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13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月,永历朝廷逃至桂林。朱由榔派人前往湖南借慰劳何腾蛟部的名义促其引兵入卫勤王,并起用旧阁臣文安之、王锡衮入阁。而清军在占领广西大部分州郡后也开始设立官职以便于统治。此时,武安州总兵刘承胤统兵前来参见永历帝,上奏疏奏请将用力朝廷迁入武冈。永历帝不得已,只好勉强应允。诸大臣也都不愿意再过这样颠沛流离、东奔西跑的日子,纷纷上疏要求同意移跸武冈。只有翟式耜不同意去湖南,因为拗不过众人,只好请求留下来防守桂林。永历帝就让翟式耜统兵七千防守桂林,相机应变。

  永历帝命令改武冈为奉天府,派人陆续办理去武冈的事情。刘承胤见事已谐,大喜过望,赶忙辞别永历帝朱由榔和朝中诸大臣,回武安州催办粮草,以预备迎接永历帝圣驾。可是,愿意迎驾的还不止一个人,这边刘承胤抢先来迎驾成功,边上马上就有人不乐意了。驻守宝庆的守将张先璧就很妒忌刘承胤迎驾邀功,奉迎朝廷。两人互相看着都很不顺眼,干脆在白牙桥两军大战一场。刘、张两部兵马死亡人数都高达万余人,一时间血流成河,积尸遍野。二将由于都想着迎驾邀功,甚至都怀着操、莽之心,未与清兵接战而自相残杀,哪里又有半分把天子和朝廷放在眼里?而永历朝廷四处逃难,饥一顿饱一顿,又哪有实力和威权去处理二人。只好装瞎眼不见为净罢了。刘、李二人大战数十日,一时之间人人震怖,从皇帝到大臣都惧怕这两个家伙杀红了眼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清军也已经于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做好了进攻准备,由清军统帅屠蜉嶅率兵从广东进攻广西,前锋已至平乐地界。而永历朝廷此时擢翟式耜为吏部、兵部两部尚书,焦琏为都督,防守桂林;以陈邦传为思恩候,守昭平。魏豹为靖乐将军,出镇海上。
  看到刘承胤和张先璧两人斗得差不多,永历帝亲临张先璧的军营,以皇帝的面子劝刘承胤和张先璧两军和解。张先璧首先碍于永历帝的面子,且又兵力不继,极不情愿地收兵与刘承胤和解。然而张先璧始终深恨刘承胤奉迎皇帝,有好处居然不给自己留一份。张先璧带着兵马去了四川,后来投奔了孙可望。刘承胤终于没有了竞争对手,才迎永历帝入武冈城。(迎接仪式倒是做得礼仪齐备,场面做足,永历帝对此甚感欣慰。)何腾蛟也率领着手下郝永忠、曹志建一同前來武冈觐见。郝永忠本来是李自成的部下,刚刚才投降何腾蛟;而曹志建则是陕关守卒。巡抚陈荩也带着手下赵印选、胡一清不请自来。由于陈荩和何腾蛟有宿怨,两军于城外不到一里处相遇,立即发生摩擦。永历帝无奈,只好派李若星、董天阅拿着圣旨前去劝和。何腾蛟和陈荩只好表面上免冠谢罪,以示和解。永历朝廷根本无法应付这些骄兵悍将,只好同时犒劳两军,并晋升郝永忠为永国公,赵印选、胡一清为都督少保;以满足两军将领此来的要求。(这种官爵及时永历朝廷不想封赠,人家手握重兵,又怎么能够呢?)

  永历帝朱由榔又封手握重兵的刘承胤为安国公,倾向刘承胤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严云从、郭承昊等人皆被封为伯爵。言官毛寿登为人骨鲠,认为不能这么玩,请朝廷再议封官之事。马吉翔暗中挑拨刘承胤威胁永历帝,将毛寿登、吴德藻、万元吉、刘湘客等反对此次封官的人一律施以廷杖。好在大部分大臣还有正义之心,认为言官谏事乃是尽职尽责,并非多管闲事、越俎代庖,好不容易劝住刘承胤、马吉翔等只打了板子,没有再造成更大的事件。

