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第39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1 22:25:00
  次日下午,董翰良带着程子阳到了净慈寺。
  这座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古刹果然气势非凡,只见寺外秀山青水,寺内香柏古枫,庙宇错落有致,宝殿威慈相济。院里香烟袅袅,经卷诵咏之声朗朗,信徒香客络绎不绝。既显得香火极盛,同时又不觉纷乱,闹中取静、繁中透严。
  寺前有一座小山峰,蜿蜒深入西湖中,在午后太阳光辉的照耀下,显得苍翠陆离。
  陈子阳指着这小山峰问到:“这便是雷峰吗?”
  董翰良说:“是啊,可惜上面再也看不到雷峰塔了。”
  陈子阳叹了口气道:“雷峰塔倒,西湖水干。这算是天灾还是人祸呢?有人说雷峰塔倒是因为四年前甲子兵灾招致天怒人怨,也有人说是因为孙传芳带着他的花子兵进杭州城杀气太重,不管怎么说,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是只有名而无实了。可惜啊可惜,我未能在有生之年见过,真乃人生一大憾事也!”
  两人感叹一番,便转身进寺。董翰良于前一日已派学员提前来打过招呼约好了,所以现时便由一个小沙弥引着,直接来到后院住持的居室。

  虚远法师正在屋内打坐调息,见二人进来,连忙起身让小沙弥看座、斟茶。
  待得坐定,董翰良对着虚远拱手说到:“打扰长老清修了,董某实在抱歉。”
  虚远摆摆手道:“哪有打扰哦,修行在心间,只要心中有佛,做什么都是在修炼。去年董施主带人在此守护佛祖真身舍利和藏经阁月余,尽心尽力、费心劳神,迎奉典礼前后未出得半点差错,老衲还不曾有机会谢过呢。”
  “长老太客气了,这有什么可谢的,都是吾等职责所在。再说,长老领着董某,饱览了贵寺经阁所藏的各类古籍孤本、传世书画,也让我大开眼界,这些东西一般人可真不是能有机会见到的。我有这个福气,如果要说谢,应该是我谢谢长老您才对呐。”

  “哪里哪里,呵呵。不知道二位施主今日来鄙寺所为何事呢?”
  董翰良道:“不瞒长老说,是为了一幅画而来。”
  虚远问到:“哦?什么画?”
  “就是去年长老给我看的那幅‘胡姬游春图’。”
  虚远沉吟片刻说:“董施主,恕老衲直言,这幅画本寺向来是不轻易示予外人的,外界也鲜有人知此画在本寺。所以如果谁想出钱买,怕是不妥。”
  董翰良连忙说:“长老你误会了,我们不是要买。只是我的这位表弟自北京远道而来,因有些事情机缘巧合,所以想向长老请教些关于这幅画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亲眼见识一下。”
  虚远伸手指向陈子阳,问到:“这位便是董施主你的表弟吗?”

  陈子阳起身道:“在下陈子阳,长老有礼了。”
  “施主有礼,你有什么问题但说无妨。老衲跟董施主自去岁相识后,已是忘年莫逆之交。你想了解的事情,但凡老衲知道的,一定据实相告。”
  陈子阳道:“谢谢长老。前几日我听翰良兄提起,他去年时曾有幸在贵寺一睹名画《胡姬游春图》。而晚辈旧时曾替宫中做事,听得建福宫的人说过,那《石渠宝笈》乃是清廷收藏集大成者,凡皇室所藏书画卷轴册,均收录其中,只是却未曾收录这《胡姬游春图》,不失为一件憾事。我疑问的是既然此画有唐高宗亲笔题签和宝玺,当属重宝,理应为历代皇家所有,不知为何却未被清廷收藏和著录于《石渠宝笈》之中呢,甚至连个记载都没有。”

  虚远微露笑容,缓缓说到:“二位施主确实是有心人啊,你说的很对,如此重宝理应为皇家所有,可是你认为朝廷的人难道是傻子吗?甘心弃阎立本的画作于我这佛门清净之地,束之于藏经高阁?”
  陈子阳道:“还请长老明示。”
  虚远顿了顿,仿佛理了一下情绪,然后说:“老衲也一把年纪了,可以说是阅人无数,看得出来二位施主绝非寻常人等。贫僧也不问你们到底缘何而来,但是能为此画而来的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你们务必要三思而后行。我且将所知一一道来,但愿能对二位有所裨益。”
  日期:2013-12-22 22:04:00

