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们落日(日本名人们的辞世场景)》
第60节

作者: 又注册新账号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10 18:09:36
  4.“被误解的英豪”西乡隆盛(2)
  阿晋,就在这里吧。——西乡隆盛
  将长州势力再次赶出京都,江户幕府一扫心中郁结,越发意气风发起来。元治元年(1864年)7月,幕府从孝明天皇手中获得了征讨长州的敕令,随后便召集各藩大名,整备征伐长州的“征长军”。
  西乡隆盛代表萨摩参加征长军,被任命为征长军的参谋。但是,西乡隆盛认为与长州对阵乃是毫无意义的内战。他找到被任命为征长军总督的“御三家”之一尾张藩主德川庆胜,劝他不要急于用兵,给长州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德川庆胜本也无意长途征战,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当时的长州正处在左右为难的境地——征长军人多势众,长州以寡击众,胜算渺茫。但是,幕府既有征伐之意,长州也不得不打点精神应对。西乡隆盛托了长州藩支藩岩国藩主吉川监物,请他前去长州分说利害。吉川监物速速赶往长州,劝说藩主切勿意气用事,务必先低头认错。但是,“八一八之变”后,以三条实美为首的攘夷公卿被赶出京都,暂居长州。长州藩要表示恭顺,必须将三条实美等人送出长州。长州藩内的攘夷势力坚决反对将公卿们送出,眼看长州与幕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正当局势万分危急之时,西乡隆盛突然出现在长州境内。
  日期:2015-04-10 18:10:19
  西乡隆盛是征长军的参谋,又是萨摩藩的代表。在“八一八之变”和“禁门之变”中,萨摩都让长州吃了不少苦头。长州藩士立誓要报萨摩的一箭之仇,他们放出话来:“关门海峡便是萨摩的三途川。萨摩贼子胆敢擅自踏入长州,必定让他血溅当场。”但是,西乡隆盛居然轻裘缓带地出现在对萨摩恨之入骨的长州,真是有天大的胆子。
  长州藩士见西乡隆盛堂堂正正来访,也不禁呆住了。西乡隆盛不卑不亢,缓缓分说,让他们以日本大局为重,力争避免内战。西乡隆盛立下誓言,将以自己性命担保三条实美等攘夷公卿的安全。
  西乡隆盛一席话合情合理,长州藩士也佩服他勇闯长州的胆色。终于,长州藩主决定让三名家老切腹,又将四名参谋斩首,之后将五名公卿送出长州。征长军总督德川庆胜认为长州藩已然顺服,便将征长军就地解散。长州藩逃过了一场惨烈的战争。
  江户幕府中的顽固派见“长州逆贼”被轻轻放过,满心不快。他们暗中活动,终于,幕府又下达了“第二次长州征伐”的命令。
  土佐藩士坂本龙马、中冈慎太郎等人不忿幕府骄横,他们私下联络萨摩的西乡隆盛和长州的桂小五郎,请两藩放下成见,结为同盟。萨长两大强藩,若能携手合作,必能对国政大有裨益。

  日期:2015-04-10 18:10:57
  西乡隆盛本无与长州作战之意,但萨摩藩国父岛津久光向来深恨长州藩跋扈,想要说服顽固的岛津久光,只怕难于登天。而长州藩内不少志士对萨摩极为敌视,在“禁门之变”后,足踏写有“萨贼会奸”(萨摩会津皆奸贼)字眼的木屐的志士大有人在,可见萨摩人对长州的恨意之深。
  其实,萨摩、长州两藩都明知结盟有百益而无一害,但两大强藩一则有旧怨,二则自恃身份,谁也不愿先提结盟要求。坂本龙马赶到京都,与西乡隆盛一席长谈,劝他为日本的未来着想,放下颜面,向长州提出结盟请求。庆应二年(1866年)1月20日,在坂本龙马的见证下,萨长同盟缔结。这一同盟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进程。
  被蒙在鼓里的江户幕府继续推动“第二次长州征伐”。西乡隆盛代表萨摩藩表示不参加征长军,幕府大惊失色,但木已成舟,只能勉力而为。14代将军德川家茂亲自指挥,但征长军士气低迷,装备也颇为陈旧,被高杉晋作等长州志士打得溃不成军。不久,将军家茂暴病而亡,幕府以将军亡故为名,草草结束了战争。

