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梨花开——长篇原创社会派推理悬疑小说》
第25节作者:
小园晴雪 日期:2015-06-02 21:58:12
“要么你就装备精良,礳牙吮血,踩着别人的尸体向前走;要么你就装孙子,装孬种,老老实实地干活,任人宰割。这个女人说话,还真是一套一套的。”从徐彩侠的家政公司出来,彭越一边走一边道。
“还有那一句,也很经典:意外和明天,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宝马都有备胎,你的人生呢?”石震道。
“唉,我们俩今天,也算是长了见识。”彭越道:“可是案子,还是没什么进展,她说了那么多,和我们破案有关的线索却很少,怎么办呢?”
“那还能怎么办,继续查呗,好在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时间还够,我们查完了这个再去吃饭。”石震说。
“这是要跑断腿的节奏吗?”彭越夸张的抚着楼梯爬上四楼。名单上的最后一个是潘振东的前任科长周梅。周梅家住在太湖名郡12楼三单元401室。石震和彭越爬上四楼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应声,两个人下了楼,一间大约四十多平方米的车库门口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戴着老花镜正在做着串珠子的手工活。
石震见了心里一动,上前问道:“请问,这儿有个叫周梅的,你知道她去哪儿了吗?”
“周梅,我就是,请问有什么事吗?”那个女人抬起头,抚了抚老花镜看了看他们。
“是这样,我是上海公丨安丨局宝山分局刑警石震,这位是我的助手彭越,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些关于施永芳的情况,方便吗?”
“哦,方便,方便。”周梅点点头从车库里搬出两个小凳子。应该是相同的环境熏陶出的气质和性格,周梅的感觉和潘田莉陆小凤等人给石震的感觉很象。
“我听说,当时,你当部长的时候,也曾照顾过她,后来,为什么又让她去倒班了呢?施永芳下岗之后,你跟她还有联系吗?”
“唉,我在悯农化工的时候质检部还称为质检科,那时候的部长也称为科长。我当科长的时候的确曾照顾过她,后来,有一位倒班人员的孩子有病要带孩子到外地去看病就买断了,当时没有人顶岗,我只好让她下去顶岗。再后来,我也买断了,回家生了二女儿。二女儿快一岁的时候,她女儿上高一,跟我大女儿在同一所高中,我们在去学校接孩子的时候碰到过几次,她跟我说她现在已被分流到布袋车间,布袋车间的工作虽然很轻松,但工资太低,一个月才八百多块钱。她一个单身母亲要培养一个高中生,每个月还要还七百块钱的房贷,真不知道她每个月拿八百块钱的工资是怎么过的。在分析室就算上长白班拿0.8的系数也能拿到一千二百块钱啊。”
“你说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彭越听说施永芳一个月的工资才八百多,有些不相信地问。
“就是一三年,一三年的时候,她被分流到了布袋车间。”周梅说。
“一三年的时候我已经从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两年了。扣去五险一金和各种奖金不算,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是四千多。”彭越一边回忆参加工作两年后的工资金额一边计算道:“施永芳一三年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八百多块钱?她还要用这八百多块钱来还七百块钱的房贷?那就是说,她和女儿一个月只有一百块钱的生活费?这怎么可能嘛!”
日期:2015-06-06 16:29:15
“我也知道这不可能,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她曾经详细地跟我讲过她分流的事:就在我辞职后不久,潘振东被提为质检部部长。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经常犯病,虽然她也找过潘振东几次要求潘振东照顾她上长白班,但潘振东以新人太多,不能顶岗为由拒绝了她。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你就不要照顾别人上长白班,但潘振东在此期间,又把血压有些高的潘田莉照顾了上长白班,我想施永芳最终会爆发,应该也与这件事有关,而那次分流,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施永芳在厂里没有关系,也没有什么后台,潘振东不予照顾,她只有继续倒班。那时候生产任务紧,工作繁重,十几个车间全都开足马力,每个班次都要分析四、五十个样品,这样的工作量正常人都累得半死,施永芳更是累得咯血,卧床不起。
她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请了一个月的病假。病假刚刚过了一半,潘振东就多次给她打电话让她回去上班,那个时候正是分析室青黄不接的时候,好多老人员都买断或辞职了,新人不能顶岗。所以潘振东也急了。
“施永芳不是病了吗?她不是请了病假了吗?俗话说官不差病人,潘振东怎么能给她打电话让她回来上班呢?”彭越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问道。
是的,按理说施永芳请了病假潘振东就不该给她打电话让她回来上班,但是,施永芳咯血是在家里咯的,并不是在厂里咯的,厂里没有人看到她咯血,所以大家都认为她是在装病。当然了,有些人说她装病是真的不知道她病了;有些人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人云亦云地说她在装病;还有些人呢?是明知道她病了,却基于某些原因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说她在装病。我就曾经听潘田莉跟陆小凤两个人在那儿一唱一和地说施永芳装病。潘田莉说,“最见不惯她那个样儿,一天到晚皱着眉头双手捧心弄得跟个病西施似的。”陆小凤说,“就是,有人的时候哼哼唧唧硬充林黛玉,没人的时候健步如飞,比刘翔跑得还快,真不知道她一天到晚装成这个样儿给谁看呢,你说我们厂里这些男的也是的,怎么就没人怜香惜玉呢?”
“施永芳请病假,没有病假条吗?怎么会生出这些谣言呢?”石震听了也皱眉道。
“病假条?”周梅抬眼看了石震一下,随即收回目光。石震心里一怔,心想,这个周梅,看上去不显山露水,但眼神里偶尔闪烁的精明与干练倒让人不容小觑。怪不得徐彩侠和她竞争南厂主管的时候会败在她的手下。只听得周梅又淡淡地道:“病假条能说明什么问题?这年头,只要你在医院有个熟人,再花上几个钱,就能开来一张病假条,所以施永芳的病在分析室那是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有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关于施永芳装病的言论在分板室传得久了,就不可避免地传到了潘部长的耳朵里。这也是潘振东给施永芳打电话让她回来上班的原因。而施永芳请了一个月的假却只休息了半个月就回来上班也坐实了这个谣言。我也曾经问过她,为什么不在家好好休息一个月呢?施永芳告诉我,她只所以回去上班,有两个原因。第一,毕竟请假要扣工资的,病假工资一个月是六百多,她要是回去上班,一个月怎么着也得小两千。她要还房贷,她的女儿又刚上高一,她很需要钱。第二,她想,在分析室青黄不接人员紧张眼看着无法完成正常生产所需要的分室任务的时候,她回去顶岗,也算是对潘振东的全力支持了,以后等这三批新人都能顶岗的时候,也许潘振东会念着她的这一点照顾她上长白班。
果然施永芳回去上班后,潘振东对她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