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46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并未正面和孙可望较劲,但是想到李如月被剥皮的惨状,就让永历帝打消了这种念头。正在这种无法可想的时候,永历帝听说李定国不听孙可望节制的事情闹得很厉害,就决定冒险赌一把。
  永历帝偷偷对宫内太监张福禄、全为国说:“秦王孙可望待朕无礼,朕打算派人带着密旨去李定国的军营前去联络,以希望救朕出险。”张福禄等人接到永历帝的口谕,然后转述给负责掌管诏书的内阁吴贞毓等人。幸好吴贞毓等人还怀有忠义之心,并没有告诉王爱莲或者孙可望,而是直接由吴贞毓撰写诏书,打算派林青阳充当使者,前去册封李定国为晋王,并召李定国迎驾。
  诏书草就之后,吴贞毓等人又考虑到马吉翔、庞天寿等人与郑国、张应科等人交情深厚,怕马吉翔一党会把这件事抖露到孙可望那里,那可就大伙全玩完了。于是就打算派马吉翔等人领旨去南宁谒陵祭扫,以避开这些人的耳目。
  计议已定,永历帝就按计划实行,表面上一切都按正常轨迹生活作息,暗地里做好准备工作。并派遣马吉翔等人去南宁谒陵祭扫,以防这些人从中作梗。(此时永历帝的举动实在是一场豪赌,以自己的未来和吴贞毓等人的性命,去试图博取李定国能否改变永历帝和永历朝廷目前所处的现状。这实在是无可奈何至极才会去捞的救命稻草......)永历帝这种几近疯狂的行为,其实正是因为孙可望对于他和永历朝廷的压迫实在太过离谱,所以才会把李定国看做救命的曙光和希望。

  永历七年(1653年)八月,马吉翔等人离开安龙前往南宁谒陵祭扫。永历帝朱由榔和吴贞毓等人才敢偷偷的准备联络李定国。永历帝看过给李定国的诏书草稿,表示许可。吴贞毓还要求永历帝铸一枚“屏翰亲臣“的金章赐给李定国,永历帝也同意了这个要求。
  一切准备妥当,永历帝背着孙可望,派主事林青阳和周官前去广西李定国处。林青阳负责宣诏册封,周官负责传谕召李定国迎驾,以示郑重。
  永历七年(1653年)九月,林青阳和周官到达李定国大营。李定国设香案龙亭,传谕部下不论将官兵丁均远迎开读。李定国痛哭流涕,对林青阳等人礼数有加,其手下的官军都为之感动。李定国受诏完毕,因为这是永历帝和吴贞毓等人冒死送出的密诏,因此不便书面回奏。李定国只能告知林青阳等人,等恢复广东便前来迎接永历帝皇驾。林青阳和周官将“屏翰亲臣”金印交付李定国之后告辞而去。这两人根本没敢回安龙,而是从连州出海之后不知所踪。(反正永历帝交予的任务已经完成,后面的事情就根本不是林青阳和周官两人能管得了的了。谁知道回去要面对如何凶险的局面,不如泛舟去躲开这场权力的斗争。)

  十月,永历帝自以为事情做得很干净,没让孙可望有什么把柄好抓,就在安龙等待李定国的回复。然而,此时有个叫刘议新的兵科官员从李定国的军营回到南宁,居然对人讲了永历帝派人送密诏给李定国的事情,还绘声绘色的说李定国感激流涕,不日将到安龙迎驾。这个消息很快被马吉翔知道了,马吉翔吓得魂飞魄散。因为自己一党去南宁扫墓,虽然是永历帝所派,但仍然怕孙可望疑心自己和永历帝串通好演戏以方便永历帝传送密诏。甚至去扫墓这个行为都会成为故意制造不在场证明的铁证。马吉翔立马把刘议新的话写成文疏,还在其中写上晋王李定国接诏感激涕零的事,以坐实此事。暗中让王爱莲飞报孙可望,以图撇清责任。