  接替将军家茂的是水户出身的一桥庆喜。一桥庆喜曾是西乡隆盛最尊敬的主君岛津齐彬所欣赏的人才,西乡隆盛也曾与越前福井的桥本左内为一桥庆喜接任将军而四处奔走,但世易时移,如今的15代将军庆喜已经成为了萨摩藩的敌人。
  日期:2015-04-10 18:11:33
  西乡隆盛和萨摩同志们决定武力倒幕,只有彻底清除陈腐的幕府势力,才能让日本焕然一新。庆应三年(1867年)9月18日,萨摩与长州签订了出兵盟约,约定共同武力倒幕。时名大久保一藏的大久保利通上洛与公卿岩仓具视联系,请他努力周旋,务必让天皇颁下讨幕诏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西乡隆盛等人没有料到,狡狯的将军庆喜赶在了他们前面——将军庆喜向朝廷提出了“大政奉还”的主张。德川幕府开府以来,朝廷一直将具体政务交予幕府处理,如今将军庆喜突然表示将政务交还朝廷,从未处理过政事的朝廷公卿们猝不及防,束手无策。而将军庆喜就是看到了朝廷软肋才故出此计,大大将了攘夷公卿一军。

  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立即入宫,协助朝廷公卿建立新政府机构,改革官制。12月9日,朝廷发出“王政复古”的号令,将军庆喜的欲擒故纵之计付之东流。
  王政复古的号令颁下之后,围绕着如何处理江户幕府和将军庆喜的问题,公卿和各藩藩主齐聚御所内的小御所共议。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决定将军庆喜必须自行辞官,归还所有领地。将军庆喜当时正在御所附近的二条城等待处理结果,越前福井藩松平春岳(原名松平庆永)暗中传讯,将军庆喜迅速带兵离开京都这一是非地,返回大阪,以免夜长梦多。但留在江户的幕府兵听说了这一处理决定,一时义愤填膺,一把火将江户城内的萨摩藩邸烧成了白地。

  将军庆喜本想避免纠纷,但仍然祸从天降。他见幕府军士气高涨,便将计就计,起了最后一搏之心。明治元年(1868年)1月3日,将军庆喜发出《讨萨之表》,幕府军从大阪向京都进发,是为“鸟羽伏见之战”。幕府军人数众多,原本占了优势。但1月4日,萨长联军打出了“御旗”,幕府军见萨长联军已得到朝廷的认可,自己反成了反贼,士气低迷,兵败如山倒。将军庆喜带领少数随从,悄悄从大阪坐上军舰,回到江户。

  日期:2015-04-10 18:12:14
  鸟羽伏见之战胜利后,西乡隆盛被任命为东征大总督府下参谋,沿东海道一路进军,直指将军庆喜所在的江户城。西乡隆盛带兵进入骏府(现静冈县)后,幕臣、知名剑客山冈铁太郎(后名山冈铁舟)给他送上幕府重臣胜海舟所写的《叹愿书》,直言主君德川庆喜已然决意恭顺,请西乡隆盛予以妥善处置,勿妄兴战事,徒令生灵涂炭。西乡隆盛即随携书信与总督、其他参谋共同讨论,定下了将军庆喜的若干投降条件。山冈铁太郎逐字逐句看了条件,但对将军庆喜的人身安全略觉不安。见山冈铁太郎一片忠君之情,西乡隆盛深为感动,温颜对他说:“庆喜公的安危,由我一力承担”山冈铁太郎流下泪来,向西乡隆盛拜谢不止。

  3月13日、14日两天,西乡隆盛与胜海舟展开了长时间的面会,商谈江户开城的若干事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