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啸九州——五胡乱华300年实录》
第14节

作者: 拓跋敕勒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李雄表现出犹豫的样子。“李流是我叔叔又是首领,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大逆不道?”李离劝他说:“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大家好,更何况我们是救他们的儿子!”李雄深表赞同。于是,二人带领几个手下冲进军营,先把李流和李含捆绑起来,然后对其他的兵卒说:“我们已经跟官军作战这么多年了,杀死官兵无数,就算投降也不会被赦免,只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为今之计,唯有拼死一战才有机会活下来!”“对!将军说得对!”很多原本就拥护李雄的战士喊起来,其他人也跟着一起响应。

  有了群众基础,战斗力自然爆棚。李雄与李离率领着视死如归的将士们向孙阜的军队发动突袭,孙阜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两个李家子弟被顺利救回。
  可是,光打败孙阜没用,他还有个强大的盟友宗岱,李雄他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
  宗岱不知沾染什么疾患,突然病故了。树倒猢狲散,宗岱一嗝儿屁,他带来的荆州军队也自行退去了。真应了那句心灵鸡汤——越努力越幸运。
  李雄顺利救回了人质,解除了危机。李流和李含先前还挺痛恨李雄,担心自己儿子被害,结果自己的儿子们全须全尾回来了,他们顿时喜悦又羞惭,从此认定李雄具有领袖的才能,暗暗把他当做了接班人。
  公元303年7月,李雄占领郫城。李流把军队迁到郫城驻扎,蜀地百姓十分惊慌,纷纷修筑土堡据险自守。没法自守的有的向南进入宁州,有的东去进入荆州。周边很多城镇乡邑的百姓都走空了,看不到人烟。李流的军队没有掳掠到一点儿东西,兵士们都饥饿疲惫。
  此时,不远的涪陵(应该是今天的涪县一带)城中尚有一千多户人家,依附于青城山隐士范长生。平西参军涪陵人徐舆来游说罗尚,说可以说服范长生共同对付李流,条件是让他当汶山太守,这个罗尚不知是没看得起徐舆,还是没看得起范长生,总之婉拒了徐舆。徐舆一怒之下,就打开城门投降李流。李流没罗尚那么抠门,直接让徐舆担任安西将军。
  徐舆说到做到,立刻去游说范长生,让他给李流提供粮食,范长生接受了他的游说,给李流的军队提供了粮食。李流的军队吃饱喝足,顿时军心大振。
  不久之后,李流病危,论资排辈的话,应该轮到李骧来当接班人。但李流觉得李雄更有领袖气质,就提议让李雄来做接班人,大家也深表赞同,一致推举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治所就设在郫城。李流病故后,李雄接过了大旗,这支流民起义军很快步入争霸称雄的快车道。
  李雄上任后不久,就耍了罗尚一把。把他用了两次的诈降计还给他。李雄派武都人朴泰向罗尚投降,结果罗尚真上钩了,接受朴泰投降。朴泰就让罗尚袭击郫城,声称自己可当内应。罗尚派隗伯带兵攻打郫城,与朴泰约定以举火为信号。

  当天晚上,隗伯的军队看到火起,争相攀缘长梯登城,结果正好钻进李骧的包围圈,隗伯大败,身负重伤,被李雄活捉。李骧则冒充隗伯的人马连夜到达成都城下,朝城上大喊:“将军,我们已经攻下郫城了!”城门守卫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入了少城。在这危难时刻,罗尚不知哪根筋突然好用了,认识到这是一个阴谋,连忙退回太城死守,从而躲过一劫。
  不久,李雄又派李骧攻打犍为,杀死太守龚恢,从而截断罗尚的粮道。
  公元303年闰12月,李雄对罗尚发起总攻击。此时,成都被围困多日,罗尚的军队已经没有粮食了,他便留下牙门将张罗守城,自己夜里从牛水向东逃跑。他逃走后不久,张罗也不愿意抵抗了,打开城门向李雄投降。
  公元304年,司马家族大战正酣,李雄和大臣们都觉得此时天下大乱,他们也该割据称王了。李雄觉得范长生有名气威德,并且被蜀地百姓所看重,就建议推举他做国君。范长生不同意,其他的部将也大多请求李雄登上王位。

