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密码——中国人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中国历史)》
第58节

作者: 冰原极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0-15 20:15:28
  中国人在东亚的扩张十分迅速。到汉朝的时候,已经从黄河中游扩张到东面和南面的大海,北达长城,西至荒漠。大致奠定了中国今天的版图。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中国人的对外扩张仍在继续。这一次,先人们将越过高山大海,到更远的远方谋生。向南,他们要去探索南方海洋上翠绿的岛屿。向北,他们把国境线推进北方神秘而寒冷的森林里。而从1500年前后,欧洲人从南洋和西伯利亚开始与中国有了交集。从南北两个方向,像一把大钳子挤压中国人的生存空间。然而这都不能阻挡生生不息的中国人。
  要讲述中国人后期的扩张,需要一张更大的亚洲地图。
  日期:2013-10-15 20:19:36

  2.中国人的后期扩张:海风椰影与林海雪原
  南海就像东方的地中海,它四面都被海岸线和岛屿包围。北面是向东北倾斜的中国海岸;西面是狭长的越南海岸;东面是台湾和菲律宾群岛,南面是印尼和马来西亚所在的香料群岛。
  居住在南洋各岛的土著大致上属于南岛语系人群,包括中国台湾的原住民。而中南半岛的土著则多属汉藏语系人群。历史上,东南亚似乎与印度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些,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缅甸和中南半岛。至少在公元3世纪,佛教和印度教已经传遍整个香料群岛。10世纪印度逐渐伊斯兰化以后,马来西亚和印尼也渐渐转变为穆斯林国家。
  中国的影响进入东南亚要晚得多,早期多是是外国人经南洋进入中国。中国人刚刚推进到南海,就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手有过接触。非常有可能,来自印度洋的商船早就经马六甲海峡来到岭南,和土著们做过生意。在汉武帝时期,南越王赵胡的墓中(下葬时间是公元前122年),出土了一件漂亮的银盒,工艺和风格属于波斯。南越国宫殿参考了西亚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宫殿石柱,明显受西亚影响。遗址中还出土了非洲象象牙。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一条完整的由广东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斯里兰卡的航线,与出土的西亚文物相对证,印证了当时的航海路线。

  公元399年,老僧人法显经过新疆走陆路前往印度求取佛经。法显在印度得知,那时候印度南部经常有去中国的商船。在斯里兰卡,法显还看到了中国出产的白绢团扇。公元412年,法显乘上一艘载有200多人的印度航船返回中国。在爪哇岛,法显换乘另一艘商船,在这艘船上竟有中国商人。这说明,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那个年代,就有中国商人勇敢地在广东和香料群岛之间航行。据《南史·萧励传》记载,那一时期,每年都有10余艘“外国舶”进入广州贩卖外国土特产。

  到了唐朝,经海路来到广州的波斯、阿拉伯商人不计其数。有位叫做苏莱曼的阿拉伯商人估计,在黄巢围攻广州期间,有12万外商被杀(肯定有所夸大)。随着海外交往的频繁,零星有一些唐朝民众赴南洋谋生。他们主要是从事贸易的商人和船员。中国人在海外开始被称作“唐人”。
  宋朝是中国人下南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都是印度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主动来到中国通商,中国人前往海外只是零星的存在。宋朝经过商业革命,社会开始重视商业利润。中国人开始大规模主动走向南洋,纵横四海。
  中国人从未这样重视海洋。宋高宗有“市舶之利最厚”的论述。在利润的诱惑下,每年有几百艘帆船在中国和南洋各港口之间往返。宋朝有多少人前往南洋也许永远难以统计了,估计有上万人,远超过唐朝。一些华人长期居留在南洋各地,被称为住藩。他们在南洋受到礼遇和尊敬。《宋史》有这样的记载:“中国贾人至者,待以宾馆,饮食丰洁。”“凡见唐人至其国,甚有爱敬,有醉者则扶归家寝宿,以礼待之若故旧。”

  南宋政权被蒙古人消灭之后,左丞相陈宜中、吏部尚书陈仲微、参知政事曾渊等大批官员及其家属,逃亡南洋。元朝为断绝后患,曾派兵数万,战舰千艘,征讨南洋,但途中遇到飓风,许多战舰沉没,很多溃散的士兵便留在了南洋。前后有数万军民定居南洋各国,使唐人人口猛增。
  日期:2013-10-15 20:27:17
  元朝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留下了对东南亚华侨最早的详细记载。真腊就是古代柬埔寨的吴哥窟。周大观是元朝出使柬埔寨的一个使团成员,《真腊风土记》是他在1296年~1297年在柬埔寨逗留期间而作的异域风情录,里面有大量关于南洋“唐人”的记载:
  “土人最朴,见唐人颇加敬畏,呼之为佛,见则伏地顶礼”。华人因有较高的知识与技能而受到尊重,甚至享有部分法律豁免权。真腊的法律规定,当地人杀唐人处死,而“唐人杀蕃人至死,亦重罚金。如无金,以卖身自赎。”吴哥窟有犀牛角、象牙等多种珍宝和香料。国人贸易,都由妇女承担。所以中国人到此做生意,先娶一位当地女子,以利买卖。
  “唐人水手因为该国富裕方便,往往在这里定居不走。流寓真腊的唐人,多以商贾为业,真腊市场中国产货物颇多。除金银缣帛,还有真州锡腊,温州漆盘,龙泉青瓷。此外水银、硫磺、檀香、麻布、雨伞、铁锅、铜盆,乃至木梳、针,都是唐人货品。”
  《真腊风土记》还记载了华人与土著文化冲突:真腊妇女多在城外河中澡浴,本地中国人常去观看。(这个比较丢人)。那时东南亚已经有了“人妖”,“每日以十数群,行于墟场间。常有招揽唐人之义,反有厚馈,可丑可恶。”。《风土记》中还记载:占城王每年来真腊取一瓮人胆,约千余枚。此地人便于此时袭击夜行者,取其人胆。但唯独不取唐人胆。据考证,占城和柬埔寨的确有此蛮俗,用人胆来泡酒,据说喝了能给人壮胆。

  元朝时,在南洋各国生活的华人总人数估计有几万人,也许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