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第28节

作者: 二郎神犬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03 21:41:00
  聪明的看官到这里大概就能猜到陈子阳是怎么用“巴那松鼠犬”来偷手稿的了。因为唐敏的手上有独特的CN5香水味,而帅府的所有机密文件都是从唐科长手上过的,那么这些文件上必然就会留下CN5香水的气味。这个气味同时又是陈子阳已经让“巴那松鼠犬”嗅熟了的,根据气味寻找物品对于被“徒太部落”视为珍宝的“巴那松鼠犬”而言,简直是小小菜一碟。
  我们在“帅府窃案”那章的开头介绍过,陈子阳入住的万国酒店与帅府的东花园(即大小青楼所在处)仅一街之隔,而巴那松鼠犬的嗅侦距离最远可达十公里,并且直接都是嗅空骚。一般的警犬、猎犬用鼻子按照气味来寻找物品、猎物时,都是将鼻子贴在地面,一边嗅探一边缓慢寻找前进的;而顶级的警犬、猎犬则是可以抬着头,直接嗅出空气中物品、猎物留下的气味,行云流水般向气味源所在地一路小跑而去,行内人称这种抬头嗅空气中味道的叫做“嗅空骚”(所谓的“骚”是指气味的意思,因为最初这是用来形容猎犬嗅探猎物骚味的)。

  真正使用过这种嗅空骚的顶级警猎犬的玩家,会深深迷恋上“追踪”这一貌似枯燥乏味的科目,因为这简直就是艺术的享受。
  开始时,陈子阳并不确切地知道到底能到手什么文件,只是觉得,但凡经过唐敏之手的文件一定是比较重要的,能偷点什么是什么。而近期奉军跟日本方面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偷到的东西大体应该会跟日本有关,而内务总长布置的任务也只是让他们来监视、搜集帅府与日军的往来关系,最好力所能及地能想办法窃取一些文件,但也并没有具体指明是什么文件。
  而最终竟然鬼使神差地偷到了一份如此重量级的密电,并且还是张作霖张大帅的亲笔手稿,谁都没有想到,陈子阳拿到这份手稿时惊得瞪大眼来回看了几遍。一是不敢相信到手了大帅手稿,二是不敢相信手稿中所写的以落实日本方面早在1915年就提出的“二十一条”合约内容为条件,换取日方供给军火装备的支持来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旨在灭我中华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合约是大多数看官所熟知的,包括因此间接引发的“五四运动”。二十一条早在1915年便由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但鉴于国内及国际上强大的舆论及政治压力,始终未能得以完全实现,并且合约内容及部分条款一直在被修改或废除,小日本很是伤脑筋。
  至于张作霖是否真的愿意以落实二十一条为代价,来换取日军的支持,还是仅仅以此为借口,嘴里答应而实际抵抗,我们不得而知。而且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一方面日本其实是不愿意张作霖完全做大的,因为张作霖不是溥仪,不是那种当日本傀儡的人,如果张的势力完全发展的异常强大,那么日本一直觊觎的满洲可能永远无法从张作霖那里得到;但同时,日本又必须某种程度上与张作霖合作,因为如果不与张合作,中国国内的很多事凭当时仅有旅大一地的日本是无法做到的,尤其是满洲的问题,日本人自从学了中国的三国后就变得很聪明,很是懂得合纵连横之术,知道对于那时中国国内遍地林立的军阀势力,必须联合一部分,打击另一部分,不可能全面开战,而联合张作霖似乎是铁定的事情。

  所以日张关系一直为外界诟病不已,现在再加上这封手稿,其效力如果用于某些特定的人,会如同导火线一般引起大事件。
  而郭松龄就是这个特定的人。
  郭松龄在旅店读完此信,勃然大怒,连带着多年来积累的新仇旧恨,口中大骂张作霖勾结日本。要知道,当时郭松龄是有相当强的军事资本的,首先他拥有奉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共计约七八万人,尤其是奉军的两个炮兵旅均是归其指挥;另外由于郭松龄一直是与少帅张学良一部的,郭松龄的部队就是张学良的部队,郭松龄当副军长张学良就是军长,所以张作霖几乎把奉军最好的装备、最优秀的士兵都配给了郭松龄。因此奉系精锐均在郭麾下,他有狂跟怒的资本。