  而此时,清军已经攻陷平乐。防守此路的陈邦传听闻此信已然逃到庆远去了。

  由于防守兵力不足,且无险可守,清兵风头正劲,外加永历朝中内耗不休,永历帝朱由榔又有刘承胤、马吉翔在侧,天天如芒刺在背。朱由榔哪里还能握得到权柄,去指挥对清作战。左江、浔州防线崩溃,于是武宣、象州、近江、衡州、永淳、南宁、武缘诸郡皆为清兵所获。(未完待续)
  日期:2014-10-08 20:18:55
  桂林由于翟式耜和焦琏尽全力防守,尚未被攻破,而永历朝廷从武冈派去的援军根本没帮上什么忙就声称缺少粮饷而溃走。由于陈子壮和张家玉义军在地方侧后牵制,并乘清兵动向,乘机收复东光、高明等县,屯于阳朔的清军李成栋部因为陈子壮义军活跃这个原因而被搞得很狼狈。李成栋部往来追击陈子壮义军。本来计划西向攻击明军的李成栋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西犯桂林。因此桂林城才得以喘息。

  永历元年(1647年)七月,清军由于江南以及江淮北部诸郡皆称安堵,命令明廷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以所部攻击湖南。永历朝廷得知此消息后,由于上次廷杖之事阴影难消,大小诸臣均被迫向手握重兵的刘承胤请旨,并由刘承胤一党来分派防守任务。虽然派遣太监庞天寿联络广西,名义上仍然号称敕使诸镇勋将,然而各镇兵马由怎会真心听从挟天子而号令群臣的刘承胤调遣?诸将拥兵自重,无非依靠保存实力,走走形式而已,根本无人响应。

  为了名义上统制全局,名正言顺地向各地勋镇发布敕令,永历帝为刘承胤加大将军衔,让他总统全楚军务。永历皇帝明知刘承胤号令不行,仍然一日三次的派人催促刘承胤出征。而刘承胤也知道这是永历帝故意挤兑他,虽然受命却毫无信心,也装模作样的提文叙武、调兵筹饷。然而却自秋至冬,日复一日,全无一兵一卒出征。而这段时间,清军从长沙、常德分道而进,所至城池势如破竹。何腾蛟、郝永忠等率部退保衡州。张先璧部退至宝庆,湖北巡抚堵胤锡退保永定、马进忠、王有才等逃入五溪山中。由于湖南明廷军队与刘承胤有隙在先。而刘承胤集数小事之罪俱归于湖南总督,欲罢其兵权。结果张先璧为人出头,抗论刘承胤专权,后因何腾蛟以国家大义从中调停方才作罢。

  湘楚不能连携,清兵直冲衡州,刘承胤听说张先璧部退至宝庆,颇为担忧此人为前事引恨而去,此时乘着武冈空虚前来劫驾,越发不敢擅离武冈。刘承胤就命从中调停的何腾蛟防守衡州。然而永历朝廷所恃此辈兵马,本事只会争权夺利的乌合之众,且别无援军相配合,根本难于和清军交战。清军前来攻击衡州,郝永忠等人败下阵来,总兵黄朝选被俘。何腾蛟无奈,只好退守永州。
  由于官军毫无斗志,又各自为战,指挥一片混乱,七平八凑的明军开始分化。赵印选、胡一清等将叛降清廷。永安县城以及浏阳、湘潭轻松落入清军手中,刘承胤此时见连战连败,也没办法安稳的呆在武冈城中按兵不动了。急忙派其弟刘承爵率兵一万自守护卫。刘承胤自己则率精兵四万(全部家底)于八月初十,和清兵交战于宝庆前线。然而,刘承胤所领军马甚是不争气,被清军一战而溃,散兵败卒四处奔逃。

  刘承胤知道大势已去,仅率七千兵奔回武冈,这回是完全束手无策了。永历朝廷朝议又请移跸,然而去哪完全没有个准数。永历朝廷此时如鱼肉在砧,只待任人鱼肉,永历帝朱由榔抱头与众文武官员痛苦,根本没有任何可行性的主意。刘承胤没奈何,只好命其弟刘承爵率领轻骑三千,于夜间送永历帝出城。文武百官,妇女宫人,一路跟随永历帝出城。有很多人出城时被挤压践踏而死,各种惨状无以胜记。就连永历帝的两名皇子并其乳母,也在人群中失散。所幸刘承胤没有因为马吉翔的劝说而破罐破摔,抓住永历帝送与清军。而是与其弟在护送朱由榔出城之后投降了清军。一路出逃的马吉翔等人劝永历帝连夜去靖州,再由靖州出发间道去广西。因为靖州为湘粤分界之地,还有古泥大江横亘于边界之间,可恃江险阻挡清军。可是古泥江水流险恶且从来没有船只可供渡江,这可怎么办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