  第二十一章 巫蛊压胜
  武则天,并州(山西)人,之所以十四岁就能进宫(乃至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她父亲离不开关系。其父武士彟,世居并州,这人头脑很活络,年轻时就靠卖豆腐和倒卖木材赚了钱,但他与一般商人不同,他在做生意闲暇时很爱读书,并且腹有谋略,最重要的,他一是不把钱看得很重,二是看人很准很有眼光且爱结交。
  唐公李渊、李世民父子原本是隋朝世袭贵族,后来被隋炀帝派到山西境内镇压农民起义军,这时武士彟通过一些关系认识了李家父子,并且成为密友。为什么我称他们为密友呢?一是武士彟原本是商人,在李渊当上太原市市长后便把他提了干(行军司铠参军),二是武士彟经常劝李渊起兵反隋,弄的最后李渊说:“我知道你的好意,如果以后果真起事成功了,我肯定不会忘了你,大家有福同享。”

  大家都知道,最后李渊称帝,起兵反隋,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天下便尽归李家也。
  有与李渊的这层关系在,武则天十四岁便进宫了,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赐号媚娘。就这样,历史上最牛逼的女人推开了她一步步迈向权力之巅的大门,当然,这一路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与承受的。
  武则天最初是李世民的老婆,但是并不得宠,后来机缘巧合,竟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相恋。李世民死后,武则天被赶到感业寺出家为尼,不过李治一直还是惦念着她。
  李治登基做了皇帝后,由于非常宠幸萧淑妃,且萧淑妃已为李治生下了一个儿子,所以并没有立即召武则天回宫。
  这个时候的武媚娘,在感业寺里的孤苦绝望之情,可想而知,对天下男人估计也是彻底死心,心中以为自己这辈子算是交代给佛祖了。
  “命运”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正因为“命运”的神奇让你永远想不到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人不管在任何时候,才永远不要失去“希望”。

  那时的武则天永远想不到,自己的命运竟然被李治的皇后——王皇后给改变了。王皇后因为害怕萧淑妃日益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便想出了一个法子,召武媚娘回宫,用武媚娘在李治心中的地位,来制衡萧淑妃。
  其实这一步棋也不能说是错了,帝王御国之道本就是制衡之术,清朝乾隆皇帝就深谙此道,所以才会出现和珅与刘罗锅、纪晓岚等长期并存斗争的局面。只是世事总有意外,对于王皇后而言,这个意外有点大了,完全始料不及。也可以说,王皇后错就错在知人不深,没有真正了解到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或者说没有知道在感业寺中的孤苦绝望,把武则天磨练成了、变成了怎样的一个女人。

  二次入宫后不久,武则天便渐渐获得了李治的恩宠,被提为“昭仪”。而且她工于心计,极会笼络帝王的欢心,不要说王皇后,萧淑妃在武则天面前都是不堪一击。萧淑妃与王皇后很快发现,她俩都失宠了,而且皇帝的宠幸被武媚娘剥夺的是一干二净。
  武则天并不满足于“昭仪”这个职位,她深知在这宫闱之中,只有不断登上权力之巅,才能长久生存。很快,她就打起了皇后的主意,想方设法让李治废掉王皇后,改立自己为后。
  察觉到这件事情后,朝野上下立马暗流涌动。
  长孙无忌(这哥们儿的名字听起来这么牛逼,想必各位看官是很熟悉的,我就不专门介绍了)、褚遂良等元老重臣均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而许敬宗、李义府等则拥立武氏。

  同样在后宫之内,也是明枪暗箭,防不胜防。
  当时在长安曲江有一家酒肆,从西域新召来了一位胡姬,名叫贝莎。贝莎甫一露面,便在长安引起了轰动,不但舞技绝伦,相貌更是惊为天人,被称为长安花魁。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均千金而求,后来名气传到了宫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