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年代——收藏内幕,超乎你的想象》
第1节作者:
初心馈音 日期:2015-04-18 15:01:00
跋
你可能听说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古时候有骗子用假金锭行骗,金锭的外表裹了一层真金,切开一看,里面全是铅。受骗者倾家荡产,悔恨不该贪婪云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铅是不值钱的。至少没有黄金值钱。我们深以为然,从来没有怀疑过。
信息时代来临后,忽然一切都变了,如果那些假金锭流传到现在,比货真价实的真金还要值钱。一件毫无收藏价值,二百元都无人问津的铅器,在信息时代,却能轻易的卖出二百万元的高价。
这意味着信息时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捡漏年代,一个全民捡漏的年代。
陶器,瓷器,铜器,玉器,杂项......几乎所有的收藏类别,都将会出现藏品价值的惊天大逆袭。
一些鉴定专家对此却束手无策,藏品的跨界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他们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优势在信息时代里迅速丧失。一些收藏机构也迅速意识到了,在信息面前,他们不占丝毫优势,他们的渠道堡垒正面临着坍塌危机,任何一个网民都有能力从他们的碗里分走一杯羹。
于是他们和许多行业一样,开始变革。
可大家却没见到他们有什么大的举动。只看到了一些收藏网站上线而已。大家知道,那不叫变革,那只是形式。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好几年。
直到一件世界顶级考古悬案被人关注,开始探寻悬案的真相时,大家才发现,收藏相关的行业链一直走在变革的前沿。
其内幕惊心动魄,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你认为你不是收藏者,这件事情就跟你无关,那你就太天真了。
日期:2015-04-18 15:05:24
北京。潘家园。承古阁。
来了一个中年男人。
这人从门外进来,径直走到了柜台前,从他的牛皮挎包里掏出一个东西来摆到了柜台上。
店主老徐正在陪着孟小月坐在窗边,谈论着摆在茶几上的几册线装古籍,瞅见有人进来拿出东西放在了柜台上,老徐急忙过去招呼,嘴里说着客套话,眼睛瞄着柜台上的东西。
是一个香炉。
那中年男人指了指柜台上的香炉,微笑着跟老徐说道:"昨天有人在这里买了您的这件香炉,现在他不想要了,让我来退掉。您把买香炉的五千元还给我。"
老徐摇摇头,说自己昨天没有卖过香炉,昨天只卖了几幅字画和古籍善本,肯定是弄错了,你再去别的店里去问问。
中年男人说没弄错,就是在这里买的香炉,店名是承古阁。
老徐又说弄错了。那人还说没弄错。
老徐皱着眉头解释,说古玩行里有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大规矩,东西买了就不能退。你花了一万元买了件只值一百元的古玩,那算你打眼了,交学费了,不能找古玩店来退。你花了一百元买了件值一万元的古玩,那算你捡漏了,古玩店也不能找你的后账,不能让你再补点钱。不管你在哪家古玩店里买东西,都是这个老规矩。更何况你这个香炉压根就不是承古阁里卖出去的。
那中年男人摇头,还是坚持要退。
老徐又解释了好几遍,嘴角都泛起白沫了,依旧不管用,那中年男人坚持要在这里退掉这件香炉。
老徐看上去有点急了,说你是不是成心来找茬的,再这样可要叫保安了。
那中年男人笑道:"您得讲理是吧,明明是件民国后期的香炉,你看,这香炉下面还写着款呢,民国三十年制,您却跟买的人说是唐代的,这中间可差了一千多年呢,您这行为已经不是误导消费者了,您这是欺诈。别说您叫保安,您就是把武警叫来,也得讲理是吧。你叫吧,叫保安来,咱们评评理。"
中年男人边说,边把香炉翻过来,露出香炉下面的几个字让老徐看。
老徐看着香炉下的字,说没错呀,这下面写着款呢,就是民国的香炉,买的人应该看清楚了呀,怎么会当作唐代的香炉给钱呢。
"买的人是看清楚了,但是不认识中国字,买家是外国人。"中年男人说道。
老徐瞅瞅坐在窗边的孟小月,又瞅瞅窗外,游客行人比刚才多了,再过一会儿,人更多。老徐就说,我可是开门做生意的,你这样胡搅蛮缠,那肯定是故意和我过不去了。
老徐瞪了那中年男人一眼,掏出手机来找嘎子的电话号码。
嘎子是个小混混。但他一直都不承认自己是个小混混,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小混混。
潘家园这一片的旅游纪念品商店,旅行社,古玩店,洗脚屋按摩店等等容易惹是非纠纷的商家,都有嘎子的电话号码。一旦有顾客闹事,商家又不想通过官方渠道解决,就给嘎子打电话,嘎子就领着兄弟们来替商家解决问题。
"我是潘家园承古阁的老徐,有人在这里闹事,你快过来看看......对,承古阁......"
挂掉电话,老徐一本正经的劝那中年男人:"可别说我没警告过你,拿着你的香炉,赶紧麻利点走人,再不走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那中年男人点点头,拿起柜台上的香炉,转身就走。
却没往门外走,而是走到窗户旁,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把香炉轻轻摆在茶几上,翘起二郎腿,说:"您要不退,我还真就不走了。"
老徐就不理他了,站在门口朝潘家园外的大街上张望。
窗户旁边摆着两把榆木太师椅,中间是樟木方茶几。那中年男人坐在靠门一侧的椅子上,孟小月坐在里边的这张椅子上。茶几上摆着一盆兰花,几册清代的线装手抄书,两杯茶,还有刚放到上面的香炉。
中年男人冲着孟小月微笑,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孟小月也微笑着点头,算是回礼。
这中年男人走进门,要求老徐退货,二人闹僵,然后中年男人坐在自己旁边,孟小月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古玩行当里的水太深了,根本不知道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
不过,孟小月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挺奇怪的,大热的天,穿件长袖衬衫,领子扣的紧紧的,右胳膊上的袖子挽了起来,露着胳膊肘,左胳膊的袖子却扣的严严实实,整条胳膊都藏在袖子里,连手腕都深深的捂在袖口里,露出来的手指头在茶几上有节奏的轻轻敲扣,像是老票友在看戏。
中年男人的手边,就是那件要退掉的香炉。
香炉的大小跟个富士苹果差不多,通体青绿色,小圆口,鼓肚子,三条腿,没有耳。
看着香炉,孟小月忍不住想笑,这要能说是唐代的香炉,那这承古阁就能说是唐代的皇宫了。稍微有点收藏知识的人都知道,唐代的瓷器,不管是新出土的唐代瓷器,还是流传下来的唐代瓷器,釉面会有细微的裂缝,会有开片。而这件香炉的釉面光溜溜的跟镜子似的,一条缝隙都没有。一眼就知道不会是唐代的东西。
不过听刚才二人的对话,好像是说昨天买走这个香炉的是个外国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又看了两眼,孟小月忽然不觉得好笑了。
日期:2015-04-18 15:13:1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