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里的雪域战争 之三 血色嘉绒:两征金川,十全老人的荒诞武功》
第27节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收藏本书TXT下载
  岳钟琪一到金川前线,国防部长班第就来找他谈话,问这位宿将对目前形势怎么看。老岳侃侃而谈,他说,用兵最关键的是要赏罚分明,越严格越好。在奖励方面,不仅土著士兵贪图利益,就是汉人士兵也需要明码标价公布悬赏标准,才能够鼓舞军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信赏必罚”。
  这个词出自《韩非子》——“信赏必罚,其足以战”,意思是赏罚必须有公信力,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老岳说,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军令,或者临阵退缩,那就一定要立刻军法从事。这样的话,即使普通老百姓也都会奋勇作战,咱们才能早日建立大功。
  在兵力使用方面,具有统辖少数民族部队作战丰富经验的岳钟琪则表示,应该“兼用”绿营兵和当地土著兵”,使他们各展所长。他听说此前清军总是用当地人打头阵,绿营兵跟在后面,这样的话前面一旦遇到情况,土兵就会一哄而散,这样肯定不行。
  鉴于土著士兵用的多是大刀长矛,只能近身肉搏,而绿营兵却装备了火绳枪和弓箭,十分利于远距离作战,岳钟琪建议,应该改变队形,将汉兵布署在中间,临战时他们首当其冲,远距离杀伤敌人,而土兵则左右夹击,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这样才能取胜。
  对于最让清军挠头的碉楼,岳钟琪的观点十分鲜明:搞这东西只能用大炮。由于当时清军的炮根本轰不塌碉楼,他建议攻打的时候,汉兵和土兵分别编队,让汉兵在远处用炮轰击,实施火力压制,土兵则逼近碉楼展开强攻,这样才能各尽其用。这个招数,之前战死的任举其实也曾用过,效果相当不错。

  他还强调,我们要做到胜利了不争功,失败了不相互埋怨。如果再用土兵作战,就必须先解除他们的怀疑,才能有所收益。如果想用他们同时却又怀疑他们,这可是兵法上的大忌。
  (待续)
  日期:2013-11-19 11:32:33
  《九、尚能饭否》(中)
  不久,乾隆又专门下旨征询岳钟琪对金川之战的看法,老岳认为,清军应该从党坝方向突破,因为这里距离莎罗奔的老曹勒乌围只有五六十里的距离,一旦成功,就可以直捣敌巢。据岳钟琪说,他也曾对主帅张广泗反映过,但张却不以为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导致此事不了了之。
  张广泗拒绝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党坝离勒乌围虽近,但却“碉卡严密”,敌人的防御工事极其难啃,而岳钟琪率领的全部兵力,包括绿营兵和土著兵只有七千多。鉴于兵力不足,老岳和总督大人商量,要求增兵三千,而“广泗不应”。很显然,岳的人马已经是清军中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他们只听讷亲的命令,而张广泗虽然指挥不了他们,但却可以拒绝提供援助,张岳二人的关系仍然势同水火。

  而在岳钟琪看来,张广泗力主从昔岭和卡撒方向进军,选择的路线是完全错误的。这两个地方不仅距离金川中心勒乌围有上百里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噶尔崖,那里不仅险峻无比,而且战碉林立,由金川二号人物郎卡镇守,从地形来看,几乎是不可能拿下的,此前任举等人就是攻噶尔崖无果,殒命于色尔力战碉群之下。后来发展的情况也证明老岳的判断非虚——一直到第一次金川战争结束,郎卡的噶尔崖始终在清军的反复围攻下屹立不破。