  同年10月,在大家的一再支持下,李雄即位为成都王,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建兴。废除晋朝法律,自建法律七章。李雄让李骧任太傅,李始任太保,李离任太尉,李云任司徒,李璜任司空,李国任太宰,阎式任尚书令,杨褒任仆射。尊奉母亲罗氏为王太后,追尊父亲李特为成都景王。
  公元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即成汉)。
  成汉帝国成为八王之乱以来,华夏大地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李雄和他的大臣们都算不上雄才大略,但却把巴蜀一带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生活安康,安居乐业,成为战乱期间西南百姓最后的伊甸园。
  日期:2014-12-29 21:18:06
  第七章 匈奴称王

  一、
  李家兄弟建国之际,司马家族还在折腾呢。
  晋惠帝司马衷回到洛阳后,杀人魔王张方倚仗着兵权独揽朝政,司马颖连边儿都靠不上。当初对司马颖点头哈腰的官员们也纷纷倒戈,给司马衷进言,要求把司马颖的爵位降掉一格儿,就是把王降为公。还要司马衷将张方赶回自己的郡县去。
  司马衷虽然比较白痴,但他也知道,他哪管得了张方啊。

  张方在洛阳待了几个月,烧杀抢掠,已经把老百姓祸害的差不多了,都没什么油水可搜刮了,连手下的兵卒都有些厌倦了。张方就想逼司马衷迁都到长安去。但又担心司马衷和大臣们不同意,张方就想等司马衷出行时,把他强行带走。可是司马衷或许一路上走得太辛苦了,在宫中一坐就不爱动地方了。张方就请司马衷去拜谒宗庙,司马衷还是不肯。
  见皇帝老儿不吃软的,张方只好来硬的了。304年十一月初一,张方带兵进入宫殿,要强行带走司马衷,司马衷连忙到后园竹林中躲避。但张方的手下,还是找到了他,将他带出来逼迫着让他上车,傻子惠帝流着眼泪只好答应。张方还在他面前假惺惺地行礼说:“现在盗匪横行,守护皇宫的禁卫势单力簿,希望陛下到我的营垒中去,我一定拼死保卫皇上。”
  见张方动粗了,其他的大臣们吓得四处逃避躲藏,正直的中书监卢志也无可奈何,只好在一旁劝司马衷:“为今之计就先听张方将军安排吧。”司马衷只好跟着张方来到营垒,并让张方准备车去装载宫女和宝物等。
  有了皇帝的谕旨,张方的兵士们就如鱼得水了,他们来到皇宫中大肆抢劫奸污宫女,争夺瓜分宫中所藏的物品。最后连宫中的各种丝织垂穗、帷帐都割下来当作马鞍垫子用。宫中收藏的魏、晋以来蓄积的宝物,都被兵士们一扫而空。为了断绝惠帝返回宫中的决心,张方还想放火烧毁宗庙、宫室,卢志冒死相劝:“将军要学董卓吗?董卓暴虐不讲道义,在洛阳杀人放火,老百姓对他怨恨的声音,一百年后还能听得见!”张方虽是个粗人,对董卓的光辉事迹却早有所闻,听卢志这么一说立刻住手了。

  司马衷在张方营垒中停留了三天,张方就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兄弟皇太弟司马颖、豫章王司马炽,并驱赶着众位大臣向长安进发。大臣王戎趁官兵不注意,偷偷溜掉,逃往郏县。这位王戎就是前面屡屡提到的琅琊王家的人,他跟王衍,还有后面将提到的王导、王敦是堂兄弟,王羲之是他的堂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