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第3节

作者: 若舟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邕城南阳中学是你讲过学的故乡学校,全体师生派代表前来为你送行。故乡学校的师生们经常在一起传颂你的佳话,今天他们仍然要用欢欣激越的心情为你送行。
  施厚村委会是你故乡村庄的管理机构,全体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派代表前来为你送行。乡亲们惊闻你逝世的消息,互相奔走相告。于是,村中的凤凰河呜呜悲鸣,村边的狮龙山哀哀垂首。大家舍不得你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呀!
  远在北京、云南尊贵的老战友为你打来了送行的电话,曾经一起扛枪、拉琴,今朝遥遥送别,不禁泪如泉涌、心酸万分。
  27万龙州人民派来了代表,为你这位龙州县的“荣誉县民”送行。龙州是天琴的故乡,是你研究骆越文化的基地,是你心中永远的风水宝地。
  宁明县文联主席吴能贞携同副主席左江月和知名作曲家吕少贤前来为你送行,他们带来了花山的问候,明江的深情。他们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喜讯:花山岩画已经列为广西重点文化项目,花山之梦就要圆啦!
  广西物资学校校长何其华托付校长助理打来为你送行的电话,代表7000多名师生员工愿你一路走好。全体师生无限景仰你把“壮乡十八岁成人礼”传播到广西物资学校,永远铭记你的深情。
  热心壮乡酒文化的方业训先生听到你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匆匆赶来为你送行。这位曾经经营酒家的老板与你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与你和文艺界的朋友们频频举杯,让壮乡酒文化飘荡在温馨的节日氛围中。方业训先生多么希望你不要走得这么匆忙,因为壮乡酒文化的传播还需要你来引领带头。

  壮族友仔黄新友与夫人一道满怀挚情赶来送你最后一程。黄新友这位能干的酒管管理企业家曾经携全体员工,为你主办了从艺五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为你的艺术人生增添了充满美好回忆的一页。
  忘年交韦生贵先生在百忙中赶来与你告别,孙子辈学生宁可从北京赶来为你送行。身为澳籍华人企业家韦生贵,曾为你操办从艺六十周年庆典活动,见证你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不朽成就。
  披着纷纷扬扬的细雨,来为你送行的还有忘年交好友黄云龙、陈中华、常海军、马定强、黄有异、红波、刘子牛、谢寿球、邱一中、郭家驯、何能门、欧同均、徐沛君、卢定山、张国聪、韦华峰等。学生梁绍武、黄灿、艺虹、张冰辉、李仕强、梁福、丁小玲等。大家胸佩洁白的小花,心中藏着千言万语。
  还有与你曾经“打老同”已故的宋郡先生两个儿子宋挺军、宋小冬,特意从广州风尘仆仆赶来为你送行,隔辈的真情胜似亲情呀!
  远在大洋彼岸留学的吴思宇,请她的父亲吴华军先生,为你送行。曾经与孙辈学生吴思宇依依不舍别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今天,当吴思宇的父亲吴华军为你垂泪,愿你一路走好的时候,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这份别样的温情。
  崇拜你的壮乡儿子军旅歌唱家李鹤飞,人未到心已至。身在巴山蜀地的李鹤飞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亲自前来,只好请歌手韦丽萍代他为你送行,并致以军人崇高的敬意!
  多么异曲同工的音乐知音的表达,你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收悉这饱含绵绵清明情思的讯息。在南宁这座城市的官方的告别仪式之后,人们自发的百姓乡音的告别仪式又将络绎不绝地上演。
  另外,《南宁日报》见缝插针,率先发表了悼念你的文章。标题是《赶圩归来饮滴滴》,作者是你的忘年交好友,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常海军同志。他用忧而不伤略显幽默的文字叙述与你充满温暖的交往经历,字里行间充满敬仰和缅怀之情。
  (待续)

  日期:2014-04-02 21:10:22
  (更新)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雨天
  今天是清明节,你的凤凰涅槃的消息已借《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的长篇报道,传遍了八桂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所有熟悉和不熟悉你的人都会念叨你自编的挽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留一点骨气;古无尽情,笛无尽意,还唱半曲心诗。”
  《南国早报》“文娱新闻·关注”栏目,李丽,这个严肃认真的姑娘,用了整整一个版面,以“古无尽情,笛无尽意”为题,报道了你走的消息,你的生平,你的一辈子做的那些事儿。报纸的左上角,是你2009年在从艺60年庆典活动上致词的不卑不亢的形象。此时你站在报端,似乎有些激动。你的雪白的头发似乎藏着无尽的风云;你的如扇的灵耳接受着滚滚如潮的讯息(尽管你有耳背的毛病);你的看透了人生的双眼仿佛要挣脱眼镜的束缚,再一次把这世界看透;你的高高鼻梁抽动着金属般的气息;你的嘴巴深情地张开,仿佛要把话筒吞下肚子,让自己拥有永远的话语权,你的双手紧紧捧着一份沉甸甸的人生答卷。

  《当代生活报》“文娱新闻”栏目,韦颖琛,这个粘住了就甩不掉的姑娘,用了大半版的篇幅,同样以“古无尽情,笛无尽意”为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报纸的中央,用了一幅你在田阳县参加布洛陀文化考察时的照片,背景是天造地塑了姆洛甲的岩壁,脚下是杂草丛生的红土地,你的身旁是一群热衷于布洛陀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非常巧合的是,我就紧贴着站在你的身旁,仿佛要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铭记于心。我知道,那段日子是你最开怀的时光,布洛陀文化遗址因你的苦苦探寻而终被发现,又经广西和北京的研究专家和文化学者考察论证得以确认。你曾不止一次眼含泪花对我说:“壮族人不再是没爹没娘的孩子,我们的始祖就是布洛沱和姆洛甲,田阳敢壮山就是始祖居住过的地方。”

  今天的天气不知是不是因为报道了你凤凰涅槃的消息,突然变得有些阳光明媚了。上午10点多钟,我在热闹的官塘菜市与黄有异不期而遇。他个子不高却像一砣金子在阳光中行走。正是这位老顽童似的作曲家,为你的唱诗《赶圩归来啊哩哩》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慢慢地飞起来,从区内飞向区外,从国内飞到国外。今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消息:《四海同春》活动走进印尼,唱响了《赶圩归来啊哩哩》。就是这个黄有异,表面上吊儿郎当,心中特别有数。因为一曲《新加坡姑娘》,他在新加坡还受到过前总理李光耀的追捧呢!

  当我和黄有异并肩走在阳光下,他不无感慨地说:“古笛走完了他的一生,其它的事就交给了我们这些未亡人。”一字一句短促、深沉,仿佛要把这金色的阳光引爆。当我告诉他,《南国早报》和《当代生活报》都报道了古笛仙逝的消息时,他突然加快了脚步,匆匆给我扔下一句话:“我要去买份报纸!”望着他的背影,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位壮族作曲家对古笛先生的一往情深。古笛和黄有异,并肩同心为广西捧出了《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唱响世界的民族经典歌曲。在广西歌海,只要唱起《赶圩归来啊哩哩》,人们就自然会想起古笛和黄有异。只要想起古笛和黄有异,人们就会期望泱泱歌海多一些像古笛和黄有异这样的词、曲作家。古笛老师,你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够感受到黄有异这个友仔对你的泥土一样深厚的情谊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