  狭路相逢勇者胜,岳钟琪认为,党坝方向尽管敌人防卫森严,但如果我方兵力足够,困难是完全可以客服的,因为敌人坚固的据点其实只有党坝附近的康巴达战碉群,其他阵地都是摆设,而且正因为这一路线不好走,敌人反而可能掉以轻心。清军只要攻克康巴达,就可以“直捣其巢”杀入金川军大本营勒乌围,一举解决问题。
  在给皇帝报告的最后部分,岳钟琪提醒乾隆注意要两个人:“广泗信用土舍良尔吉及汉奸王秋等,恐生他虞。”这里的“汉奸”并非我们理解的那个意思,它其实指的是“汉人奸细”,而不是现在认为的“背叛汉人的奸细”。
  与许多人想像不同,“汉奸”这个词其实出现得很晚,很可能直到清朝初期才诞生,而且开始大概还是个褒义词。“汉奸”最早见诸史册,迟至乾隆十二年,而且竟然与张广泗有关。当时担任云贵总督的他在镇压“苗乱”中发现,有些汉人暗中支持苗民反抗满清。在给皇帝的奏章中,张广泗写道:“至苗民为乱,往往由汉奸勾结。”据说,当这些汉人被清军擒获,押赴刑场斩首的时候,他们还大呼:“人人都来当汉奸,还我大汉好河山!”

  显然,本身即为汉人的张广泗是不会以现在的语境来定义“汉奸”的,这里指的显然是“汉人奸细”之意。至于它转为“背叛汉人的奸细”,进而成为“卖国贼”的同义词,大概要到鸦片战争以后了,而该词在清末使用尤甚,不仅清廷的汉族官员们,连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也通通被革命党斥为汉奸,具体不再赘述。
  被岳钟琪宣布为“汉奸”的王秋,早已是张广泗帐下第一大红人,而阿扣的新丈夫良尔吉,也是王秋引荐给张广泗的,就是说王、良两人肯定是一伙的。张大帅对这俩委以重任,一个做为参赞军机的谋士,一个任命带领大军的向导。相比之下,同为汉人的张广泗可能对王秋更为信任一些,当他派良尔吉出去游说莎罗奔时,还要将其妻阿扣留为人质,当然这不排除张大帅有假公济私的成分。
  按照野史的说法,面对女婿的建议,莎罗奔对是否和平解决犹豫不决,据说就在良尔吉的游说要有转机的时候,岳钟琪却出来搅局,他率领所部突然从党坝方向发动了进攻,这是出自讷亲的命令。不过,清军却出师不利,前进没多远还没遇到敌人,军中便先发起了瘟疫,不得不顿兵不前,派人向讷亲请求增援。
  但是,任举败死以后,讷亲像霜打的茄子立刻蔫了下去,整日里躲在大帐里,一切军务任凭张广泗发落。张广泗正致力于和莎罗奔谈判,对岳钟琪的行为深恶痛绝,如果老岳真地从党坝方向一举拿下勒乌围,自己的脸往哪儿放啊。张大帅不仅对增兵请求置之不理,还对讷亲说,咱们刚刚吃了打败仗,可千万不能燥进啊!万一再来那么一次,咱俩的脑袋可都保不住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讷亲深以为然,于是下令岳钟琪退兵。

  野史继续写道,对张广泗掣肘的行为,岳钟琪感到无比愤懑,尤其是他偶然从别人处得知,那位曾仰慕自己的大美人阿扣,此时竟然就在老对头的军营中。见那人眉飞色舞说得啧啧有声显然艳羡不已,老岳不由得炸了肺,他立刻派人去打探,正赶上张广泗大摆筵席,席上阿扣即兴起舞,与张大帅眉来眼去你情我意,正好被探子看了个正着。
  闻听此言非虚,岳钟琪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痛彻心扉,他忿然骂道:“老混蛋竟然得到那个尤物的芳心了吗?真是十年一梦恍如隔世,想当初,她为了我甘愿抛弃丈夫私奔,可我却没有在意,但好聚好散,也还说得过去。可没想到,现在她却投向了老混蛋的怀抱,大家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不是明摆着让我自惭形秽难堪嘛,这让我的老脸往哪儿放啊!老匹夫真是欺人太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