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夫人传,不负江山不负卿》
第35节

作者: 云蒙居士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素与徐德言寒暄几句,然后让其坐在自己对面,家人上茶之后杨素命家人把小夫人请出来。

  这一说小夫人徐德言就明白了一定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爱妻乐昌公主。
  时间不大,只见一个衣着华贵举止优雅的女子出现在了面前,身段窈窕,容貌清丽,虽依旧的美丽可却覆盖着一层散不开的愁云,女子消瘦一场,仿佛肌骨大都无一把,徐德言看了第一眼就知道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自己的爱妻,相思相亲终得见,这一刻徐德言欣喜的站起身来,他多想上前把乐昌紧紧的拥抱在怀中,诉一诉别离之苦,可面对杨素一切的情意只好暂时的隐忍。而乐昌看到徐德言的那一刻自己的心亦如徐德言之心,可他们之间横亘了一个杨素。

  杨素让乐昌公主挨着自己坐下,然后说你们都把各自的铜镜拿出来给我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重圆。
  乐昌和徐德言都把各自的铜镜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交给了杨素。
  杨素把乐昌和徐德言的铜镜拿在手里核对起来,没有想到凉快铜镜居然真的对在了一起,而且是严丝合缝,若不是之间那一道微小的裂痕让人汉南看出这是凉快分离的镜子。
  拿着那重圆的铜镜杨素忍不住的感慨万千,这铜镜果然对在一起了,真是神奇啊。
  乐昌和徐德言默契的点点头,他们虽然相顾两无言,可延伸却在诉说着彼此心中的万语千言。
  杨素拿着那那块铜镜沉默了许久,然后才看着徐德言缓缓的说,徐先生和小夫人的故事让老夫甚是感动原本以为这种破镜重圆的故事只能够在戏台子上看到,没有想到故事就在我眼前,老夫知道自己留了小夫人的人却留不住她的心,而徐先生的确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老夫决定成全你们,希望你们离开京城,远走他乡,到一个无人认识你们的地方平静的度过余生,老夫祝福你们。
  杨素的这慷慨成全让乐昌公主又惊又喜,惊的是杨素的大度,一个男人有怎样的胸怀才能够成全自己的枕边人与他人的姻缘,喜的是从此夫妻二人真的可以相守相依了
  乐昌和徐德言默契的起身双双跪倒在杨素面前。
  乐昌公主含着眼泪说,老爷的恩情妾不知道该如何报答,若有来世妾必会为老爷做牛做马。
  徐德言也说杨大人的胸襟和气度真是令人折服,再多感激的话徐某也就不多说了,终究一句君之恩情徐某此生无能还,来世愿结草衔环。
  日期:2013-11-12 15:17:55
  杨素的心情此刻是百感交集,复杂的目光在乐昌与徐德言面前清流了片刻,然后才缓缓的说,你们快起来吧,老夫是真心爱慕小夫人的,就是因为心中的疼惜才不忍看到小夫人伤心难过,而老夫也看得出徐先生非等闲,还有您对小夫人的这份心意,人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姻缘,你们二人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老夫成全你们其实也是成为我自己,成全自己的爱,成全自己的一番美名。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给杨素磕了响头,然后才双双起身,不管杨素成全他们的初衷是因为什么队友这对苦命鸳鸯而言杨素都是大恩人。
  杨素又与徐德言攀谈了一番,然后命人拍摆酒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

  杨素命家人取来笔墨纸砚让乐昌公主即兴赋诗一首。
  很快家人就拿来了笔墨纸砚,乐昌公主提笔在手,稍作沉思就写下了四句诗。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
  乐昌公主通过这四句诗将此刻的心情表现的入木三分,杨素看罢之后是感慨良多,然后挥挥衣袖语气略显沉重的对夫妻二人说,你们去吧,后会有期。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怀揣着对杨素的感激离开了公主府,离开之后二人没有在京城停留,乐昌公主发达一个老家人把自己和徐德言团聚的消息及他们要远走他乡的事情告诉给在京城的后主陈叔宝,然后俩人就一起离开了京城。而在他们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杨素还是派了一位老家人送给二人五百两银子作为穿资料费,杨素这回真是好人做到低,送佛送到西。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离开京城之后就去到了江南一个山明水秀的村落安了家,从此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数十年之后隋末天下大论,瓦岗起义大象全国,而其中有一位能赛诸葛孔明的道士名唤徐铆工,,据说就是乐昌公主与徐德言之子。后人也许没有多少人记得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的故事,可是破镜重圆却成了一个形容减震爱情的成语,流芳千古,沿用至今。
  日期:2013-11-13 09:47:41
  三十六把酒送春春不语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又是一年送春时候,人间处处姹紫嫣红,与往年好无不同,宣华来到长安整整两年了,那个暮春时候自己住进了合欢殿,苟安人世,时间在指缝里缓缓流过,对于这儿已经从开始的不熟悉到了如今的适应,这之间没有人会知晓她曾流过多少眼泪,在人前她风华绝代,而在人后她独自忧伤。她只有十几岁,可内心却有着与这个年岁不相当的强大,宣华已经知晓姐姐乐昌公主和姐夫徐德言破镜重圆,远遁他乡的消息了,作为妹妹的她自然为姐姐而高兴,只是姐姐走的太过匆忙,她们却没有来得及告别,都知道这一别将会是永别,今生今世若想见,梦中寻,这不免是一种遗憾,宣华和乐昌的感情最好,陈宣帝有四十多个儿子,十四个女儿,这其中宣华年纪最小,而且自小其母就去世,六岁的时候夫妻又去世,一直照顾宣华的除了兄长陈后主之外就是大她十三四岁余的乐昌公主,她们虽不同母却情深,宣华甚是依赖这个像母亲一样宠爱自己的姐姐,而乐昌与徐德言的爱情宣华也是见证者之一,她为姐姐和姐夫的爱情深深的感动着,羡慕姐姐,曾经也想过自己将来也能够遇到一个如姐夫一样风度翩翩,温柔专情的男子与己携手一生,可当初一切的憧憬都随着随军入城而华为了泡影。可是如今自己却要和姐姐天各一方,永无相见之日了心中不免忧伤涌起,她站在漫天柳絮里不自已的泪如雨下。既然剪不断姐姐只能够在心底里默默的为姐姐和姐夫祈祷,祈祷他们此生再无分离,白头到老,生死相依。

  宣华无事的时候除了抄写经卷就是坐在荡秋千,上次在花园荡秋千遇到了隋文帝,而引起了独孤皇后的妒忌,秋千全没了,后来宣华更是深居简出了,她命宫人在自己的合欢殿做了一架秋千,这样自己不出门依旧能够感受荡秋千的悠然。
  眼前垂柳千万条,宣华坐在秋千上,手放在两边随意的荡来荡去,她的心在烦乱中慢慢的归于了平静,宫女如意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她,两年多她们虽是主仆却已成了姐妹的关系,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良久,宣华才让秋千停下,她转头问旁边的如意,你可打听来晋王殿下的近况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