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隋朝兴亡事 第一部 帝国前前传:大谋无形》
第11节

作者: 红粉飘零我怜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普六茹坚搞的这点小动作,让尉迟迥老干部,真的生了气。
  这事本来还在蕴酿阶段,现在事情肯定是暴露了。
  (这里其实发生了点误会,因为普六茹坚此时只是怀疑。)
  不如大张旗鼓地干,反就反了,他杨坚又不是皇帝,明着干,何必藏着掖着,这不是武将的性格。

  所以,尉迟常委要发表重要讲话。
  尉迟常委召集相州文武官吏和百姓,登上了城北门楼。
  但是,发表演讲,这不是他的特长,也不是武将性格。
  不过,话还是要讲的。
  演讲的内容是:一是,杨坚不是个东西,他又不是皇上,做的坏事到很多;二是,我是太祖文皇帝的甥子,反之,他是我舅爷,国就是家,家就是国,我们一起,反他娘的,揭竿而起(又不是农民起义,有刀有枪的),你们愿不愿干啊(卿等以为何如)?
  糟就糟这后面一句,本来干就干了,干吗又要来问?
  若不是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后来老百姓们也不会站在城头上看热闹。

  日期:2011-07-27 09:35:05
  2、试水
  杨坚是5月23日,在周天元死后12天,为其发丧的。
  5月26日,北周静帝下诏,任命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统领百官。
  5月28日,任命上柱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又任命小司徒叱列长义为相州刺史。

  却让叱列长义先赶赴邺城,韦孝宽随后出发。
  这当然是杨坚的主意。
  但这事要早于中央情报局长破六韩裒前去邺城,后被尉迟常委所杀那件事。
  如前所说,破六韩裒事件,直接导致了尉迟常委宣布揭竿而起,其发生时间应为6月9日。
  日期:2011-07-27 14:52:54

  在此之前,杨坚派同为北周名将的韦孝宽去替换尉迟迥任相州总管。
  这位仁兄只身走马上任,总觉得这事情不太好办,去是就派官小一级的相州剌史徒叱列长义,先走一步。
  这韦大将军为领导相州统辖各州的大军区司令,而这相州剌史只相当于相州的地方军区长官。
  韦孝宽如此小心,是临出门时,坚哥的叮嘱,还有的就是此时谣传尉迟迥会反,正闹得沸沸扬扬。
  这件事当然还停留在猜谜阶段,他明白坚哥的意思,能捺住就尽量捺住,大家谁都不要先捅破这层窗户纸。
  不过,他韦名将对这事有自己的看法:尉老干部要反,其实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他和尉老干部,曾经这么多年,都是一条战壕的战友,尉老干部对宇文家的忠心,他是知道的。

  还有就是,从相州跑回来的计部中大夫杨尚希,以亲身经历述说其虎囗脱险之事,让人不能不以为真。
  坚哥在此时让他不带兵,以图相州权力和平移交,在他看来,现在走这一趟,比那位如同惊弓之鸟的杨尚希,更加危险十倍。
  因为这个节骨眼上,移交兵权意味着什么,那是十分清楚的。
  日期:2011-07-28 09:18:55
  计部(即刑部)中大夫杨尚希,是周天元派去安抚慰问潼关以东各州郡的。

  没想到杨尚希到了相州,就听到宣皇帝去世的消息,也就是坚哥让韦考宽办这事的五天前。
  杨尚希和尉迟迥在相州为北周宣帝举行葬礼。
  尉迟迥应该是接到了让他赴京城参加皇帝大人的国葬仪式的,传话的是他的儿子尉迟惇。
  尉迟常委其实是公然抗旨,所以杨尚希觉得不对劲,从葬礼上跑出来,对左右随从说:这尉迟迥哭得不悲痛,眼神不对,他一定怀有别的打算。
  于是连夜晚抄小路逃离相州。
  这杨尚希和韦孝宽是否碰上,不得而知。

