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
第33节

作者: 秦时月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国本来想和晋国来一次真正的决斗,为什么放弃了这次机会,文献中没有给出确凿的答案,我们只能靠猜测——一种可能是:秦人自持勇武,但与晋军相遇才发现晋军也同样勇武不好惹,打下去自己捞不到什么便宜,便草草收兵;第二种可能是:临战之际河神突然“显灵”,警告秦人无法取得此战的胜利,秦国是一个极其迷信的国家,自然不能忽视神灵的警告。至于晋国方面本来就想以逸待劳拖垮秦军,并不想和秦军硬拼,一见秦军撤离,也懒得追赶,收兵回营便是。

  晋军躲在营垒里边吃得饱穿得暖,秦军则远离本土,国内的粮秣辎重接济不上,眼见得粮草一天比一天少,这样耗下去非败不可。秦康公打算撤兵,但两军对峙哪能想撤就撤呀。秦康公没办法,只能冒险玩了一把诈。当夜,秦国的使者突然跑到晋国军营下战书,约定明天和晋军再次决战。臾骈看出了里边有诈,秦使走后,便对赵盾说:“秦使说话底气不足而且语无伦次,眼珠子转来转去,一定另有别的企图,估计秦国是怕了打算逃跑,趁他们撤退之际,我军出动把他们逼到黄河岸边,一定可以全歼。”

  赵盾闻言大喜,号令三军即刻出发,别放跑了秦军。但晋军这时却冒出了两个纯爷们儿,第一个便是赵穿,第二个是下军佐胥甲,两个人嫉妒臾骈存心想坏事,便拦住军营大门,喊道:“阵亡的将士还没有掩埋,你们就忍心放弃他们?约定了日期交战,你们不敢,却要把人家逼到险地,不是大丈夫所为。”结果晋营里边你吵我嚷乱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一看对面的秦军营地,早已空空如也一个人儿都没了。因为晋国的这两个“纯爷们儿”,秦军算是躲过了一场浩劫。

  秦康公侥幸安全回国,但并没有善罢甘休,这年年底,秦军攻打晋国的瑕地(位于今河南陕县西南),目的就是占领桃林塞,打通秦国通往中原的通道。但晋国很快就看出了秦国的意图,于第二年派詹嘉带兵镇守瑕地扼守桃林塞,将秦国死死地封堵在关中。

  日期:2013-12-03 23:45:20
  正文
  狐射姑在狄,士会在秦,这两个人对晋国内部的情况一清二楚,秦人和狄人利用这两个聪明的脑袋对付晋国,确是晋国的心腹大患。因此晋国有人提议召回狐射姑和士会,狐射姑是赵盾的政敌,赵盾不可能召他回国,而士会这个人确是一个人才,与自己没有利益的纠葛,于是赵盾便萌生了召士会回国的打算。
  公元前614年夏,赵盾召集晋国的六卿在诸浮开会,大家在一起嘀嘀咕咕了一番。
  公元前614年的一天,晋国魏城的大夫魏寿余慌慌张张的逃亡秦国。到了秦庭便哭诉事情的原委。原来魏寿余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晋国把他和他的妻儿老小全都关押起来,魏寿余趁着狱卒大意,一个人深夜越狱成功,打算带领魏地的族人投奔秦国,同时将魏城献给秦国。秦康公一听当然高兴,白捡的便宜谁会不要。魏寿余趁秦康公没注意,狠狠地踩了在旁边的士会一脚,士会心里一咯噔,马上便明白了魏寿余的意思。原来魏寿余降秦是假,诱骗士会归晋才是真,这是晋国六卿早都设计好的圈套。

  其实士会这几年在秦国混的实在郁闷,就盼着能早日归晋。论人品论智商,士会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年就是愤恨赵盾背信弃义,又感觉对不起秦国,才和先蔑带着族人投奔秦国,这几年没少替秦康公出谋划策。但到了秦国以后却大失所望,因为包括秦康公在内的秦国一帮君臣都是孤陋死脑筋的糊涂蛋,而且秦国朝野还弥漫着强烈的仇外、排外情绪,尤其是对晋国人。一个聪明人如果被放到聪明人堆里,会被大家当成聪明人看待,如果被放到一群糊涂蛋堆里,就会被糊涂蛋当成傻瓜。士会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这几年在秦国不但没有用武之地,反而被排外的秦人当成了另类,别提多憋屈。魏寿余此次诈降正中士会的心意。

  但秦庭里并不全都是糊涂蛋,有一个人便对魏寿余降秦心存怀疑,这个人是绕朝,绕朝估摸着魏寿余此来是奔着士会来的,于是便进宫苦口婆心的向秦康公进言,但此时的秦康公心里正惦记着魏城,哪能听得进逆耳之言。
  话说秦康公带着军队高高兴兴的去接受魏城,到了黄河西岸,河东岸魏地的百姓正在那等着呢。魏寿余向秦康公建议:还是派遣一个能和魏地人沟通的秦臣随自己到河东,不然魏城的百姓不会相信。今天中国各地都有本地区的方言,如果说快了外省的人便很难听懂,几千年以前的列国时代,各国之间要闭塞得多,语言、文字上的差异就更大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地道秦人到晋国还真的很难与晋人交流,当时在秦国,晋国话说得最溜的恐怕除了士会就没有第二个人了,魏寿余的用意是明摆着的。

  秦康公看不出里面的故事,但绕朝可看出来了,刚要上前进言,但见秦康公狠狠地瞪了自己几眼,绕朝蹦到嗓子眼儿的话生生地咽了回去,心想自己就是说了也没用,君上已经鬼迷心窍了。
  那边士会开口说话了,他表面上还要装出拒绝的样子,说道:“君上如果派遣臣下,臣万死不辞,但晋人狡诈多端,如果我到了那边,晋人反复不放下臣回来,到那时我死在晋国,君上怨恨就是杀了臣下的家人也于事无补,到时悔之晚矣。”这是士会为了保全家人特意设的套,秦康公天真加厚道,承诺道:“你放心的去吧,如果晋国不放你回来,我一定把你的家人完好无缺的送到晋国,我若食言,有河神为证。”士会知道秦人重诺而且迷信,秦君以河神发誓,已经彻底入了套,于是和魏寿余两人奔向河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