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湖:揭秘一座中越边境的水库里埋藏着的秘密》
第14节

作者: 您的好友机智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靠一星期才过来,那么忙啊,对方什么来头?”年轻侦查员问。
  “中科院院士,徐楠。”何健航缓缓说。
  ————第六章 完————
  2013-12-01 13:55:24
  第七章 勘探队
  在进候客室之前,调查组几个年轻人在门口窃窃私语。
  年轻侦查员:“我有一点紧张…要不健航你先进去吧,反正是你联系的人。”
  “不行,要进一起进!”何健航说。

  “哈?你是不是也紧张啊。”张晓斌嘲笑何健航道。
  “滚,我在想怎么进去跟人家打招呼才礼貌一点。”何健航解释。
  “你师父真够意思,丢我们几个小的去见那么大来头的人。”张晓斌道。
  “说得好像你爸够意思似的,他不也自己跑出去吃饭了?”何健航骂。

  “咳咳。”年轻侦查员咳嗽了一下,对他们二人使了个眼色。
  卢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们身后,三个人立即站直敬了个礼,心里担心着不知道有没有他们的话有没有被他听到。
  “我都听到了。”卢昊说,“你们以为我真敢让你们几个小孩去给人家院士录笔录啊?闪开!”
  卢昊轻轻敲了一下门,里面传来一个很温和的声音,“请进。”

  把门打开,里面坐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虽说是个年纪和卢昊相仿的中年人,但二人在外貌上差别很大。卢昊长期待在安全部做侦查工作,虽然打扮随意甚至有点邋遢,但外表看起来都不过四十岁,但对方一看就是一副老教授的样子,头发花白甚至有些佝偻,但衣着得体,很有气场。
  “徐院士,你好你好!”卢昊满脸堆笑道。看到一直以来对他们要求严厉的卢昊这时候一副谄媚的样子,三个年轻人偷偷笑了起来,被卢昊瞪了一眼才老实。
  “徐院士真是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本来应该是我们等您的,变成您等我们了,真是太对不起了。”卢昊赔罪道,“我们刚刚开了个会,才散,现在刚好饭点,我们先一起吃个饭吧?”
  “吃饭就不必了,”徐楠笑道,“卢警官不用太客气招待我,其实我已经订好明早回北京的机票,而且我还有一件事要做,所以咱们抓紧时间吧?”
  “啊,您那么忙啊…”卢昊有些吃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徐楠解释道,“学术界事务拖身实在为难。”
  “那真是抱歉…早知道这样应该是我们上您那录笔录的,我部下家教差,您别介意。”卢昊很不好意思道。
  “没关系,我早就很想回来看一看了,借这次机会来一次,不过竟然是因为这种惨事,真是,唉。”徐楠叹气道。
  “那您刚才说的,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回来这里看一看吗?”
  “也不完全是,说准确点,我想去看看水库,所以录完笔录以后想麻烦你们带我过去看看,方便吗。”徐楠说。

  “啊…好,可以可以。”
  “那我们开始吧?根据你们的要求,需要带的材料我都尽量带了,卢警官,你开始问吧。”
  “啊,好的好的,那我们开始。”卢昊说,“何健航,做笔录,张晓斌,倒水去。”
  “首先请介绍一下当年那支勘探队的组织情况吧?”
  “嗯可以。我们那支队伍是1982年成立的,隶属于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由理工大地质系从毕业生里直接抽员组建,十个人,包括三位指导老师,听说他们三个都是勘查局里资历最老的队员,而且一般情况下带队的老队员只有一个,这次却给我们调了三个,说是我们有大任务,必须要谨慎。”
  “据我所知,您和李力不是大学同学关系吗?为什么不是同一年毕业?”
  “专业之间学制不一样,我的专业是三年本科毕业,他要读五年。不过大一的时候我和他都在地质系,后来他转学到土木系了。”
  “好吧。那您刚刚提到的大任务,是怎么样的任务?”
  “探寻天然防空洞,一是用来储备核力量,就是说遭到核打击以后还有能力进行反击,二至少能够提供防护,减少伤亡。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且中苏关系僵化,我们怀疑苏联人有可能在越南边境秘密部署核武器,而你看,垌央县又处在边境线上,所以不仅仅事关核威胁的问题,也是为周边几百公里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庇护所。”
  “所以你们的工作才是保密的吗?”
  “确切地说,一开始不是完全保密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工作只要不泄露具体位置就行了,所以没必要处处防人。”
  “那后来为什么又完全保密了呢?”
  “嗯…我应该从哪里开始说呢。”

  “没有关系,您觉得怎么说比较好表达就怎么说吧。”
  “啊…想了一下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不然我们从头说起吧?这样也许我有一点思路,很多事情记不太清了。”
  “没问题没问题,那么我们就从你们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说起吧?”
  “这样也好。82年8月份,也就是我毕业并加入勘探队两个月后,我们去了垌央县隔壁的平川县。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是到平川县而不是直接去垌央县,原因是这样的,虽然两地均为喀斯特地貌,但不论从地形,地质,岩层产状,岩层走向上看,平川县更符合能够形成大型地下空洞的特征,而且,就各县提供的岩石样本来看,平川县形成的溶洞有可能更为牢固、宽阔,安全系数更高,所以我们选择首先去平川县。”

  2013-12-01 22:59:43
  “您刚提到有三个指导老师,能够先介绍一下他们吗?”
  “嗯,有一个姓方,是理工大地质系的老师,三十几岁的样子,他教过我两个学期的地质课,但我和他不是很熟。一个姓刘,地质局的老队员,他跟我说过他二十九岁,不过我们觉得他有三十九还差不多,所以我们叫他刘叔叔。还有一个和你一样也姓卢,改革开放以后他是作为省地质局特聘的高级技术员招聘回国的。这人很厉害,他早年在外留学,年纪轻轻不到三十岁就拿到地质学博士学位了,但这人有个毛病,脾气大又喜欢摆架子,说话又爱夹外文,所以我们挺讨厌他的,当面叫他卢老师,背后笑他光头,不过他也不算光头,就是头发有些稀罢了。”

  “呵呵呵,挺有意思的,”卢昊打哈哈道,“请继续说下去。”

  “虽然间隔不到七十公里,但平川县和垌央县完全不一样,平川县不论工业还是农业都很发达,矿产特别是煤矿非常丰富而且城区又坐落在平原上,交通通达,所以那里发展得很好,条件差不多能赶上一个地级市。我们的住所被安排在某个单位的招待所里,唉,哪个单位我也记不清了。第二天他们给我们派了个向导,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他是本地人,当地矿务局煤层勘察队的副队长好像是,我也记不太清了。他带给我们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平川县境内所有溶洞和煤矿的位置,他告诉我们,他这星期会带我们走遍这些点。光头不太同意,觉得这样完全没有科学性,和他对这件事有过好几次争执。我们走了一星期以后,光头罢工不去了,原因一是因为队里没人听他的他感到不尊重,二是这两天我们走过几个溶洞和矿洞都完全不符合规格,容量倒还好说,可完全没有强度足以支撑扩容,还有就是渗水问题,有一个矿洞我们探过以后发现这个矿洞它毗邻地下水,我们老师直接就上报安监部门把这口矿井给封了。白吃白喝白住一星期不说,还封了人家一口矿,他们对我们越来越冷淡,最后连向导都不来了。不过也没事,反正我们也不需要和当地有多少交流,每天就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可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