  孙可望一见王爱莲提交的报告,立刻火冒三丈,恨不得马上把永历帝朱由榔也给剥了皮,充了草。但是碍于永历帝的身份和政治上的影响,孙可望也不想贸然行事,就打算叫手下的郑国在南宁把马吉翔先给抓住捆了起来,然后带到安龙去和吴贞毓等人对质之后,再行区处。
  日期:2014-12-11 20:49:49
  永历八年(1654年)正月,孙可望将永历帝此次送密诏给李定国之事的来龙去脉有了大致的了解,派郑国去安龙会同王爱莲处理此事。
  郑国和王爱莲先去质问朝中大臣,诸大臣都推说不知。郑国说:“这件事情有赐给李定国的金章密旨,还有派去的官员姓名,哪里会是我等捕风捉影?”有的大臣就故意诬陷马吉翔,对郑国说:“这事情肯定是文安候马吉翔奉旨谒陵的时候,带有早些年皇上给予他用来便宜行事,调集军队的空白诏书,因而私自填上内容发送给李定国。”郑国和王爱莲就去审问马吉翔,马吉翔哪敢承认自己做过这事?连忙力辩以证明自己与此事毫无半点关系。

  郑国和王爱莲干脆跑去问永历帝索要首事之人,省得众大臣推来推去耽误时间。永历帝知道瞒不住,就打算以自己皇帝的身份为吴贞毓等人做掩护,对郑国和王爱莲说:“这事不关安龙诸臣的事。”郑国和王爱莲见永历帝自己都变相承认了,当然确认有其他人参与其事,只不过总不能把永历帝给拖回去拷打审问吧?郑国和王爱莲对于永历帝这种惫懒态度一时无可奈何,只好怒向胆边生,再去审讯其他大臣。此时朝中的职司方郎中张镐、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吏科徐吉眼看将牵连到更多的朝中臣僚,就挺身而出对郑国等人说:“这事是我们干的!因为主上性命在你等贼子手中,只有靠联络李定国这招,或许能继续保存延续朱氏国祚。如今既然事已败露,作为明臣活着不能为朝廷戮力而为,死了也要化作厉鬼以杀奸臣逆贼,又怎能钳口不言为主上增添烦忧?”郑国和王爱莲见有人认账,当然大喜过望,就将这三人抓去酷刑拷打,以获取参与者的名单。张镐、周允吉、徐吉三人一共供出参与者十八人的名单,郑国和王爱莲按名单将其余十五人抓捕回去,严加审讯并施以酷刑。(郑国和王爱莲还想再榨出点什么有用的消息,最好是再把这件事牵扯到永历帝身上,以显得自己有本事满足孙可望的心愿。)

  可是这十八人任凭拷打,就是不把这件事往永历帝身上牵扯,反倒合伙往马吉翔推卸责任。主谋吴贞毓在把责任往马吉翔身上推的同时,还主动自承担当谋划此事的责任。吴贞毓对郑国等人说:“所有事情都是作为宰相的我所主持,我约李定国前来征讨孙可望是事实,这和别的人有什么关系?”郑国和王爱莲也搞不明白是否马吉翔参与此时,虽然马吉翔首告此事,但马吉翔并不能因此而排除在外。但先撇开马吉翔不论,手头这十八人确定参与传诏李定国迎驾入卫基本上已确定无疑。

  就在这时,到处宣传永历帝传诏之事的刘议新知道自己惹了大祸。也跑到安龙来帮助被捕的十八人一起指参马吉翔。而且刘议新还拉上了都督李宽然和郎中龚廷谟一起来做这件事。

  郑国和王爱莲看到除了那十八人外,竟然还有人敢跳出来,感觉非常惊讶。刘议新、李宽然、龚廷谟三人平时不亲附孙可望一党,也深为孙可望所忌,于是郑国将这三个来找死的也一并关起来会同审讯。刘议新这时候指参马吉翔等于给那十八人反而帮了倒忙。本来这马吉翔是听了刘议新到处说永历帝传诏李定国让其入卫迎驾的消息,才密报给孙可望得知。如果马吉翔事先参与此事,必然不至于让传诏之事发生,就是发生了也用不着等到刘议新再来报讯,才去报告孙可望。而刘议新早不指参马吉翔晚不指参马吉翔,偏要此时跑来随大流……很显然,刘议新对于传诏李定国之事只知道事情的结果,而对过程并不了解。外加二十一个人单独审讯之下,未加串供的众人对于马吉翔参与此事的细节肯定众口不一,既然对不上口供,这马吉翔参与传诏之事的罪名自然而然的就不成立了。这个刘议新总是在不需要他出现的时候跑出来露脸,如此手法想来帮忙,结果忙倒是没帮上,反而把自己和李宽然、龚廷谟又给绕进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