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第42节

作者: liudu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10 12:42:56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话说唐僧等离开陈家庄后,就随金刚驾风而起。
  其实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就是说到驾云驾风,猴子的筋斗云不比任何人差,八戒沙僧也会驾云,他们4人明明可以自己飞回东土,那么如来为什么要安排八大金刚来送?
  当他们飞到东土时,渐渐的看到了长安。原来在唐僧等出发了三年后,唐太宗建一个望经台,年年都会来看,正好这天唐太宗在望经台,看到满天祥瑞。
  日期:2014-09-10 12:43:45

  此时金刚却停在了半空,对唐僧等说:
  原文:金刚停在空中叫道:“圣僧,此间乃长安城了。我们不好下去,这里人伶俐,恐泄漏吾像。孙大圣三位也不消去,汝自去传了经与汝主,即便回来。我在霄汉中等你,与你一同缴旨。”
  解:金刚说:唐僧,这里就是长安了,我们不方便下地,这里的人都会机灵,容易泄漏了我们法象。猴子等也不要去,你一个人去把经书传给唐太宗,然后就回来,我们在这里等你,于你一起缴旨。
  这里就有点疑问了,金刚等为什么此时不愿下地?而且要猴子等也不去,让唐僧一个人去。而且最后还说一起回去缴旨。

  这里得知如来为何要八大金刚驾云来送了,是为了等他们的交了经后让八大金刚带他们回来,说好听点八大金刚是护送他们,说不好听点,就是监督他们。
  为什么要监督他们?继续往下看。
  日期:2014-09-10 12:44:54
  金刚说要唐僧一个人去后。猴子回:师傅哪里挑的起担,牵的了马,还得我们三徒弟随他一起去。麻烦你在这里等等,我们不敢延误。
  金刚又说:当日观音说了8日后是一藏之数,今天已过4天,恐怕八戒他贪图富贵,会延误日期。
  这里就明白了为什么要派金刚来监督他们,怕他们延误了日期。对八戒是特别的不信任。说明八戒先前有意延误取经进度已被佛门有所察觉。
  八戒此时回“师傅成佛,我也想成佛,你这说的什么话,你们都在这等我,交了经,就与你们一起回去。”
  说完,唐僧等师徒4人就下了地,见唐太宗。之后随唐太宗回宫。
  日期:2014-09-10 12:45:17

  在唐僧等随唐太宗回宫时途经唐僧昔日住处洪福寺。寺里大小和尚见到几颗松树头向东,唐僧当年前往取经时,有和尚问他何时回来,唐僧说过当松树头向东时就是我回来之时。
  今日出此景象,大小和尚得知唐僧归来,出门一看,果然回来了,但有皇帝在那,不敢近前打扰,只能尾随在皇帝车后到朝门外。
  太宗带着唐僧等回宫后就询问他们如何取的经,走了多少路,经过了哪些地方。
  唐僧就一一如实回答,同时交上通关文牒。通关文牒上有他们经过所有地方的记录。
  原文: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览毕,收了。

  日期:2014-09-10 12:46:25
  到了第二天早朝。
  唐太宗就为唐僧表功。
  太宗说:  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天地包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象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亘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古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见常隐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移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禽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佛有经,能分大小之乘;更有法,传讹邪正之术。我僧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慎敏,早悟三空之功;长契神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使千古而传芳。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振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策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步;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欲达。周游西宇,十有四年。穷历异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三乘六律之道,驰骤于心田;一藏百箧之文,波涛于海口。爰自所历之国无涯,求取之经有数。总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计五千四十八卷,译布中华,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陲。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绿波,飞尘不能染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矧乎人伦有识,宁不缘庆而成庆?方冀真经传布,并日月而无穷;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也欤!

  这段文字把佛教吹的无教能及,又说唐僧等一路艰辛,取得真经,那真经比宝物还珍贵。
  所以这段文字就是在称赞佛教,唐僧,经书。
  然而终合全文,我没看到如来的伟大,也不曾见佛教的光明,我看到的是佛教安排取经的所有阴谋在最终时全部得逞了,就连长安也沦陷了!
  太宗说时便要文官同时写下来,又将这段文字送给了洪福寺,并将此文命名为“圣教序”。
  日期:2014-09-10 12:47:01
  之后唐僧等交经之事已完,就被金刚带回灵山。有了唐僧取回的经书,太宗也完成了水陆大会,超度了亡灵。
  再说唐僧等回到灵山受封。
  原文:此时灵山诸神,都在佛前听讲。八金刚引他师徒进去,对如来道:“弟子前奉金旨,驾送圣僧等,已到唐国,将经交纳,今特缴旨。”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职。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灵山诸神正好在佛前听讲,实指如来早就安排好了封赏他们。
  最终,唐僧成为旃檀功德佛,猴子成为斗战胜佛。
  日期:2014-09-10 12:47:3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