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战略眼光读『西游』》
第27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07 12:32:59
  @老夫无奈 38 阎罗殿诠释不靠谱
  一定有人觉得,《从安天大会到水陆大会》满篇牵强附会之词,全在强词夺理,是对西天取经的恶毒攻击肆意污蔑,凭什么说李世民缺心眼儿,凭什么说水陆大会根本就不该是一个西天取经预备会?
  起码,这个说法理由不充分,一个死龙,不说明多少问题,一个阎罗殿判官的临别交代,更加不能肆意拔高。
  大概,老吴也想到了这一点,咱们看看他是怎么忽悠那些心思洞明、明察秋毫的革命群众的。
  李世民听说,那个龙王把他给告了,现在来到阎罗殿,他就是一被告,应诉来了。小鬼儿拿着阎罗殿的传票,由不得唐太宗不信。

  第十回: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十殿阎罗一起当审判官,皇帝当被告,规格比别人高很多。
  奇怪的是,他们居然和李世民“分宾主坐定”,也就是说:李世民不是被告,龙王告李世民,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回事儿。实际上,李世民答不答应帮龙王,他都死定了。
  阎罗王之一秦广王:那个龙王,把你告了,你知道怎么回事儿么?
  ——状纸呢?这是谈天,还是说地?起码,不像打官司。

  李世民:答应了救龙王,没救成。
  ——太宗,你的臣子魏征,给你干活儿的同时,还在为玉皇服务,你的臣子和阎罗殿关系,好得胜过了一家人,你现在应该思考什么问题了?
  紧接着,十个阎罗王一起“伏礼道”:那小子早就转生去了,他倒是在这里啰嗦过,咱哥们儿都不信。
  “伏礼道”,就是“低头赔礼说”,就是低着头、赔着礼、道着歉,还是十个阎罗王一起“伏礼道”。

  李世民这是来打官司的吗?他连见一见原告的权利都没有,因为根本就没有立案,因为即使龙王告状了,也不会立案。既然连案都没有立,哪来的官司?哪来的被告?
  这十殿阎罗不是吃饱了撑得难受吗?既然那龙王没有任何道理,连案都立不了,你们也直接把他打发了,还费力气弄来李世民干什么?
  再说了,那龙王已经死了,他的魂魄,都是十殿阎罗管着,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是不是真的告了御状,只有你们自己清楚,你们说告了就是告了,谁敢跟你们要证据?
  如果不是有人面授机宜,这十个地方业务干部,敢这么不靠谱么?
  李世民就是来听那一段“水陆大会”的,就是来接受提示的,就是来接受二十年阳寿的贿赂的,就是来为魏征送一封阴阳隔界鸡毛信的,而这封信,就是提示李世民,玉皇就在你身边,有事儿你开口。
  判官领着李世民的鬼魂,在阎罗殿好一番检查工作,哪一个层面,都指向一个核心提示。这里不能一一考校了,就看这么一段:
  十二回:这唤做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这是那位判官的话。看明白了:搞得好的,可以当神仙;次好的,可以当领导;一般的,可以小康;平常的,下辈子还当人;努力和谐的,下辈子可以当资产阶级;混蛋的,当鬼去吧。

  没《三藏》什么事儿。阎罗殿说:皇上,你就别西天取经了。咱们这里的东东都靠谱。
  阎罗殿拿出一大堆不靠谱,来诠释什么东西才靠谱,同时暗示,什么东西不靠谱。
  老吴,你的圈儿转得有点儿大,眼晕。
  日期:2014-07-21 14:44:24
  @老夫无奈 39 观音住在土地庙
  指挥阎罗殿这场不靠谱的,还是观音,她是前线总指挥。

