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看完此书不读史-完整中国史》
第10节

作者: 疯子的疯狂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感觉,武观根本没有反叛,而是太康安插了一个容易让外人接受的罪名,软禁了武观,发动了一场莫须有的战争,将兄弟之间的个人恩怨转为部族矛盾,转移了国人的视线,稳定了自己的王权。否则,太康对于武观,绝对没有老爹启的那份宽容,不会留下活口。
  为了进一步转移国人的视线,太康开始鄙视老爹启的低俗眼光,在随从的怂恿下,太康在斟鄩(今河南偃师)为大夏王朝建造了一座新的都城,更为自己建造了一座新的王宫。太康在斟鄩起高楼,造画堂,增修宫院,日以土木劳民力,民愈怨厌。
  斟鄩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临洛水,北依邙山,东有成皋之险,西有嶢函之固,斟鄩在今河南洛阳偃师境内伊、洛二水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是为洛阳建城之始。
  迁都后不久,在太康身上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东夷的有穷部落入侵,倒霉的太康丢掉了爷爷和老爹辛辛苦苦打拼下的大夏江山。
  太康自己跟着老爹享乐,即位后生活比老爹还腐败,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太康迁都斟鄩后,没有在爷爷老爹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发展生产,反而逐渐腐化,荒淫无度,整天游玩打猎,不顾民事,不理朝政,弄的百事废弛,民怨沸腾。《后汉书*东夷列传》说:“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

  太康继位后,心里迅速膨胀起来,已经不再满足昔日的王宫生活。除了酗酒泡妞,太康最爱的就是背着弓箭外出打猎。不仅经常离开王宫,而且越跑越远,驻扎山林,整日不回王宫。太康与后世大唐王朝李世民的那个倒霉太子李承乾十分相似。搞不清自己的身份,都是不爱江山,哎武装的主。李承乾披头散发发誓要做夷部落的将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驰骋草原,长发飘扬。太康的标准更低,执意要做优秀猎人,穿梭于山林小道,狩猎于虎狼之间。

  这次狩猎回来后,休息没一个月,太康又筹备出门了。为了让身边的妃子和近臣们也能享受狩猎的乐趣,太康把他们都带上了山,在洛水南岸搭建帐篷,建立了行宫,越玩越起劲。这次太康一百多天没有回宫。大夏王朝没有了帝王,大臣们有了政事找不到帝王可以汇报,急的满腹牢骚,抱怨异常。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偏偏天下又是冤家路窄。就在这个时候,中原大地来了一位天生神力的猎人,这个猎人没有看中太康捕获的山猫,野兔,而是看中了太康那金碧辉煌的王宫。后羿,就是神话里那个执臂弯弓射掉九个太阳的勇士,是东夷族有穷部落(今山东德州北)的首领,与后世的殷商氏族首领成汤是一个级别。这个时候,东夷的社会生活水平非常落后,与中原地带的先进文化无法比拟。后羿早就觊觎夏王朝的王位,总是趁着太康离开京城,暗地招兵买马,布置力量,准备夺取王权。

  这次后羿得知太康一直没有回宫,觉得时机成熟,立即集合队伍,准备出发。后羿没有那些洛里啰嗦的誓言(像《甘誓》那样的人家也听不懂),动员大会很干脆——“想不想住夏国的房子?”“想!”“想不想娶夏国的女人?”“想!”.....“杀!”后羿带领有穷氏部落的士兵浩浩荡荡地度过了黄河,分两路杀到了河洛大地,包围了斟鄩,夺取了大夏王朝的都城和太康那金碧辉煌的皇宫。硝烟散尽了,斟鄩城里的臣民全都成了有穷氏部落的俘虏,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出去给太康报信。

  终于,太康的玩性低落了,想家了,带着大队人马返回王宫。走到洛水南岸的时候,发现对面有重兵把守,刀剑出鞘,杀气腾腾。打探之后才知道后羿占了斟鄩城。后羿得知太康已经返回到洛水南岸了,对大臣说:“你回去告诉太康,长期以来他只顾游玩,不理朝政,已经失去了天子的资格。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有穷氏奉上天之命继承王位,他不能回宫再做国王了,我要把他放逐到荒漠之地,让他一辈子做猎人吧。”大臣回到南岸,不敢隐瞒,把后羿的话如实告诉了太康。太康一下子傻住了,跌坐在地上,目瞪口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太康的心中一百个不服,他并不害怕后羿,一心要杀回斟鄩城。但是因为外出狩猎,大队人马之中大多是妃子和亲信大臣,没几个兵。怎么办呢?太康只能在洛水岸边扎下帐篷暂住下来,然后派人前往附近诸侯国,请求他们帮助自己夺回王位。

  不料太康的恶名已经传遍了华夏大地,早就被各个诸侯国的首领所不耻,只是不敢对这个大禹的后代刀兵相见罢了,只有盼着太康下台。现在听说后羿驱逐了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大家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隔山观虎,谁也不肯出兵帮助这个昏君复位。
  消息传到太康这里,太康也对自己昔日的行为后悔不迭。对于太康失国,司马迁《史记》记载得非常简单:“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吶,作《五子之歌》”。昆弟,就是兄弟。须,就是等待。司马迁说兄弟五人陪着母亲,在洛水之北的岸边等待着大哥太康,可是太康不能返回都城王宫。兄弟们抑郁之时,写了一首《五子之歌》来追念他们祖父大禹的举世功绩和崇高品德,倾诉眼下的孤苦无奈和凄凉悲哀之情。内容如下: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斋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大概意思:
  一是说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二是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打猎玩乐,嗜酒,豪华的住宅。只要有此一项,就会导致亡国”
  三是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
  四是大禹为后世楷模,治定了法典,因为太康废弃了典法,导致宗庙祭祀灭绝”

  五是我们被后羿逼到洛河对岸,没有归宿,叹息不谨慎的行道,追悔莫及。
  这下好了,繁华的斟鄩成和恢弘的王宫被后羿篡夺,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太康只好往东漂泊,流浪到了阳夏(今河南太康),看看地势不错,就安营扎寨,筑室居住,了此残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