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笔巨大的宝藏----我给大家讲述一个张献忠宝藏的故事》
第34节

作者: 文学沙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0-21 00:32:00
  杨玉琼有点紧张的说道:“那我们怎么办?”
  叶思成笑了一下,说道:“我们去国道上甩掉它!”
  叶思成加大了油门,向城外开去。
  ――――――
  叶思成后面的越野汽车内。
  小三坐在副驾驶位上对后面的打手和司机说道:“你们两个都精神点,志哥说了,他和那个鬼佬马上就赶过来!让我们盯紧点!”

  司机突然说道:“三哥,我们好象被发现了!”
  小三说道:“别紧张,我们只要跟上,志哥他们马上就到了!”
  二人正说着话,前面的越野吉普突然加快了速度,似乎想甩掉他们。
  小三对司机喊道:“快!快!咬住他!别跟丢了,快!”
  小三又从腰间拔出了手枪,然后对后面的打手说道:“快给志哥打电话!快!”
  只见两辆越野吉普在公路上发了疯似的狂飑,然后向昆明城外的国道驶去。
  昆明城外的公路上。

  看着前面的越野车越来越快,小三急道:“快,速度加快点!追上去!”
  司机说道:“三哥,已经很快了!”
  小三急了,他身子从车窗探了出去,拿枪向前面的汽车连续射击了起来。
  “咚、咚、咚”连续几发子弹打破了越野吉普的后窗玻璃,杨玉琼吓的尖叫起来。
  叶思成急道:“趴低你的身子,趴低你的身子!”
  但是叶思成话音未落,又有几发子弹呼啸而来,右边的后视镜都被打碎了。
  叶思成右手从腰里掏出手枪,然后在方向盘上把枪换到了左手,接着他对杨玉琼说道:“抓紧了!”

  日期:2013-10-21 19:36:00
  叶思成突然加大油门,然后在原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飘移调头,接着他迅速的挂上倒档,一加油门,向后快速的倒去。
  而在这同时,后面的那辆越野吉普已经追了上来,叶思成一边加大油门倒着车,一边迅速的把左手伸出车窗外,那一弹匣子弹全部打在了那辆越野吉普的驾驶座位上。那辆越野吉普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突然向左拐了过去,然后被一辆迎面而来的大货车给撞飞了出去,接着,又被后面跟上来的一辆汽车给撞了起来,在公路上连续打了几个滚,最后象一堆零件般散落在了公路上。
  叶思成方向盘一打,没有停顿,继续向前开去。
  ――――――
  勐腊晋王祠。
  叶思成把车停在了附近,他和杨玉琼下车向祠堂走去。
  只见晋王祠不太大,就是一个小院子,里面有几间二层的房屋,正中一间大屋开着门,门口有一个小档,上面放着一些香火,蜡烛之物,只是那个小档上没有人。
  杨玉琼说道:“没什么人啊,这线索怎么找?”
  叶思成说道:“我们进里面看看再说。”
  二人走进大屋,只见大屋正中有一座雕塑,那雕塑身着王爷服,左手拿了一本书正在看书,右手则握着腰中的剑把。雕塑下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了几个字:晋王李定国。
  杨玉琼说道:“没什么线索啊。”
  叶思成仔细的看了看四周的建筑,然后说道:“这里确实没有什么线索,我们先出去再说。”
  二人从大屋内走出,只听一人说道:“二位,买点香火吧,晋王爷很灵的,心想事成!”
  日期:2013-10-23 00:03:00
  原来刚才无人的小档前突然多出了一位老者,正在向二人兜售香火。
  叶思成心情正在烦躁,他说道:“不买!”
  没想到杨玉琼却走了过去,问道:“老人家,刚才怎么没见你啊?”
  叶思成见杨玉琼走了过去,也只得跟了过去。
  老人说道:“我刚才去厕所了,人啊,上了岁数,就是麻烦。”

  杨玉琼继续问道:“老人家,您在这祠堂多少年了?”
  老人说道:“多少年了?我也记不清楚了,反正我小的时候爷爷就带我在这祠堂里玩,也有些年头了。”
  杨玉琼问道:“老人家,那您听没听说过附近有什么宝藏啊?”
  老人说道:“宝藏?没听说过。”

  杨玉琼又问道:“张献忠您听说过吗?”
  老人摇头道:“没听说过。姑娘,你买香火吗?晋王爷的香火真的很灵的,心想事成!”
  杨玉琼对叶思成说道:“拿点钱给我,我去给晋王爷上点香。”
  叶思成说道:“这你也信!”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口袋里掏钱给杨玉琼,他掏钱的时候,只听“当”的一声,一件东西从他的口袋里掉了出来。
  原来叶思成掏钱的时候没有注意,把装铜牌的布袋给带了出来,那块铜牌就从布袋里滑落了出来,掉在了地上。
  叶思成把钱递给了杨玉琼,然后弯腰从地上拣起了那块铜牌。
  杨玉琼把钱递给了老人,然后对老人说道:“老人家,给我拿几包香。”
  没想到老人却象呆住了一般,直呆呆的盯着叶思成手里的铜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