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最具有争议的皇帝——汉和帝刘肇》
第59节

作者: 阳光明媚B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02 09:14:27
  4杨震其人(2)
  杨宝少年时学习《欧阳尚书》,哀帝、平帝时期,不问世事,隐居下来教学。到了居摄二年(7),杨宝同龚胜、龚舍、蒋诩三位名士一道被征召,但是那个时候王莽已经准备篡位了,所以杨宝选择了拒绝,而且还逃跑了,征召的官吏不知道他在那里。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也听说过杨宝,并且非常赞赏他的气节。建武中期,朝廷派出公车征召他。但是此时的杨宝已经年老多病,杨宝心想也就算了,不去了,于是杨宝教育儿子杨震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杨震出生的时候,根据推算,他的父亲杨宝已经年纪很大了。所以杨震小的时候,杨宝就去世了。杨震小的时候很贫穷,跟着母亲相依为命,借别人的土地来种地,靠着微薄的口粮供养年迈的母亲。
  有的人可怜这对母子,便帮他种了一些蓝(蓝是一种植物),杨震二话不说全部拔掉。之后别人的帮忙全部的拒绝了,乡里的人都说他很孝顺。
  杨震年少就十分爱学习,跟着太常桓郁学《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当时的儒生之中流传一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成为了学弟口中的知名人物。
  但是杨震并没有走上仕途,反而回到居住的湖城,在当地教了二十年多的书。州郡征召之时,他就假托自己身体有病,去不了。
  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杨震越来越老,很多人说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但是杨震就像吃了秤砣一样,坚决不肯当官。直到一件奇异的事情发生。
  某日,有一只鹳雀衔了三条鳝鱼,飞到讲堂前面就停下来了。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很奇怪的时候,主讲老师拿着鱼说道:“同学们,蛇鳝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杨震先生从此要高升了。”
  果然,杨震不久就作了州郡里的小官,当时他已经五十岁了。杨震的名气甚至连大将军邓骘都了解,他听说杨震是个人才,便举他为茂才,四次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在去往东莱,路过昌邑的时候,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王密心想贵人来了,便去看杨震。两人相谈甚欢。到了晚上,王密揭开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里面有十斤金。杨震看到金子便知道了王密的想法,于是他反问道:“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悄悄说道:“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语重心长地说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讨了没趣,很惭愧地走了。

  杨震这人的光明磊落由此事可见一般。
  杨震后来担任涿郡太守,在郡里公正廉明,不管你是塞红包还是请客吃饭,杨震都拒绝了。杨震清清白白一身正气,但是难免子孙受苦,他们每天吃蔬菜,徒步上下学,生活俭朴,杨震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看不下去了,便想要杨震为子孙买房子买土地,置办家业。杨震慨然说道:“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杨震政绩突出,元初四年(117),他便被征召作太仆,升太常。
  以前的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很有可能是走关系,托后门进来的,而杨震不吃这套,相反,他根据儒生的才能进行评判,他所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杨伦等,都是优秀的人才。杨震给学生传授学业,由于有将近二十年的教书经验,他教书很得学生喜欢,得到大家的称赞。
  日期:2014-08-02 09:16:35

  5刚直不阿
  永宁元年(120)十二月二十一日,杨震代刘恺为司徒,显然这是邓骘的安排,这时杨震已经七十多岁了。
  按说杨震年纪已经老得不行了,再过几年也就该撒手人寰了,按说精明一点的应该稳当一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四面逢迎,最后混个光荣退休,或者老死于任上,也不算很差的结果。
  但是杨震心里却不这么想,他人老心不老,司徒本来就是百官的模范,更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哪能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说呢?于是他坚定信念,在接下来人生的最后几年,他要排除一切污浊,还大汉一个朗朗晴天。
  当时的东汉王朝的天空上飘着一块巨大的乌云。
  刘祜因为江京当年曾前往清河国驻京官邸迎接自已入宫即位,认为江京有功,将他封为都乡侯,将李闰封为雍乡侯,二人全都提升为中常侍。江京兼任大长秋,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以及王圣和王圣的女儿伯荣在内外活动,竟相显示奢侈和暴虐。
  王圣这人真的是找不到一点闪光点。在邓绥活着的时候,她不敢为非作歹,到了邓绥一死,她的机会到了。
  在她的眼里,自己就算是拿点东西,做点坏事,使劲闹腾也没事。大汉有王法?皇帝是我养的,我就是王法!
  王圣的女儿伯荣更是比她的母亲有过之而无不及,频繁出入宫中,靠着这贪赃枉法。
  母女二人恃宠而骄,为非作歹,朝中大臣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鸭。但是那些大臣里不包括杨震。
  杨震上疏说道:“我听说政治依赖的是人才,治理国家必须去掉那些害人虫。所以唐尧虞舜时代,优秀的人才在位,浑敦、穷奇、饕餮等四个坏人,都给流放到边远地方去了,人人心服口服,国家太平。但是现在国家道德堕落,宫廷里尽是一些卑鄙谄媚的人。王圣出身下贱,碰上千载难逢的机会,亲自养育圣上,虽然有些洗洗涮涮的功劳,但得到的赏赐,已经远远超过她的劳苦了。而她贪得无厌,没完没了。在外面转相托请,扰乱天下,损害了朝廷,给皇帝脸上抹黑。《书经》警诫母鸡作公鸡叫,《诗经》讽刺妇人丧国。从前郑严公听从母亲的私欲,放纵骄傲的弟弟,为所欲为,几乎把国家灭亡了,然后再来治理。《春秋》曾经批评他,认为教育不好。那些女子小人,亲近她,就高兴;疏远她,就怨恨你。是很难对付的。《易》说‘:不能放纵,在厨房里就行了。’就是说妇人不得干预政治啊!应该赶快让王圣离开宫中,使她住在外面,与伯荣断绝关系,莫使他们往来,使有恩有德,上下都好。希望皇上去掉私爱,铲除不忍之心,留心国家大事,谨慎地挑选臣子,减少开支和赋税。使四方无不在位的优秀人才,朝廷的官员没有乱世做官的悔恨。《大东》讽刺乱世赋敛多的诗句不行于今天,人民也无‘迄可小康’之怨。效法往古,与历代圣哲同德,难道不好吗?”

  汉安帝刘祜看到这封奏疏,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竟然看过之后把这封奏疏交给了王圣等人。王圣等人自然怀恨在心,而安帝也没有管这档子事。
  王圣的女儿王伯荣比她妈更坏,不知怎么,她竟然与前朝阳侯刘护从兄刘瑰勾搭。这刘瑰估计也是想要继承他的从兄的爵位,居然娶了她为妻子,刘护没儿子,刘瑰就得到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
  杨震特别反感这种事情,于是再次上疏说:“我听说昔高祖与群臣相约,不是功臣不得封,治国的制度规定,父死子继,兄亡弟及,所以防止篡夺。今天子有诏封前朝阳侯刘护再从兄刘瑰袭刘护爵为侯,刘护的亲弟弟刘威还在。我听说天子专封封有功,诸侯专爵爵有德。现在刘瑰没有其他功绩,仅仅因为娶了王圣的女儿,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不符旧制,不合经义,行人喧嚷,百姓不安。皇上应该吸取过去教训,遵守作帝之道。”上疏奏上,皇帝没有听取。

  延光二年(123),杨震代替刘恺成为了新的太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