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看完此书不读史-完整中国史》
第4节

作者: 疯子的疯狂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帝在世时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个单独建立姓氏,有两个从了黄帝的姓也就是姬姓,有九个被各封一国。而其中黄帝和嫘祖(正妃)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被封为江国诸侯,一个叫昌意被封为若水诸侯。为什么要单独介绍他们俩呢,因为在后面的帝王中基本都是他们的后代。昌意与蜀山氏昌仆的女儿结婚生了高阳也就是颛顼。我们来看看黄帝为什么传位给颛顼?“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这就是描述颛顼的,也就是说各种动植物,各处山岳河流的神,凡是太阳所照的地方没有谁不服的,没有谁不归附他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可以看出颛顼是有能力的。

  有人会问“绝地天通”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也是个故事,是个传说。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传说时代,大家看这段历史完全可以当故事看。传说,天地原本相通,通过天梯贤德之人可登天,神仙也可以下凡到人间,后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很多无才无德之人也能登上天梯来到天庭和众神鬼混,搞得天庭鸡犬不宁。而天上的凶神也经常跑到凡间兴风作浪。据说蚩尤就是偷偷下凡的。颛顼不想让他爷爷时代的悲剧重演,也想要人间和神界秩序井然,泾渭分明,于是派人把天梯拆了,从此天上是天上,人间是人间。

  我们来看看颛顼是怎么治理国家的“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天象,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契戒以祭祀。”就是说:“他镇静深沉而有智谋,明白通达而知事理;种植各种作物以尽地利,按时行事,顺应自然,调理五行之气,教化民众,斋戒沐浴虔诚地祭祀天地神灵。”另外,颛顼还制定人间礼法,制作乐器钟罄,改革历法,制定了颛顼历法所以颛顼也被后世称为“历宗”。

  颛顼基本上继承了他爷爷的遗志,顺应民意,遵时少征伐,举贤任能。以他的功绩被称为“五帝”还算合情合理吧。颛顼二十岁继位统治七十八年,算是治世之君吧。其实在颛顼时代还有很多的神话故事,像“百鸟之王少昊”“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等,我这里就不细述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
  日期:2012-08-21 13:07:15
  共祖帝喾
  颛顼死后,他的侄子高辛继位也就是帝喾。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下帝喾,据说帝喾生下来就神奇灵异,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似曾相识)广施恩德,惠及万物,确一点也不为自己打算。他明辨是非,能洞察远方的情况;审事细微,能烛照隐幽。顺从上天的旨意,了解民众疾苦。仁爱而有威严,慈惠而有信义,修养德行而天下归服。获取土地的物产而节制使用,安抚教育民众而因势利导……,在这里我也不想多写反正不论黄帝、颛顼、还是帝喾包括后面的尧舜,大凡评价明君都差不多,好的形容词往上套就行。

  下面我们来说说帝喾的家族,因为它对后面的历史有影响。帝喾娶了四个妃子,长妃叫江嫄,是有掷国(今陕西武功)的公主,据说江嫄由于踩了巨人的脚印而有孕,她不太喜欢这个孩子,就把这个婴儿先后扔到深巷里,野林中和寒冰上,但婴儿受到牛羊虎豹和百鸟的呵护而活了下来。后来江嫄没办法就捡了回来,给婴儿取名叫“弃”,应该是抛弃不了的意思吧。弃长大后对农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他教人播种五谷,被人们奉为“后稷”就是后来周朝的祖先。次妃叫简狄,是有松国(今甘肃高台)据说,简狄在娘家时,春分时节和妹妹建疵一起去玄池的温泉洗澡,一只燕子掠过,产下了一只蛋,简狄将蛋一口吃了,后来便有孕生下了契,就是后来商朝的始祖。三妃庆都,据传她是大帝的女儿(哪个大帝不知道),降生在斗维(今河北蓟县)的荒野,先是被陈锋氏收养,陈锋氏去世后又由尹长孺抚养。庆都头上始终有一朵黄云盘旋,因此被人们认为是奇女子。帝喾的母亲听说后,便说服帝喾将她娶回家,后来就生下了尧(接班人之一)。四妃长仪,美貌聪慧,头发像瀑布垂到脚跟,后来生下了女儿帝女和儿子挚。挚长大后继承了帝位,九年后禅位给尧,我认为是帝喾太宠爱常仪,结果子以母贵,挚就当上了接班人,后来证明能力不行,所以禅让。据传,帝喾还有两个儿子,叫淤伯和实沉。这对兄弟生来脾气不和,八字相克,见面就吵,还不断滋事,帝喾屡次教导兄弟二人从来不听。帝喾后来没办法只好将二人分开,将淤伯派到商丘,命他负责管理东方的商星,又将实沉派往大夏,负责管理西方的参星。在空中,参星和商星恰好遥相对应,是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降落。从此兄弟二人一起一落再也不能够重逢。诗圣杜甫有句诗“人生不想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说的这个典故。后来人们把兄弟不和也称作参商。

  从前面介绍我们了解到尧是三妃庆都所生,而帝喾死后并没有直接传位给尧,而是传给了挚,挚在位期间由于能力有限管理不善,所以禅让给尧,而在我国古人心中,最圣明,最贤良的帝王莫过于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五帝中尧帝的事迹。
  日期:2012-8-21 14:29:00
  唐尧
  其实现在的天下还算是太平盛世,只要君王不犯二,一般不会出什么大事,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大的事迹。尧帝勤俭朴素,能见微知著,任人唯贤,关心百姓疾苦,在他的治理下,天下井然有序,政通人和,四海升平。要说到尧帝时期的发明,那就要说说義和制历法,前面我们讲到过《颛顼历法》规定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起始月,九月为末月,但人们用着就发现其中的时间不太准。后来尧命令掌管天文历法的義和家族重新制定历法。義氏和氏经过刻苦努力反复推敲制定出了一部初始历法,规定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的办法来校正四季气候。这部历法问世后老百姓知道了春夏秋冬的准确时间,生产和生活有了可循的法度。这部历法后来就演变成我们今天的阴历,沿用好几千年,直到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才改西历纪年。许由洗耳  尧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他听说南阳城有个叫许由的贤者“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且德高望重,甘于清贫。帝尧统治时期,许由带领许姓部落在今天颖水区域的登封、许昌、禹州等地活动。后来这个区域就成了许国的封地,许由也因此成了许姓的鼻祖。

  帝尧听说许由的贤良,便想选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许由和帝尧经过一番争辩之后,坚决请辞。后来他怕帝尧再来请他,便隐姓埋名到箕山做了农夫。又过了几年,尧一心逊位,便派人去找许由,想请他先当九州长然后再让位,许由听完这番话心想王位我都不要何况九州长,便匆忙来到颖河边,用瓢舀起清水洗自己的耳朵,表明不想再听这番话,以显示自己的超凡脱俗。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消息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弄脏这清溪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许由和巢父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隐士。下面用首诗来纪念下许由先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