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鬼事录》
第13节

作者: 儒道今堪何日长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3-11-15 09:39:11
  《冥府》
  记得是俗称“鬼节”的那天晚上, 妈妈奇奇怪怪起来,她跟我说。要去见姑妈。我很奇怪,从没听说过我有个姑妈……于是我好奇心来了,要和妈妈 一起去。
  妈妈起初不答应,后来禁不住我软磨硬泡,只得答应了。“你去了那里,不 可以乱走……”“我保证不乱走!”我信誓旦旦地保证。
  可是那栋老房子……我不应该去的。我本来就不应该去的。谁 知道?
  2013-11-15 09:39:25
  “这里。”妈妈面无表情,指着一条阴暗小路。走到尽头,是一个湖。路没了。"跳进去,你会见到我们要去的地方……"妈妈还是面无表情。可是湖,下面会有什么。谁也不知道。
  “你到底跳不跳。”妈妈怒了。把站在水边磨蹭的我一把推了下去。完了,妈妈肯定是被亡魂附身了,我要死了……我 绝望地想着,可是什么也没发生。
  我睁开眼的时候,眼前灰茫茫一片,屹立在那边的灰楼便格外醒目。“去吧,姑妈就在楼的顶层。”

  2013-11-15 09:39:39
  看着阴森森的大楼,我紧紧拽住妈妈的衣襟,走进了那诡异的楼里。事后我才 后悔,我不应该,不应该走进那楼……
  “妈妈……这里好黑,姑妈真的住这里吗?”这里的确很黑,连楼梯灯都没有。黑暗中的妈妈没有回答我,只是自顾自向前走。
  走上顶楼期间,我 感觉和无数人擦身而过,而且都有一种阴冷的感觉。
  这栋灰楼……真像是……冥府。
  “到了。”妈妈拉着我来到一闪铁锁沉重的门前。
  2013-11-15 09:39:56
  阴风吹过,门,猛然敞开!
  “呵呵呵……来了啊……”一个可怕的声音传出,是姑妈。“恩,来了,还带了我的 孩子……"
  "那与我无关。"听声音,好像姑妈长得很可怕,很可怕。
  可是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却什么人也没有,姑妈在床上躺着,。
  “不要动,好好呆着,”妈妈走进了姑妈的房间。
  等了很久,很久,我忍不住了,推开姑妈的房门。
  只有姑妈在床上躺着,妈妈不在,怀里有一只黑猫。
  2013-11-15 09:40:13
  “ 小孩,出去。”

  恐怖的声音传来,好像是姑妈发出的,可是仔细一看……
  是那只黑猫在说。“你怎么……会说话……”我惊恐。
  “很稀奇吗?”猫说着,咬了一口姑妈的头。血渗出来,染红了床。
  难道,这只'猫"在吸取姑妈的精气,成精了吗。
  “好了!我才不是什么猫,我是死神!只不过要借用一下它的身体而已。”猫说着, 眼睛里闪着可怖的绿光。
  “我妈妈呢?你们把她怎么样了?”
  2013-11-15 09:40:29
  “她?不就在你身后吗?”猫格格笑了。
  “我身后?”
  我回过头。
  妈妈背对着我在我身后。
  “妈妈……”
  “啊!”
  我跑出房门,不,那不是我妈妈。
  她的脸……脸呢……
  “猫”的声音从房间传出来。
  “***妈,欠了我一张脸。你个小孩瞎参合什么?多管闲事非要来…… 现在我把你送回去。不过,你再也回不来这里了。”死神说道。
  “那我的妈…”

  话还没说完呢。
  2013-11-15 09:40:47
  我 已经掉进了那个诡异的湖。
  ………………………
  我回到家了,只是我的妈妈,从此不在了。
  如果我不随她进入那栋灰楼,也许她还能回来,只是被阴历改成了毁容。
  但是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我已经触怒了死神,
  那条路不见了,那条通往冥府的路。
  那个湖也不见了,那个“黄泉”。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梦,但是那一切都如此真实。

  我依旧过着,没有 母亲的 生 活。
  2013-11-15 09:41:02
  《夜归人》
  万年场是一个小镇,位于成都东门外。几年前,数十万川军就是从这里出发出川抗日的。军中也有不少万年场人家的子弟,他们风尘仆仆,脚蹬破烂草鞋,身着旧式军服,胸前挂两只木柄手榴弹,背上背一把大刀和一只竹编斗笠,手上端着一支上了刺刀的老旧**,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抗日前线。抗战胜利了,他们大多数人埋骨他乡,再也没能回来。

  日本投降的那年 冬天,小镇茶馆来了个厉害的说书人,他说的不是《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等老段子,而是反映十万川军抗日的新内容,如《刘湘之死》、《王铭章血战滕县》等等。
  2013-11-15 09:42:29
  新颖的内容,加上贴合老百姓心声的 故事,顿时吸引了无数人。抗日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场面,被说书人绘声绘色地描述,万年场人个个感同身受,听得热泪盈眶。
  这天散场后, 已经很晚了。卖汤圆的王二爸最后一个走出茶馆,他好像还沉浸在慷慨激昂的抗日故事中,耳旁还依稀回响着厮杀声跟枪炮声。这时的小镇特别冷。这种冷,不是北方的那种嘎巴干脆的冷,而是无孔不入又黏又湿缠缠绵绵的冷。王二爸哆嗦着身子急行,不多久,就看到了那盏“王汤圆”红灯笼。
  2013-11-15 09:42:44
  此刻,儿媳妇玉兰正在熄火打烊,门板铺面已经上了,给他留着门。王二爸心里一暖,似乎看到了店里熊熊炉火,脚步更加快了。就在这时,一个小川兵趔趄着撞了过来,王二爸一怔,停下步来。借着朦胧的天光看去,这个小川兵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衣衫单薄褴褛,背上一个竹编斗笠和一把大刀,肩扛一杆老掉牙的**,眼窝深陷,面黄肌瘦,好像走了很长的路。
  王二爸忽然失声叫道:“哎呀,这不是我们下场口的眯娃子吗?***一直等到死,都没有等到你回来!你啥时候回来的?咋不 回家去?”
  2013-11-15 09:43:04
  “大爷,我饿得慌。”小兵一口川北话,神情羞涩地说,“饿得遭不住了,就想吃一口咱们四川的汤圆。”
  “好好好!”王二爸一指不远处那盏飘荡在雾海中的红灯笼,“你真是找对人了,那是我家,我家就是开汤圆铺的,到我家去,随便你吃好多。”
  说完,他亲热地牵着小兵的手走到铺门口,冲里面喊道:“玉兰,快煮碗汤圆给这个小 兄弟吃,他饿坏了。”
  玉兰一见小川兵,不禁愣怔了一下,随即悲从中来。
  2013-11-15 09:43:33
  八年前,她的 哥哥出川抗日,至今未回,乡下的 母亲因此哭瞎了 眼睛。
  “小兄弟,快坐快坐,我马上给你煮。”玉兰赶紧捅开了炉子。
  王汤圆铺是一个临街的小店面,店中就一根条凳,一个安在炉子上的荥经双耳砂锅,案板上放着好些 雪白的汤圆粉,还有 玫瑰、附油、水晶、芝麻等又甜又香的汤圆心子。

  玉兰手脚麻利地将一碗白生生的汤圆下到锅里。王二爸则跟小川兵聊了起来:“你这么小的年纪,上了战场,怕不怕?”
  2013-11-15 09:43:4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