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鬼一枝香》
第33节

作者: 莲华步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17 11:07:00
  赵佑浦按照韩瞎子的吩咐,把三件事情逐一的安排下去。只是这看着山包的人,实在难找。倒不是找不到属龙属虎的人。而是晚上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在这看着。因为那个坑里的水眼,现在竟然咕嘟咕嘟的往外冒红水,看上去就跟血一样。
  白天的时候还好说,一到晚上,对着一个这么玩意,光想想就够吓人的,更别提寸步不离的看着它了。
  最后还是赵佑浦想了个主意,在附近搭了一个帐篷,里面找几个人跟他们做伴,反正别靠近山包就行了呗。
  随后,赵佑浦找到自己徒弟,俩人关上办公室的门密谋了一阵子,然后工地领导出来,坐上指挥部的212吉普车,直奔公安局去了。

  三天之后,赵佑浦如愿的在指挥部谋到一个养老的闲职,每天就是浇浇花,看看报纸,日子过的逍遥自在。
  闲暇的日子,他时常会想起韩瞎子,因为那晚上的事情,他始终不知道是咋回事。带着这个疑问,他去三梁子找过韩瞎子几回,可每次去都是铁将军把门。甚至最后一次,连姜凡都没有碰上。问他的家人,只说是韩瞎子带着姜凡走了,具体去哪里了,他们也不知道。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时间就到1966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爆发了。
  赵佑浦这个曾经的阴阳先生,首当其冲,被剃了阴阳头,挂上牌子,戴着高高的帽子,见天的游街。

  每次游街的时候,他总会想到了韩瞎子。心里更是佩服老家伙的精明,早早的开溜,躲过了这场浩劫。自己没那样的本事,也只好跟这受苦受难吧。
  韩瞎子到底去了哪里呢?
  其实这个事情,是韩瞎子在庙宫水库工地上就计划好的,所以当他带着姜凡回到三梁子村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姜德才。跟他说自己还有六年的灾期未满,如果继续留在三梁子,恐怕会对大家不利,尤其会牵扯到姜凡。
  说实话,起初姜德才根本就不信韩瞎子这一套说辞,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哪有什么灾期之类的。但想想人家也是为了自己孩子好,再说孩子早早晚晚也得出去闯荡,于是就跟韩瞎子说,你看着安排就可以了。
  就这样,韩瞎子当天下午就走了,这一去,就是十多天。在一个满月的晚上,韩瞎子突然回来了,而且还赶了一辆马车来。
  跟姜德才打过招呼,又让姜凡他娘帮孩子收拾收拾,嘱咐完两口子一些话之后,韩瞎子带着姜凡连夜就离开了三梁子。
  爷俩这是要去哪呢?
  原来,俩人这是投奔韩瞎子的一个多年好友,张皇上去了。
  说起着这张皇上,在围场那是一个比较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个事还跟开头的那个传说有关系。
  话说当年,韩三金他们遍寻不到那条龙脉,不是修了个石碑么?
  后来到了乾隆十六年,乾隆帝来围场打猎的时候,看那个碑上光秃秃的嫌难看,就写了首诗,派人刻在这个碑上了。诗曰:
  朝家重习武,灵囿自天成。
  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

  唯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关。
  壁立众山断,伊逊奔赴川。
  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
  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澹。
  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
  去年巡洛伊,伊亦有崖口;
  三涂及七谷,较此夫何有!
  一得考功诗,膻芗传至兹。
  我为是崖叹,表章将待谁。

  其实乾隆当时,是觉得好看才让人刻上去的,没想到的是,却歪打正着。
  原来这条没出世的龙,在围场呆不下去了,就寻思出去,结果到了石碑这里,给困在底下了。本来再有个几十年就能脱困了,结果乾隆御笔写的诗一刻在这个石碑上,再加上玉玺一盖。当时就把这条龙活活的给压死了。
  日期:2013-11-17 11:07:00
  再说当时,在还未开围的围场,深山里住着这么一家三口。夫妻俩还有一个小男孩,老两口中年得子,今年刚刚九岁。