  但消息应该是传出来了。
  消息比人走得快,这也是常见的事。
  所以这韦孝宽一路上,是三步一喘气,磨磨蹭蹭到了朝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北部鹤壁的淇县,而派去打探索虚实的叱列长义还没有消息。
  但这时,韦孝宽却等来了另一个人。
  这人是尉迟迥派来的大都督贺兰贵。

  既为大都督者,都督全军的人,但有尉迟常委在,这个官职可能没那么大的权,也就算是相州军队的参谋长,因为这是和韦名将对话,官阶低了不行。
  这贺兰贵带来了尉迟常委的亲笔信。
  看起来只是个送信的。
  日期:2011-07-28 15:40:35
  信交给韦名将,这位就象要告辞走人,韦名将却把他留下,不忙嘛 ,坐下,喝杯茶。
  韦名将是看出了这位急着要走的样子。

  尉老干部他还好吧。
  这贺都督吱吱唔唔。
  这种问话本来没什么,他却显出有几分藏不住的慌张。
  人常说做贼心虚,小人上不了大场面,见了声名显赫的韦名将,露出了马脚。
  这往往是来由于怀疑对方是不是早有觉察。
  有如此表现,让人一眼看出鬼祟,是尉迟常委用人不当。
  不过没用之前谁也不知道。

  韦名将马上就决定,要让这位带回点什么。
  你看我这身体不行,有病在身,相州还远,只能有劳你们尉大人多等一下了。
  这病是说有就有,看那脸色,少了名将风彩,而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不过,韦名将也许是真的有什么病,因为他确实在帮坚哥料理完这桩事后不久,就很快走完了他光辉战斗的一生,这是后话。
  但是,这尉迟常委是怎么知道他到了?

  一定是叱列长义到了相州,却不见回音,大概是被做了。
  所以这贺都督,才有了慌张,生怕自己被韦名将以外交对等的手段,也给做了。
  韦名将送走了这位,醒悟过来,有点后悔。
  不过,让贺都督全身而退,转念一想,却是好事:让他回去报信,说他韦名将已不中用。
  而自己到可以慢慢腾腾,静观其变,这叫策略。
  为了把这场戏演得更象,让尉迟常委不致于怀疑,韦名将还派人以寻医买药为名,到相州中药铺抓药,暗中侦察尉迟迥的动静。

  韦名将大概没挪窝,因为从淇县到邺城,也就一二百里路,要是赶的话,应该一天就可以到。
  日期:2011-07-28 20:37:30
  对于韦名将如此闹腾,尉迟常委心中也打起鼓来,不知他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假病固然是假病,但要是他在等后面的大军到来,那就要事先做好准备。
  所以尉迟常委就再派韦艺,前去迎接韦名将。

  见面后,韦名将不知为什么不提那个至今未回来报信叱列长义,到是和上次一样,随便问些尉迟迥的情况。
  这韦艺在当时只是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太守,厅局级干部,但他的亲弟韦世康,却是后来的隋朝名臣,其父韦夐,也就是韦名将的兄弟,却是个有名的隐士,号逍遥公。
  不知韦名将又从什么地方,看出韦艺说假话。
  因为是侄子,韦名将便不加掩饰,更不客套,桌子拍得茶杯乱颤,叮当乱响,名将一声吼,那真是地皮也要抖三抖。
  从大伯管教侄儿的角度,血缘关系最终战胜了与尉迟常委反叛的同盟关系,这韦艺还是老实交待了问题。

  当然,最后有韦名将担保,韦艺得到了坚哥的从宽处理,紧接着跟随韦名将征讨尉迟迥,还立了战功,到了隋朝当官,财却发得很大,这当然是有关此人的后话。
  日期:2011-07-29 09:37:44
  韦名将只听这韦侄子说了一半,就说:就好啦,不用再说了,我都知道。
  这是肯定的。
  韦名将现在要的无非就是尉迟迥动静的准信。

  韦名将说:你不用回去了,跟我走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