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14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国家政策,那都是能端上桌面的东西,这种东西再有问题,也是有个样的。你们下面胡折腾,都是暗地里捣鬼,你们再把它说得有理,它也都见不得光。
  对于这种事,我不愿意深究,你们也别跟我蹬鼻子上脸。否则,谁不服,我现在就派人调查他的经济问题,我到要看看,他是真关心老百姓,还是假关心老百姓。
  老百姓苦、老百姓穷。少你妈的装逼吧。你们谁敢给我站出来,亮亮说一声,我当官从来不贪污、从来不受贿。再跟我出来装这种逼。
  所以,你们只要少收点收点黑钱,这些赋税早就收齐了。如果把你们这些装逼货家的赃款全搜出来,帝国三十年不收税,也不会缺钱的!
  如果你们真的关心老百姓,真的关心帝国,就把你们家的赃款拿出来,捐给贫困地区;如果你们真的关心老百姓、真的关心帝国,以后就少贪污腐败点。别他妈的,没事就喜欢装逼。
  我对你们半公开的收黑钱,从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给你们脸了,竟然玩的越来越大,啃光了地皮,还想啃两口天啊?
  这些天,皇帝一直都跟我催赋税的事;我这些天,都快让皇帝逼死了。你们让我渡过这个坎,什么也好说。如果你们想让我死在这个坎上,我临死也得拉几个垫背的。
  所以,装逼的话少跟我说,我只想知道,今年的赋税,你能不能给我交齐了?谁还想说,我就是无法交齐,给我站出来!
  皇帝能这样训官员吗?皇帝永远也不能这样训官员;甚至都不能私下流露出类似的意思。所以,在皇帝面前,官员们就可以没完没了的装逼;更拿各种大道理挤兑皇帝。最后,总能把皇帝驳的理屈词穷。
  如果皇帝一急,也说出这种大实话来,那可坏事了。因为,这种事肯定能上头版新闻。因为,传说中昏君、暴君,也没有这样管理帝国的。因为,这猛猛一听,实在就像大贪官训小贪官们。再仔细体会这些话,还处处透露着黑道大哥收保护费的意味。
  为什么皇帝喜欢重用所谓的奸臣呢?因为,所谓的奸臣才能管住下面的人;因为所谓的奸臣,才不怕担恶名的。所谓的奸臣,绝不轻易上交矛盾,换而言之,有事就在自己这一层就地解决。
  所谓的忠臣,常常与此是相反的。所谓的忠臣永远都是一脸装逼样,更有事就把责任推给皇帝。你从他们说的话去看,永远很感人。问题是,说到干点实事,他们一个比一个躲的远。皇帝信任这种忠臣,那是死了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日期:2013-12-09 20:16:29
  当然了,辅臣这样说完后,还会告诉官员们。现在皇帝对什么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还让我这样的人出来主持工作(意思我是传说中的好人,从来不害大家),说实话,那就是皇帝仁慈、通达。

  大家如果不支持我好好工作,明天皇帝撤了我,然后放几个如狼似虎的家伙出来主持工作,大家这种舒心日子,肯定会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大家应该珍惜这种日子。
  辅臣这种话,绝对不是恐吓之词。因为,万历年间的几个辅臣,总的来说,都是温和有余,狠劲、恶劲不足。所以,你别看万历昏晕,但是官僚政客的日子一直也比较好过。否则,借那些官僚政客点胆子,也不绝敢动不动就非议皇帝、非议政府。
  后来,天启皇帝一怒,把魏忠贤那种恶人放出来,整个官场顿时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面对皇帝这种冷酷的行为,大家都只会高呼了,厂臣公、厂臣廉,厂臣一心为国为民。于是乎,一年之内全国就为厂臣建了四十座生祠。大家对厂臣尚且如此,对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再后来,崇祯皇帝一怒,那是手握带血的刀,说砍谁就砍谁(在皇帝手下工作的人,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最后,以至某些历史学者,动则就说崇祯残忍刻薄。问题是,皇帝拿着带血的刀,砍完这个砍那个,也无法让官员认真工作;皇帝再没完没了的给官员们脸,那还了得?
  崇祯临死前说,官员个个可杀。这话也许偏激,问题是,看民谣里的话,岂非也是如此说的。因为,基于老百姓的视角,一定级别之上的官员,都可以不用审判就枪毙,按法律而言,肯定冤枉不了几个人。
  日期:2013-12-09 20:17:16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顺着前面的话题说事。
  当然了,在这种背景下,也不排除有些地方,那是真的有灾情,而且灾情非常严重。所以,他们自然还会求辅臣放宽一些。总而言之,这次是真的,不信您可以问大家。
  如果事情真是如此,基于官场的朴素情谊。应该是有很多人出来作证的。
  问题是,如果大家都顺着杆往上爬,都出来相互作证,那什么话也别说了。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给脸不要脸。因为大家都这样,辅臣还拿什么向皇帝交差呢?

