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仕途外篇:刘备、曹操、司马懿等中国九大聪明人的那些事》
第19节

作者: 闲侃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18 09:17:39
  相互残杀的戏终于结束了,越王勾践胜了最后一局,他是一个有出息的人。不过,打败吴王激发了他更大的欲望,他想效仿吴王那样去中原当霸主,喊上两嗓子谁敢不服,从而做更有出息的人。
  范蠡和文种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做大官了,并且越王勾践赏给了他俩很多金银珠宝,算是对他俩二十年辛苦付出的回报。又升官又发财,貌似小日子很不错,这应该是范蠡期待已久的生活,也是他远大志向的终极目标。在我们看来,人生混到如此境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大概谁都会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
  范蠡却不这么想,光鲜的生活只是表面现象,他永远都不能忘记让越王吃屎的一幕,并且他亲眼目睹了越王很多的屈辱,最不能忘怀的是越王复仇的眼神,那里面充斥的不仅仅是恨,还有凶狠。
  最近越王所表现出来的贪婪和自负更让范蠡胆寒,他对越王自私冷酷的性格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从前越王身处困境可以容忍范蠡说三道四,因为他离不开范蠡。现在功成名就,范蠡在越王心里已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对范蠡说的一些话已经不再那么顺耳。
  表面看范蠡似乎升值了,实际他在快速贬值,这是因为他的使用价值没那么大了。

  范蠡想到了物极必反,接着想到了急流勇退,最后想到了舍和得。有时,为了得到一些东西不得不放弃另一些东西;有时,只有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东西。
  做事看火候,得到也要看火候,一味的索取而忘记分寸,则会让你输掉全部。
  范蠡悟性很高,他已经清楚看到了平静水面下汹涌的暗流,于是找到越王说:“大王,如今您已经成功复仇,而臣也功成名就。臣决定归隐山林,特来向大王辞行。”
  越王张着嘴呆了半天,吃惊地问:“什么?”

  范蠡垂下了头,说:“臣决定归隐山林。”
  越王恼怒地说:“我哪儿对不起你?竟然弃我而去!”
  范蠡回答:“这是臣的志向,希望大王理解。”
  越王狠狠地说:“我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你这是给我难看,如果你走,我必杀了你!”

  范蠡朝越王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告辞离去。
  离开高官厚禄,告别曾取得辉煌成就的职场,放下这里被赋予感情了的一切,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范蠡要带着一家老小去异国他乡谋生,前途未卜,或许不知道有多少人说他疯了。
  范蠡在临走之前找到好朋友文种,劝他一起离去,说:“越王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享福,别再留恋权力,一起走吧。”
  文种为难的说:“我还想再干几年,帮越王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一些。”
  范蠡劝道:“野兔没了,猎犬就会被杀掉。飞鸟没了,弓箭就会被收藏。敌国灭了,我们这些良臣也就没什么用处了,走吧!”
  文种说:“做官太上瘾了,我舍不得。再说,我们和越王相处融洽,他怎么可能翻脸无情呢!”
  范蠡笑道:“你太蠢了,只盯着眼前的好处,却看不清未来的灾难。”
  说完,范蠡告辞离去。随后,毅然带着家人走了。

  文种认为范蠡有点儿危言耸听,越王勾践认为范蠡鄙视自己,总之他俩都曲解了范蠡的初衷。他走了,咱俩好好过日子。这只是文种和越王的美好希望,时间长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不融洽。最后,越王对文种忍无可忍,于是赐给文种一把剑,让文种自杀,说:“当初你和范蠡教给我灭吴十术,结果只用了三术就把吴国灭掉了,你太可怕了,去地下辅佐先王吧!”
  文种反驳说:“我有何罪?”
  越王说:“我已经很烦你了,这便是罪过。”
  文种就像贪婪的蚊子,因为叮在人身上的时间太长,被人拍死了。
  日期:2014-06-19 09:56:05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命运,其实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不过你要领先于别人看透每个局。往往因为利益摆在面前,或馅饼砸在头上,而束缚了自己的视野,由此变得险隘且目光短浅。
  范蠡离开越国后,被巨大的失落感纠缠了很久,毕竟得到的很难割舍。他的智慧可以操控其命运,却不能完全主宰其情感。但是,智慧必须斗败情感,还有心里的那个魔鬼。
  去哪儿谋生?这是摆在范蠡面前的头等大事。人总有一种惰性,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之后,就很难改变,于是就有了故土难离,故人难舍。发展的前提是,放弃现在才有新的未来。范蠡破了一个死局,所以才顺利活下来,如今他还要破个局,那就是靠什么活下去。
  经过认真考察,范蠡把新家安在了东海边一块肥沃土地上,这里是齐国的领土。家人问:“前面是海,后面是山,广阔而荒凉的地方,我们怎样生活。”
  范蠡回答:“靠海晒盐、捕鱼,靠山伐木、打猎,开垦荒地种植桑麻、粮食,这里遍地都是宝啊!”
  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带领子孙辛勤劳作。几年下来,便积累了巨大财富,周围许多贫苦民众在他的农场里打工,日子也随之越过越富裕。

  范蠡在齐国的名气越来越大,不是因为他有钱,也不是因为他善于发财致富,而是因为他乐善好施。周围远远近近的村落,凡是穷得无法生存下来的人,他都会出手救济,哪家遇到苦难,也会主动帮忙,因此花掉的钱不计其数。
  大儿子对此很有怨言,问范蠡:“父亲,我们贫穷时,没人肯出手相助。如今有钱了,来家里找便宜的人络绎不绝,您这是何苦呢?”
  范蠡笑答:“你不懂啊!人有钱之后必须造福社会,惠及四方。因为咱的钱是从别人手里赚来的,所以要拿出一些回报别人,这样别人才尊敬我们,愿意同我们交往。我们有人气就不愁东西卖不出去,就不用担心被人欺骗甚至坑害。”
  大儿子还是不能理解,范蠡又说:“就好比大地,万物都向它老人家索取,然而大地却是最富有的。古人说钱聚则人散,钱散则人聚,你把别人的钱都赚到自己兜里,别人会不恨你?钱固然重要,人心也重要。你看天下那些机关算尽占便宜的人,有几个是有钱人。”
  太高深!大儿子似懂非懂,不过心里的怨气总算是消了。
  不久,范蠡贤德的名声传到了齐王那里,齐王向群臣询问有关范蠡的事情,群臣一致赞扬范蠡是个慈善的人。造福一方的好人,应该调到中央当大官啊!让他造福齐国民众!

  经过齐王诚挚邀请,范蠡出任齐国的总理。走上财富与权力巅峰的他忽然想起了好友文种,于是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自言自语说:“如果当初文种恳放下高官厚禄,也不至于惨死啊!不知变通,以至于走入绝境。”
  两人截然不同的结局令人震撼,文种因为只看到眼前,所以丢了未来,而范蠡的结局并没有终结,仍然会笑着走下去。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梦想是升官发财,还是平平安安,把人做好是根本,这才是幸福的源泉。
  我们整天发愤图强,或奔波劳碌,甚至精明算计,应该仔细想想怎么做个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