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第43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7 21:27:00
  第二十三章 南屏晚钟
  陈董二人便在寺内外散步,傍晚时候的净慈寺是最美的,世人称这道景为“南屏晚钟”。
  除康熙爷曾在寺外建碑亭,题刻这四个字外。乾隆皇帝也有诗云:“净慈掩映对南屏,断续蒲牢入夜声。却忆姑苏城外泊,寒山听得正三更”,将净慈寺的钟声与姑苏寒山寺相联系;而唐代诗人张岱的“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则将傍晚暮色降临之后的净慈寺夜色,描绘得如若画境。
  等走到那口大铜钟时,陈子阳立即为其所吸引。这口钟铸造于明朝洪武年间,重量达两万多斤,经过岁月的磨砺,通体已成暗黄色。钟顶上端铸成双蒲牢盘状钮(注:蒲牢,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因善鸣,故常被铸于钟顶做钟钮),钟肩周遭祥云图,大钟通体铸莲花枝蔓与九龙腾云纹饰,每边十八个共计三十六个钟乳对称散布其间。
  但最让人震撼与难忘的则是其巨硕无比的钟形和超大的钟口,似有吞吐天地万物之象,同时又让人生出一种磅礴异常的雄浑感。

  吃完斋饭,虽已掌灯但时间尚早,陈子阳早早洗漱完后便到董翰良的房间,两人边抽烟喝茶边商量张曼丽的事儿,看看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子阳啊,你觉得现在能把这情况告诉乔绍章吗?”
  “现在告诉他恐怕不妥。一来我们能信的东西他未必能信,尤其是处在他这种情况下的人,潜意识里总是逼着自己往好的方面想。你要是告诉他张曼丽现在剩的只是一副空躯壳肉皮囊,他能信才怪呢!”
  董翰良点点头,陈子阳接着说:“二来现在我们只是知道了张曼丽变疯确实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可是是谁所为?为何所为?如何救张曼丽?我们还一点头绪都没有,贸然告诉乔绍章,他要是问到这些,该如何回答呢?如果回答不上来,岂不是让绍章连死的心都有了?
  董翰良接过陈子阳的话:“你说的很对,这么多疑点尚待查证、尚未弄清的情况下,还真不能贸然走漏风声,如果打草惊蛇,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他们会干什么。”

  “上次我去茶场遇到的那条白狗,我跟你说过的吧?也是狮子尾的,这样一来恰好就跟画里的一模一样,真是邪门,难道下一个会是乔绍章?”
  陈子阳看着挂在天上的圆月,对着窗外长长地吐了一口烟,若有所思地说: “翰良兄啊,我心里总觉得谋划这事儿的人一定设了个很大的局,张曼丽的事绝对只是他们的跳板,而不是目的。可是究竟是想干嘛呢?”
  董翰良说:“我们现在只能从那两条狗入手。害张曼丽的人,一定就是把狗带过来的人。他既然能把狗送进乔府和茶场,那么肯定自己身在其中,即使这人不是乔府的,那么府里肯定也有接应他的人。我们得去好好打探下这两条狗的来历,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
  “不过这事可能还不容易打探到,你想啊,如果你是那个暗地里的人,你会大摇大摆地带两条异样的狗到府里来吗?要是我,我肯定会想些办法造成这狗是自己跑到府上来的迹象。整件事既然他们筹划的如此缜密,想必不会在这点上面疏忽。”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可怎么办呢?”

  两人各自陷入沉思。这时屋外忽然一阵嘈杂,脚步声、喊骂声,乱作一团。
  陈子阳与董翰良连忙推开门,到了院子里,只见钟楼方向人影憧憧、火把攒动,嘈杂之声便是从那里传来。
  二人见状,拔腿赶去。
  到了近前,只见一大批荷枪实弹的士兵在钟楼周围已列队摆好阵势,个个端枪朝外,还架起了几挺机关枪,乌洞洞的枪口对着闻声赶来站在外围的寺内僧众。
  而另有十几个士兵,则在钟楼里凿洞穿绳,支架滑轮,不知道想干些什么。

  陈董二人混在僧人中间,看着这一幕,着实摸不着头脑。这时,虚远法师领着一队护院僧赶到了这里,但是被士兵们的方阵挡在了外面。
  一个脚蹬马靴、腰挂皮枪套、胸挂怀表的小胡子军官,见虚远带人来了,便大声道:“你是住持虚远法师吗?”
  日期:2013-12-28 22:19:00
  “贫僧虚远,请问施主是哪部人马,带人夜闯净慈寺何为?”

  “我们是哪儿的人马不重要,不过你可以放心,今天我们来既不想杀人也不想放火,只是想向贵寺借点东西。”
  “你们要借什么?”
  “我们要借这口铜钟。”
  陈子阳听了心中大奇,低声对董翰良说:“这人是谁?他们要这大钟干什么?”
  “不认识,自从北伐军打下杭州后,这里每年往来的部队太多。首先是白崇禧指挥的粤系张发奎第四军,接着又有何应钦的第一军,然后还有残留在浙江境内和邻省交界地域的孙传芳旧部。这伙人看装束应该是国军,具体哪部的就不清楚了。至于为什么要这口钟,我也不明白。”

  虚远说:“这口钟从明朝初年传至今日,千百年来,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以此题词作诗。可以说‘南屏晚钟’就是我寺的象征,须臾不可缺。可是这钟于你们却是毫无用处,如果你们要钱,我寺中比这钟值钱之物也有,施主可否再考虑一下。”
  “没什么可考虑的,我们要的就是这钟。至于为什么,你们没必要知道。我对大师你讲了这么多,本是念在佛门之地,尽量不要生事。但如果你执意纠缠,我们手里的枪可不是吃素的,到时候扰了这里的清净,可别怪我吴某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