  日期:2013-12-04 22:24:00
  有些看官可能会问,这些部队不是同时也是张学良的吗?毕竟郭松龄只是副军长,而张学良是军长啊!
  在任何一个人事系统,军队也好、官场也好,法律赋予的(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未必是该系统中最有实际掌控权的。说个最好理解的例子,汉献帝是汉朝当时名义上的最高权力者,可是曹操、袁绍、董卓哪个把他放眼里呢?这种臣强主弱,或者主强臣也强(比如吴三桂与康熙)的情况,我想在各位看官身边的实际工作生活中一定不少见。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一个当红影视歌星就能让那么多的粉丝为他/她要死要活,更何况郭松龄这样在军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将帅呢?不要说他好歹还是副军长,以他的资历,就算现在这个副军长的职位被罢免了,也照样会有一大帮人唯他马首是瞻、跟着他干!
  这种软实力,也就是威望、号召力、影响力、信誉口碑、人脉关系、客户资源等,其实才是最厉害的,也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大象无形”。真正大的势力、实力、气势等是无形的,也只有最终达到无形的境界才是最强大的。为什么?因为有形就会被制,就会有弱点被人捏住,就有被别人抢走的可能;而无形的东西,别人是抢不走的,是拿你没办法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子孙留财富留公司留位置不如给子孙留才能留技能留手艺。朱元璋那么苦心孤诣的创造了那么强大完善的一个国家法制系统,认为子孙什么都不用做,哪怕是个弱智,只要按照他所制定的那一套现成制度来,就可以永葆子孙的皇位,永远延续他的大明王朝。可是事实呢?明朝照样被清朝干掉。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公司,之所以有公司能百年来一直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引入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而这个职业经理人制度其实就相当于君主立宪制,如果长期按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下去,公司创始人家族及继承人在公司中的位置,就跟目前各国皇室之于各自政府一样,只是法律上的公司拥有者而已。
  看官们实在抱歉,一不小心又扯远了。言归正传,郭松龄立马去找同在日本观操的国民军代表韩复榘,告知其张作霖欲勾结日本以换取军火装备,来进攻他们国民军,并托韩复榘将自己愿意倒戈,与冯玉祥联合反奉的意思传达给冯玉祥。
  韩复榘听后大为震惊,连忙表示一定将郭松龄的意思传达给冯玉祥。不久,郭松龄便被张作霖召回,部署在在天津地区,组织部队随时准备进攻冯玉祥。冯玉祥得到张作霖准备向他动手的消息,也急召韩复榘回国,韩复榘立刻汇报了郭松龄欲倒戈联合反奉之意,最终冯玉祥、郭松龄、李景林三人签下密约,联合反奉。郭松龄于11月22日在滦州兵变,猛攻张作霖,开始时势如破竹,张作霖已几乎做好下野并逃亡大连的准备,但由于冯玉祥、李景林的不配合,导致郭孤军奋战,再加上日本人的因素,最终郭松龄兵败被杀。

  郭松龄倒戈反奉,是一次差点就改变东北命运的大事件,如果郭成功,那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九一八”,只是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又有几人知道陈子阳与巴那松鼠犬曾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呢?
  后来陈子阳在回顾此事时,也不得不佩服内务总长的智商之高、运筹之妙、眼光之远。可以说,内务部总长才是整个事件真正的幕后导演!而徒太部落的都隆融霍,也趁日本关东军从旅大倾巢出动前往沈阳协助张作霖攻击郭松龄时,成功抢回了自己的那批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