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妻》
第37节

作者: 秋水19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刑侦是姚海亮的专业,他一眼就看了出来,能形成这种伤口,一定是近距离射击的结果。以军用六四手枪的威力而言,这么近的距离,子弹势必会穿过人的头骨,但事实是弹头却留在了郭子明的脑袋里,能有这样的效果,一定是在射击前人为地把子弹做了钝化处理的结果。这种做过钝化处理的子弹穿透力虽然下降了,但对人体的伤害却会成倍的增加,看来,这个杀手为了能稳妥地干掉郭子明,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是谁会和郭子明有这么大的仇恨,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夜入检察院羁押人犯的处所去行凶杀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杀人灭口!这个杀人灭口的想法只是在姚海亮的头脑里一闪,他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能。关键之一是郭子明关在三台子的事,内部知道的人都很少,更不要说外界了。但如果不是杀人灭口,又有谁会这样做呢?
  姚海亮也想过,郭子明的死会不会和他要给自己的那份材料有关,但也马上排除了,不为别的,郭的这些话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可以说是绝密。王伟和杜秋萍虽然也知道一些皮毛,但以两个人的业务素质,这样的事情是绝不会泄露出去的。
  从上次郭子明同自己“讨价还价”式的谈话中,姚海亮就感觉到了,这个人精有话要说,而且还是猛料。言语间,郭子明暗示过,只要看了这份材料,他姚海亮就可以照单“收人收货”了,十五亿的大案,放在哪里都是一场地震……越想这些,姚海亮的心里就越是不安。
  他继续翻着那些现场的照片,在其中的一张照片上,只有大大的一滩血迹,在血迹的中间,有一个“口”字。郭子明的手掌按在血泊之中,食指点在了口字的中心位置,不难看出,这个口字应该就是郭子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手指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的。

  看着这个口字,姚海亮推断,这个口字是郭子明写下的“一行字”的一部分。也许是写的时候没有灯光,直接写在了血泊中;也许是写完后被血液浸渍,保留下来的就这么一个口字,以或者是写到这里突然死亡,无论怎么说,也不应该只有这么一个口字。郭子明在临死前挣扎着写下这“一行字”,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
  在另外的一张照片上,姚海亮又发现了一个异常,那就是在郭子明的嘴角牙缝里,有一条纸屑,而另外的几张照片中,姚海亮发现郭子明的口中均没有这条纸屑。他在询问负责照相的王伟时,王伟说,当时在场的不是领导,就是枪械专家和法医,那些人在现场,是谁碰掉了也说不定。
  到了郭子明的监室,姚海亮转了几圈,也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正当他想离开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桌子上有一本打着检察院名头的信纸,他认了出来,这正是自己留给郭子明写“材料”的那一本。
  姚海亮看着信纸上透过来的字迹,他的心里一阵的内疚……
  日期:2013-11-07 21:41:14
  裸妻局中局:机关里的美艳ShaoFu们

  77、
  桌子上的那本信纸被人扯掉了几页,姚海亮数了一下撕扯后残留的边角,大约有四五页的样子。他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信纸上竟然有痕迹,是上一页透过来的痕迹!
  这本带有津川市人民检察院名头字样的信纸是他给郭子明写交待材料用的。郭子明是一个三十多年的老笔杆子,“特性”得很,拒绝使用办案人员提供的笔录本,没有办法,姚海亮在为郭子明提供信纸的同时,还“捐”出了自己的那支派克金笔。当时,姚海亮有些舍不得,不是他小气,而是这支笔是妻子钟霞送给他的,钟霞说,男人配上一支好的钢笔,更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姚海亮找了半天,看过了现场的照片,也问过了两个助手王伟和杜秋萍,两个人都说没有看见过,并且在封存的证物中也没有那支钢笔。

