥的曾孙。鲁颇特对天主教会的分裂痛心疾首,他于1386年创建了海德堡大学,为罗马教皇提供精神支持,同时也为遭到阿维尼翁教廷排斥的学者们提供一个避难所。
  在欧洲,一座大学就是一个共和国,独立自主,不受外来势力干涉。
  鲁颇特即位后,立即派军进攻波希米亚。此时,文策尔还被贵族们关押着,他虽失去了帝国君主之位,但还是波希米亚国王,大敌当前,被贵族们俘虏的文策尔只得答应他们的要求,波希米亚成立了由大贵族们组成的委员会,波希米亚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国家权力移交给四个大贵族。贵族们这才释放了文策尔,波希米亚人团结起来,赶走了前来侵犯的德意志人。
  日期:2013-11-15 09:10:25

  鲁颇特继任帝国君主之后,决心纠正文策尔的无能,做一番事业,但是他的雄心壮志遇到了重重困难。在帝国的南方,文策尔在位时,册封了米兰公爵维斯孔谛,米兰公国因而建立。米兰公爵四出征战,不断开疆拓土,使得新建立的米兰公国,成为可与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教皇国相抗衡的强大邦国。米兰公国是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是前朝国王册封的,并不听命于新国王。
  作为虔诚的教徒,鲁颇特很想讨平帝国南方不听话的诸侯米兰公国,进而进军罗马,结束罗马与阿维尼翁之间的天主教会分裂局面,并在罗马加冕为皇帝。但曾出资帮助其出任国王的南德意志商人们拒绝承担讨伐米兰诸侯的开支,帝国境外的佛罗伦萨共和国,虽然颇乐于见到帝国君主与诸侯内讧,支持鲁颇特开展远征,将佛罗伦萨的竞争对手米兰征服,因此他们与鲁颇特对米兰公国进行南北夹攻,但是,佛罗伦萨人的经济援助不够,结果鲁颇特被米兰击败,只得返回帝国首都慕尼黑。

  鲁颇特在位十年,但他也同文策尔一样,始终未能加冕为皇帝。
  1402年,不甘心认输的文策尔,又一次与以其弟西吉斯孟德为首的贵族们交战,结果再次被俘。无独有偶,在东方的明帝国,也是在这一年,藩王朱棣打进都城南京,推翻了皇帝建文帝的统治。

  以西吉斯孟德为首的贵族们,把文策尔送到奥地利公国囚禁起来。解决了波希米亚的事务之后,西吉斯孟德又回去继续统治他的匈牙利。
  日期:2013-11-16 09:06:20
  1402年,事件多多,就在这一年,胡司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神父和布拉格大学神学院院长。他大力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要求恢复教会的纯洁性,提出平民信徒在圣餐礼中也可以用圣杯领受圣餐等主张;胡司还提倡用捷克语讲道,并把讲道和学术活动结合起来。在胡司的主持下,伯利恒教堂成为当时捷克宗教改革的中心。
  1403年11月,在维也纳被囚禁的文策尔逃回捷克。一回到布拉格,他立即撤换了西吉斯孟德的官员和卫队。
  1404—1407年,重回捷克的文策尔在捷克逐步恢复他往日的统治。

  1408年-1409年,因为并立教皇之一格里高利十二世承认威登巴赫朝的帝国君主鲁颇特,文策尔为了报复教皇,遂采取措施,保护了许多当时在布拉格的胡司派人员,文策尔还亲自接见了胡司。
  在布拉格大学,德意志保守派与捷克改革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这种形势,有利于波希米亚国王文策尔对抗德意志国王鲁颇特,因此,文策尔决心改变布拉格大学章程,激发捷克人对抗德意志国王,他声称,“波希米亚民族是最神圣的”,宣布诏令,规定,在布拉格大学理事会中,波希米亚人将享有三席,其他各民族只剩下一席,而在此之前,则是其他民族三席,波希米亚一席;与此同时,布拉格大学改组,胡司出任校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