  这一天,孩子在自己家里玩,就觉得心口难受的不行,怎么呆着都不舒服。于是就跑到他娘跟前,拽着他娘的胳膊说,娘,娘,我这心口难受。
  这孩子他娘当时正在忙着干农活,嫌孩子拉着她的胳膊碍事。随口说,多大点的小屁孩,还心口疼!再疼死去。
  话音刚落,小孩子扑通一下,往他娘面前一跪,眼泪转着眼圈的说,儿尊母命。说完这话之后,这孩子身子一软,趴在地上,竟然死了。
  原来这个孩子就是韩三金挖的那条龙脉转世。韩三金挖山断龙脉的时候,他觉得心里头难受。去他娘那里讨封去了。要是他娘安慰他说没事,疼一会就好了。这孩子就算龙气散了,也不至于死掉。可他娘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哪知道这些啊。
  所以这孩子死了以后,他这心里也觉得冤的慌。也是,别的龙转世,都是成王称霸的。轮到他这里,好家伙!刚刚九岁就给闷得儿密了,大好的花花世界还来得及过过眼呢,搁谁心里也觉得冤得慌。
  这孩子心里那股子怨气,散不出来,于是鬼魂找到了韩三金,天天的缠着他。韩三金呢,学的本事对付那些平常的鬼还行,拿这个孩子的鬼魂是干瞪眼,一点办法也没有。
  几次三番下来,他也不厌其烦了,细细想想也觉得自己做的太绝,挖山断脉跟刨人家祖坟没啥区别啊,一心想着往回找补找补。就这么着,韩三金找到了康熙说,皇上啊,咱们这连杀八龙,杀孽太重,恐怕对以后的大清江山不好。
  康熙一听对以后不好,那不行啊,我大清还的千秋万代呢。于是赶紧问韩三金,得怎么办。韩三金一看有戏,就说,“皇上,咱们不是还有条龙没有找到么?反正那条龙也进不了关了,干脆,你就封他个戏子皇上,让他过过当皇帝的瘾,也就完事了。再者这么一来呢,也显的皇恩浩荡不是。”

  康熙一听觉得这样这么也行,反正也进不了关里,说就这么办吧。韩三金赶紧的问皇上什么时候下旨。
  康熙一看韩三金竟然这么着急,觉得这事似乎不那么简单,就藏了个心眼。跟韩三金说明天吧,明天就下旨。韩三金想再说什么,康熙已经甩袖子走人了。正主都走了,他也只好回去了。
  回去之后,韩三金就跟那个孩子说,我都给你办好了,给你要了个戏子皇上的封号,等几天皇上就下旨。其实啊,韩三金也是憋着坏呢。他想着围场还有一条没出世的龙,你回去了,两条龙一个封号,看你们打架去吧。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那条龙后来给压死了。这正是,人算不如天算。
  转回头第二天,康熙还真下圣旨了,只是在圣旨上加了个期限。说等灯火朝下,铁牛耕地的时候,再让这个戏子皇上出世。原来康熙回去想来想去,总觉得这是放虎归山的事,总也放心不下,万一以后再出乱子咋办?于是就在圣旨上加了这句话。
  那孩子一听,自己能转世了。也没顾什么灯火朝下、铁牛耕地的事,起身就回围场了。等回到围场一细想,才明白过来了,可是再想回来找韩三金,却被那石碑当着,回不去了,没办法,只好等着吧。
  再后来,大清灭亡,改朝换代的一路走来。到现在,电灯,拖拉机的一普遍。还真的就到了灯火朝下、铁牛耕地这天。

  巧的是,这时候,围场县出了一个唱戏的,姓张。这个人自打唱戏以来,就一直扮皇上,一扮别的,上去准唱砸锅。一来二去的,成了皇上专业户。这个事传开后,大伙自然的也就联想到了以前的这个传说。就这样,张皇上的大名在围场传的人人皆知。
  这样的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偏偏爱好杯中之物。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跟一向嗜酒如命的韩瞎子碰面了。好!这俩家伙当时往一块一坐,从早起一直喝到太阳落山。而且是越喝越起劲,越喝越觉得近乎,最后俩人干脆拉着手,一起摆了把子,结为异姓兄弟。
  而韩瞎子这次,之所以去找张皇上,主要是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更适合自己呆着的地方。其实说到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肚子里的酒虫子作怪了。
  爷俩到棋盘山张皇上家里的时候,张皇上还没有休息,屋里园外的灯火通明。原来他他听说韩瞎子今晚到,一直就等着他们呢。

  看着爷俩的马车进院之后,张皇上早早的就跑了过来。等车停稳之后,从车上把姜凡抱下来,放在地上端详半天,然后拍了韩瞎子肩膀一下说道:“我说你这个老家伙,可以啊。这几年没见你,竟然收了个这么好的徒弟,那淘换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