  换而言之,我想给你们点脸,你们就这样不给我脸。你们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连这种基本道理也不懂?面子是互相给的,我给你们脸,你们就蹬鼻子上脸?既然如此,那什么也不要说了,就公事公办吧。
  听到辅臣这样一说,官员自然不敢蹬鼻子上脸了。
  这样一折腾,最后总会有几个地方可以戴上“贫困县”的帽子(通常都也未必太没谱,因为,有的地方那就是你把官员杀了,他也完成不了当年的赋税),这样一折腾,工作大致就可以结束了。因为,普遍地方都如数交上税收,少数地区,因为天灾可以减免,而且政府还会拨点赈灾款。
  辅臣们拿着这种年度报告,让皇帝一看,皇帝应该会满意的。只要皇帝满意,今年的工作就算混过去了。
  日期:2013-12-09 20:20:17
  如果辅臣拿上去的年度报告,都是这里拖欠赋税若干,那里拖欠赋税若干;总计拖欠赋税一大堆。就是辅臣开口闭口老百姓苦、老百姓穷,应该宽限宽限。皇帝也可能唾他一脸,因为,人们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现在当着家,难道也不知道柴米贵吗?
  你以为国库的钱,全是我拿着花天酒吗?这些钱,各个部门都会伸手要的,到时我拿什么给他们?我跟他们也拖欠吗?千万别说,从我的小金库里拿钱,我他妈的还不够花呢!

  更主要的是,下面那些王八旦(甚至包括你),天天都是怎样的刮地皮,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在会上,我没法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啊。
  什么老百姓穷、老百姓苦,所以赋税收不齐。你是不是看我长得像白痴啊?
  也许皇帝有涵养,不会跟这辅臣这样大发雷霆。而且,皇帝这些话,通常都也是在心里在说。因为,皇帝是不能乱说话的。
  但是,过些天,皇帝肯定会给这几个辅臣找个清闲的地方。如果皇帝心眼再小点,没准就让锦衣卫请辅臣谈话了。
  我们翻开历史书,总觉得,皇帝喜欢重用奸臣。其实呢?把你放到皇帝的位置上,你也会重用奸臣的,因为,忠臣除了跟皇帝扯淡,就是跟皇帝扯淡。

  皇帝坐在台上,是不能像辅臣这样主持工作的。就在酒桌上也不能这样指导大家工作的。
  而不能这样做,那官员们人多势众;所以,自然就会欺负皇帝不敢放下架子说大实话,就用各种装逼的话来挤兑皇帝。最后,政府工作会议,就成了装逼大会。
  其实,我们看现实中的许多工作,都也是这样干的。大家在会上说的话,和在会下说的话,那完全就是两套内容。如果大家永远是会上那样说话,那什么工作也会变得缺乏效率、甚至没法进行的。
  而且会越大,越是如此的。皇帝亲自主持的大会,大家发言时,那都是谨慎而又谨慎。因为,那种地方敢胡说八道,就有可能把前程毁了。而且在那种会上,永远不变的主题,都是为人民服务,但在现实操作上呢?恐怕就是传说的为人民币服务了。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