  李世民噩梦连连,一个死龙,提着自己的脑袋,跟唐太宗理论:你说过救老子,干嘛食言而肥?有你这么坑爹的么?
  不知道这龙是用嘴说话,还是用屁股说话,反正,他手里提着自己让魏征砍下了的脑袋。太宗没理,只能“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恰在这关键时刻,观音来救驾了:
  第十回: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原来这是观音菩萨,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此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
  观音奉如来之命,来长安城找那位取经人,这都没错,但是,她干嘛“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这等于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下来执行任务,没有落脚在军统、中统、国民党党部、军营,倒是住在了***的基层党支部,邪门儿。这背后如果没有文章,那天底下就不会有任何文章了。
  观音在“人间”公开露面,就是这一次救驾,接着,龙王就提着自己的脑袋状告李世民,阎罗殿这就出来了大案要案。这说明,不但南极星君、城隍、土地、洪州龙王现在直接归观音指挥,就是阎罗殿,现在也属于观音设在“长安城都土地庙里”的临时指挥所调遣。
  既然阎罗殿现在归观音指挥,那么,她首先要取得玉皇的绝对信任,否则,这种政权运行的敏感权利,不可能拱手让人,还是让给了一个群众组织的二流成员。
  别忘了,前一阵,观音一头就“撞进”了凌霄殿。
  既然观音指挥了这一切不靠谱,那说明,哪一个不靠谱背后,都有一个靠谱在等着,都要阐释一个特定的意涵。
  这就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漏洞:那个“六道轮回”等等一大堆乌七八糟的阎罗殿管理程序,只说明这是阎罗殿的工作程序,不说明阎罗殿就是在强调取经这件事不靠谱,因此,那位判官对李世民的临别赠言,还是不能过度拔高。总之,既然观音指挥了这场水陆大会的具体筹备,观音又是取经队伍的党代表,她只会为自己的使命服务,绝不会从反面证明自己的使命根本就不靠谱。

  吴承恩想到了这一层:
  唐太宗被判官领着,来到了枉死城,有一大群冤鬼纠缠:大家都是造反、夺隋炀帝江山的,你弄成了,当上皇帝了,把我们杀了,这不科学……起码,你得拿点钱,让我们小康几天!
  李世民在枉死城就是一个十足的穷光蛋:判官,咱这不是穷吗?去哪弄钱?
  判官有办法:开封城里,有一对夫妻,在这里存了好大一笔钱,你可以借他的,到那边,转账就是了。
  阎罗殿还开有阴阳银行,这金融业,发达死了。
  来到阳间,太宗派人还钱,开封那两口子不要:俺俩没钱,从来就没有,卖水为生,连个茶鸡蛋都没卖过,利润薄死了。就是有点儿小钱儿,也都“斋僧布施”了,说不要就不要。
  看官,因为不干坏事儿,“斋僧布施”,就在那边存了一大笔保险金,不用《三藏》,不但已经先富起来了,将来换个世界混,还能混成世界五百强,取什么经呀?
  不是“斋僧布施”么?取来了真经,岂不是更能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去那边存钱了么?
  老吴正蹲在这个地方,笑呵呵等着我们呢:
  第十回:我娘家姓李,我的乳名唤做李翠莲,我丈夫姓刘名全,两口儿都是均州人氏。因为我三个月前,拔金钗在门首斋僧,我丈夫怪我擅出内门,不遵妇道,骂了我几句,是我气塞胸堂,将白绫带悬梁缢死,撇下一双儿女,昼夜悲啼。

  这李翠莲,因为一个“拔金钗在门首斋僧”,就上演了一场生死闹剧,怪的不是“拔金钗在门首斋僧”这件善举本身,而是李翠莲的方法违反了基本伦常,让老公吃错了。开封那俩卖水的,也不是因为“斋僧布施”,就不知不觉殷阎罗殿银行存了钱,而是学了一辈子雷锋。
  刘全、李翠莲在阎罗殿银行是不是也存了不少钱,吴承恩没有交代,但是,从李翠莲“拔金钗在门首斋僧”看,也是一位学雷锋的模范带头人,所以,“那阎王却检生死簿子看时,他夫妻们都有登仙之寿”。
  这两对儿夫妻,一对儿家在开封、一对儿家在均州(现河南省禹州市),都是华夏腹地,都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标兵,都在阎罗殿那边上了人寿或财富保险。
  大家好好看看,学雷锋都能学成了“夫妻们都有登仙之寿”,学成了阴间富豪五百强,还取什么经呀?你指望听经听出个“夫妻们都有登仙之寿”?太理想化了吧?还是学雷锋现实一点儿。
  玉皇的领导,也太霸气了,咱们就好好“仰至仁”吧,别嘚瑟那些不靠谱的玩意儿了。
  没看见,老沙脖子上挂着脑壳子,恶狠狠地等着?取经就是送肉,老沙可不管你是谁,见了取经的就吃,这都已经在脖子上贴了商标了。
  土地庙里人正忙,似乎有一阵歌声隐隐传出来:学习雷锋,好榜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