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27节作者:
洹上野老
李熙接着发言:现在好了,在朝鲜,没有清廷,只有他袁世凯,山高皇帝远,他自己做主的事情多了去了。可怜我阿斗哥,堂堂一国之君,没有他姓袁的签字,连个事情都不能通过,我姓李,他姓袁,我爹还没说话,他倒成了太上皇,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阿斗哥觉得越来越没得玩了,连享受自由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时候,这种落寞他有点够了。自打袁钦差回来以后,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李熙都会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他想,也许我是失败的。
李熙刚在内心里说完这句话,刘禅在遥远的魏都洛阳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伙计,这回你是对的,猜中了。
等大家都发完牢骚以后,袁世凯站出来了,他发现了一个人没有说话,按照某种规律,当别人都乱成一团的时候,坐在一旁波澜不惊沉默不语的那个人一定是位高人,所以善于识人的袁世凯走了过去,走到那他才发现,这个人只是看不惯别的公使而已,没有传说中那么邪乎,既然同为外国公使,他的想法和目的也不外乎四个字,国家利益。
这两步都走了,还是打个招呼吧。袁世凯拍了拍他的肩膀,缘分啊,朱尔典兄弟。
由于不满俄国在朝鲜的野心膨胀,出于为英国利益着想,朱尔典觉得,还是先和中国亲近一点,至少中国没那么可怕,也不会那么快把这块肥肉吃掉,甚至会一筷子不动给他留着,面对饥饿的北极熊,还能怎么选择呢?
因为利益站到了一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友谊成分的苛刻也就先免了吧,所以袁世凯把老朱当作朋友,朱尔典也视袁为知己,直到三十年后的1915年,他这个老朋友在惊涛骇浪般的反对声中称帝,朱尔典也一如既往地支持。
犯了“助纣为虐”的错误又如何呢?大道理先不讲,至少,我和这个人做了半辈子的朋友和知己。
时间一天接着一天,麻烦一件接着一件,袁世凯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按照老李的意思,他必须确保朝鲜无事。所谓无事,也就是维护清廷宗主国的地位,让你在家看孩子,你看了两天把孩子看丢了,等家长回来不收拾你才怪。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人能像后来的历史学家一样意识到,所谓的宗主国,其实也就是事实上的帝国主义(蒋廷黻语),控制经济,秉政夺权,甚至干涉内政。可话又说回来了,在那种时代,哪个宗主国不是以此定义自己的权益呢?连属国都这样认为,不然也就不会屡次申请所谓的保护了,所以说,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概念是有区别的,是一种特殊时代特殊认识上的缔约关系。
1887年8月,李熙决定硬一回,为了脱掉阿斗哥的帽子,他决定派朴定阳出使美国,沈相学出使英德法俄意西欧五国,虽然沈中途有事没去成,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换上了赵臣熙,是该牛气一回了,老虎不发毛,你拿当我病危啊。
袁世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这些消息,是跟他逐渐成熟的官场经验分不开的,不要说是来到朝鲜,就是在老家时他这个人就爱交朋友,会花钱,还能恩威并用,安排一些间谍在王宫里做内线还不容易吗?所以,李熙和闵妃的一举一动,他都洞若观火,也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发挥他当机立断的特长。就连他之前破获的一起李熙夫妇和俄使韦贝暗地通好、试图脱离清廷的案件,也是他从闵泳翊口中得知的。
日期:2013-11-19 20:42:19
大胡子穆麟德下岗以后,闵妃找到了一个新的候选人,俄国公使韦贝。来朝鲜之前,韦贝是俄国驻清国领事,对华业务比较熟悉。通过这个更为直接的联络人,闵妃很快和俄国搭上了线,不但请俄方驻兵朝鲜,还与之密订了一个文件。
谈到派兵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可惜韩王刚刚迈出步子,袁世凯已经在第一时间将函电发到了李鸿章那里。李熙还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喜悦中,清廷中央、总理衙门以及驻俄公使刘瑞芬都已经得知了内部消息,清廷马上做出指示,“务将调兵事宜,为朝发夕至之计”。光说不练假把式,清廷这一回可不假,他一面让刘瑞芬积极做俄国的思想工作,极尽忽悠之能事,就是不能让他出兵,自己却通知李鸿章,密令丁汝昌率水师运送陆军开赴朝鲜。
这谍报工作做得有效果。
得知清廷的行动后,袁世凯来找李熙算账了。看姓袁的来者不善,之前又有俄方拿着密函来问他怎么回事,阿斗哥知道事已彻底泄露,当场吓得国王形象尽失,头都不敢抬乞求袁氏原谅。沉闷而阴森的朝堂上,君臣噤若寒蝉,无言而泣。
事情能化险为夷,多亏了老李的这位得力助手。
可以说,朝鲜既是袁的练兵场,也是他的实习地,在这里,练兵也热过身了,外交也逐渐内行了,就是官场谋略,天天在王宫泡着,一个大师级政治高手也练出来了。
现在,还有七年,七年之后,待我学成回国,就是我大展拳脚的时候了,不知道到那天,那些一辈子身处朝野捋着胡子算计别人的老家伙们是不是我的对手。
袁世凯当然没这样想,但不可否认,这是个事实,凑巧也好,机遇也罢,这个年轻人从二十出头就在外面混,果真练得了一身绝世武功,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他这个掉入神秘崖谷的武林后生,等到重出江湖的那一天,已经足以纵横捭阖独步武林了。
如果不是清廷到了癌症晚期,如果不是那几个老人死得过于巧合,还轮不到他袁世凯,可历史偏偏如此,时势造人,袁终成一时枭雄。同样因为时势,本该是治世能臣为后人称道,却在那个社会转型的时代,背上了千古骂名。
那么,面对李熙罕见的雄起,袁监国会不会为此而感到欣慰呢?从他的性格和职业角度来讲,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知道袁世凯会来这一手,吃过一回亏的李熙这次变聪明了,原来他在上报李鸿章之前,就已经让朴定阳先行一步了。先斩后奏,不光你姓袁的会,我李熙也会,更不用说我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闵妃了。
为什么派出去个人还要偷偷摸摸的呢?国家派人出访,这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那时候不行,放到你朝鲜身上更不行,为什么?什么也不为,就是因为我是你的老大。这就有点欺负人了吧,现在看来是,当时不一样,宗藩关系在那,你情我愿的事,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过来的,如今你招呼都不打,私自外交,我宗主国的脸还往哪丢了?何况你是在谋求“独立”?
“主权”问题,当然是大问题。哪怕是缔约主权关系。
袁世凯摸清事实后,马上给李鸿章去了一封信,除了说朴定阳跑了之外,还把朝鲜派人出访这件事的严重性向上司分析了一通,他建议,应该重视这个“主权问题”。写完信袁同学别的地方没去,直接找到李熙,让他把那姓朴的和姓赵的给叫回来。
自从跟袁世凯耍了一回心眼并小有成功之后,李熙越发觉得自己“还是很聪明的”了,看到姓袁的心情不爽地来到宫里,他也装作爱莫能助的样子,说凯哥,现在你就是找我也没有用了,人都走了,没电话没手机的,我还能给你马上叫回来不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