  姚海亮拿出了放大镜,对着信纸上的痕迹仔细地观察了起来。别说,这一仔细看,还真的有了收获。信纸上半部分的字迹不太清楚,可能是落笔太轻,但在信纸的中间部分,年月日和签名相当的清楚,日期就是昨天,日期后面跟的“夜”字说明这些材料是在昨天晚上写完的。
  让姚海亮震惊的是,信纸的下部还有一行明显的大字印迹,即使是不用放大镜,也是可以分辨得清的:姚黑子,有了这份材料,你就去照单抓人吧。吴家人完蛋了,老弟你升官了不要忘了郭哥,我这可是舍命在帮你!
  这行字要比正常大出了两三倍,写得很用力,尤其是最后叹号的那一点,已经把信纸戳破,墨点都留在了纸面上,形成了一个小坑。
  看到这张纸,姚海亮明白了,看来,郭子明确实死在了这份材料上,他知道得太多了,是有人杀人灭口。材料在现场没有发现,这就说明材料已经落入到杀人者手中,那么,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是谁呢?

  从材料后面的两句话姚海亮看出了郭子明的信心,郭子明说的吴家人应该就是指他的上司大王镇镇长吴仕立。但郭子明也说过,吴仕立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镇长根本兴不起什么大的风浪,那么这个“吴家人”是不是可以扩大一下范围了呢?
  杜秋萍关上了现场的门,
  “姚科,不,应该叫姚局了,我综合案情给你汇报一下……
  日期:2013-11-07 21:41:52
  裸妻局中局:机关里的美艳ShaoFu们::
  78、
  姚海亮有些意外,在这种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杜秋萍都是叫他姚哥的,怎么就突然叫起了姚科和姚局呢。从一早上起,杜秋萍的脸都是阴沉着的,直到现在也没有放晴,更没有像别的同事那样的恭喜他高升。
  他看惯了杜秋萍的笑脸,习惯了杜秋萍老太婆似的唠叨声,还有就是那些免费的早餐了,而今天,姚海亮一样也没有收到。
  姚海亮有些尴尬地冲杜秋萍笑了笑,示意她说下去,他知道,这个下属在很多时候都会第一时间洞察到案件隐藏的玄机。
  杜秋萍的眼神一直在他的脚尖处游移,看得他有些发毛。姚海亮低头看了几次,他敢确认,自己这次鞋子擦得很亮,鞋带也没忘了系,更没有犯光着脚丫穿皮鞋的错误。
  伴着一声轻咳,杜秋萍抬起了头,
  姚局,我分析一下案情啊,1、杀手是从收费站外墙的一处下水管道钻进来的,从潜入及作案的隐蔽性看,应该是熟人。我和王伟已经连夜排查了原收费站的员工,在二十二个员工中,有十六人在家里睡觉,有四个人不在本市,剩下的两个人中一个在和朋友打麻将,另一个在一枝花夜总会嫖娼被治安大队抓了去,都有不在场的证据。也就是说,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原收费站员工及近十年在收费站工作过的人中,嫌疑都初步被排除。

  第二、再有就是出现在现场的那支转轮手枪。枪上没有任何的指纹,少了一颗子弹,我通过枪号查到了这支枪的来历。这是我们院里今年年初处理过的那起严重渎职案,这支和渎职案中市公安局刑侦二分队教导员雷某丢失在洗浴中心小姐“床上”的那一支,枪号一致,也是少了一颗子弹。雷某被免职后调到了一个农村所任内勤,经宋检批准,为保持公安民警形象,处理雷某的理由为“工作时间”饮酒,那个小姐后来死于一起交通意外,肇事者逃逸,至今也没有结案。

  对于另一支枪,来历比较复杂。这种枪制造于六十年代**时期,是全国数十名枪械专家为保卫最高领袖而为中央保卫部门设计的,是一种高度自由组合的枪械,集手枪、冲锋枪、狙击步枪、榴弹发射器于一身的多功能武器。我在公安大学里看过这种枪的模型,据我的老师说,这种枪有两个型号,其中的区别只有一点,一种能发射微型燃烧弹,一种不能。这种枪由于杀伤力特别巨大,传世很少,即使是现在,这种枪和那些世界名枪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