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第21节

作者: 若舟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说,“那朵是我故乡云”是你代表广西去江西九江参加全国歌词笔会,游览安徽黄山时,发出的感叹。

  你又说,故乡也会在人到暮年时越变越小。这主要是生理的原因,所谓“返老还童”。经历多了,很多东西变得越来越淡漠了。唯有童年的记忆,会伴随不断衰老的生命,最后走向人生的终点。因此,故乡的情结,多是指童年时与故乡建立起来的血脉联系和信息密码。
  这里有一代一代往下传递的家谱,这里有一家一家永远抱团的血脉亲情,这里有一幕一幕珍贵的儿时的记忆,这里有不管走了多远也会走回来的生命的源头。
  你最后说,人的一生其实是在画一个圆。只要是正常的生命,正常的人,你的起点也将是不可更改的终点。有些人经历丰富,这个圆就会画得很大,有些人经历少些,这个圆就会画得小些。
  你我之间,已无须告别,话音未落,你就遁身而去了。寻访了你的故乡,也触摸到了你的故乡情结。我似乎比以前更了解你了,一个热爱故乡的人,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永远都是快乐的、幸福的。
  (待续)
  日期:2014-06-11 20:35:43
  (更新)
  四七
  唱灵
  风情无忌酒助兴,
  山水有约歌作伴。
  酒火之夜星光闪,
  民族瑰宝心手传。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多云
  昨天陪同你走进童年的乐园,永远的故乡,也撩动了我的故乡情结,一整夜我都在故乡曾经的小花园里转悠。一会儿端详红得发紫的芍药花,一会儿打量略显羞涩的月月红,一会儿亲吻飘着清香的雪白的栀子花,一会儿依偎着雪中怒放的腊梅。五、六岁时最好奇那翠竹儿每天可长五、六寸长,真希望自己也可以那样快快长高。七、八岁时,最喜欢看百合花的喇叭朵儿,因为母亲曾经告诉我,家里的兄弟姐妹要像百合花那样,手牵着手长大。小花园里还有一棵高高的柏树,听大人们说它已经有一百多岁了,虽然曾被雷电击打过,但依然苍翠挺拔,好像时刻都在护卫着这个开满鲜花的小花园。小小的花园中,还有名贵的兰花,听说是爷爷从很远的地方买回来的。有人说,兰花会认生,倘若认生,就养不活。但这些名贵的兰花来到这个小花园却没认生,在这里长得油绿翠嫩,开出来的小花像小鸟似地,欲飞不飞,清香扑鼻。

  正当我在童年的小花园里转悠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你突然闯进了我的梦中,并急切地对我说:“好消息,今天你将看到中国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此时他老先生已经在漓江上的画舫中静候我们呢!”
  虽然童年的美梦被惊扰了有些不乐意,但这个好消息太让我感到意外了,我有些不相信地问道:“这可是真的?”
  “瞧你个若舟,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有些不高兴地回答。
  此时,一阵风吹来,金光闪闪的百鸟衣就穿在我的身上。我太高兴了,很快就可以见到我少年时就无限崇拜的郭沫若先生。你脚踏祥云,偕同我前往,口中还轻轻地吟诵当年你接受郭沫若夫妇小考时写的小诗:
  漓江绕过叠彩山/水恋奇峰笑转弯/江山会景人会意/歌卷风流入洞天。
  小诗刚刚诵完,薄雾轻罩水墨画般的漓江就出现在你我的眼前,而且很快就发现在漓江最宽阔的江面上,有一艘金碧辉煌的画舫在轻轻摇荡。画舫金色的甲板上,一位银发飘飘穿着一身白绸唐装的老者正在不停地眺望。
  你我远远地就异口同声呼唤:“敬爱的郭老,我们来拜访您啦!”话音未落,你我就踏上了金色的甲板。

  我不等郭老回应,就扑通一下跪在甲板上,垂手拜见道:“晚辈若舟,荣幸向中国一代文豪致敬!”
  郭老轻摇鹅毛扇,款款迎上来说:“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我早就听你老师说了,你的艺名‘若舟’搭上了我的名字的尾字,先说说你艺名的来历吧!”
  (待续)
  日期:2014-06-14 19:23:54

  (更新)
  真没想到,我与郭老的对话会以我的艺名开始,就不假思索从容应答:“晚辈取‘若舟’艺名,没有挂连大师您的大名之意。只是下海弄潮,财路不通,文思还通,在发表一部组诗时就用了这个笔名‘若舟’,暗含在波涛汹涌的大潮中,像一只小船那样顽强搏击之意!”
  “好,这样说得通,与我的名字没有任何挂连。像一只小船顽强搏击,既富有诗意又蕴涵哲思,‘若舟’好艺名!”郭老一边向我点头示意,一边笑着说。
  “郭老喜欢你的艺名,自然也就喜欢你这个人了!还不谢谢郭老的夸奖和抬爱!”你虔诚地说着,好像是在说自己。
  我连忙再次跪在甲板上说:“谢谢郭老的夸奖和抬爱!”

  “免礼啦!免礼啦!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多俗套!”郭老一边将我扶起,一边若有所思地说:“古笛呀,今天我们游荡在这中国画一样的漓江之上,就说些纯粹中国文人的话吧,好吗?”
  “好,当然好!”你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喜悦之色说:“有幸在桂林的山水之间与一代文豪郭老谈谈纯粹中国文人的话,这就可以真正领略世外桃源的乐趣了!”
  “对!桂林有一处美景,叫世外桃源,也有一首写得很优美的歌曲,叫《世外桃源》。”郭老一边用手指梳理稀疏的白发,一边望着你说:“古笛啊,梦中有世外桃源,歌中有世外桃源,但我们中国文人的文坛,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是不是也渴望有世外桃源啊!”
  “当然渴望!”你似乎这才听出了郭老的弦外之音,赶紧打开话匣子:“中国的文人多么渴望放飞更多像《刘三姐》那样的金凤凰。”
  “《赶圩归来啊哩哩》艺术品位也不错,还有韦其麟的诗集《百鸟衣》。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作品!若舟啊,你这个江西老表,生在江西,扎根广西,对文学创作有何高见啊!”郭老笑着问我。

  你示意我大胆说,这是纯粹中国文人的对话,谁也不会抓你的辫子,也不会有人给你穿小鞋。
  我好像拿到了金话筒,望着郭老说:“我首先渴望有郭老这样的大文豪去掌管中国文联,因为郭老曾经当过全国文联主席,所以今天更加渴望!其次是希望中国多培养像莫言那样有智慧、有情趣的大作家,用中国话讲全人类都爱听的故事,只有那样,中国文学创作才能真正上档次、上水平!就像日本曾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读了莫言的小说就预言了莫言的写作成就,他认为莫言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诺贝尔文学奖的目光终究会聚焦其身!”

  (待续)
  日期:2014-06-18 21:57:09
  (更新)

  “这就对了!文学创作是应该拿到国际上去比,而不应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郭老以一个过来人的感悟说道:“若舟的直抒胸臆 很给力呀!一语道破了抓文学创作如何才能上档次的玄机。重视人才,重视作品,重视培养人才和创作出好作品的人文生态环境。听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高密市召开了媒体见面会,会上莫言表示自己获奖是文学的胜利,而不是政治的胜利,莫言认为,作家的写作不是为了哪一个党派服务的,也不是为了哪一个团体服务的。这就是站在世界和人类的高度作出的真诚表白,真正好的作品是属于世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古笛,你说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